<h3>元上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宣传</h3> <h3>一、呼吸道传染病<br><br> 呼吸道传染病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被细菌或病霉感染引起的疾病。<br>传染途径是污染的空气、飞沫经呼吸道吸入或眼、鼻部粘膜直接接触病毒污染的手及手帕等。<br><br>预防措施:<br> 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湿润;多做户外运动,加强锻炼;不要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和擤鼻涕,必要时可进行疫苗的接种:如接种 卡介疫苗预防肺结核,接种 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等。</h3> <h3>二、肠道传染病和卫生习惯<br><br> 肠道传染病:是消化道感染性疾病。<br><br>1、菌痢:感染途径是用被细菌或其他致病微生物污染的手进食,或食用腐烂不洁的食物。<br> <br>预防措施:<br> 发现吐、泻病人要早隔离、早治疗;消灭苍蝇、蟑螂;注意饮食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吃腐烂不洁的食物;经常锻炼,增强体质。<br><br>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多发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br><br> 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疱疹周围有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br>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愈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br>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它的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br>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br><br></h3> <h3>预防措施:<br>1.保持空气流通。<br>2.饭前、饭后、便后洗净双手。<br>3.打喷嚏或咳嗽时要适当用纸巾掩口鼻,并应及时洗手。<br>4.儿童玩具或其他用品应经常彻底清洗。<br>5.减少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br>6.注意幼儿的营养、作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br>7.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应及时就医治疗。</h3> <h3>让我们共同努力,<br>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