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面具溯源</p><p> 面具文化的萌芽远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就已经产生,它起源于原始巫术,与狩猎生活、图腾崇拜、部落战争、宗教仪式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原始人在狩猎时戴上面具以接近或者威慑动物;在战争中佩带面具来保护自己和震慑敌人;在宗教仪式中用面具和神灵沟通,祈求超自然的能力……今天,我们可以在远古的岩画和考古发现中窥见面具文化的雏形。世界各地的史前洞穴岩画中都出现了疑似“戴面具的巫师”形象。早在新石器吋代就有了面具的实物。在中国,仰韶文化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也都出现了面具的图像。新石器时代,我国石质和玉质的小型人面饰,兽面饰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工艺水平。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开始有关于面具的文字记载。商周时期,驱傩活动频繁,傩祭中使用了大量的青铜面具。随着文明的发展,面具逐渐从原始巫术中走向舞蹈与戏剧的世界,在人类的精神文化生话中活跃至今。</p> <p>面具在中国</p><p> 中国作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具有十分丰富的面具艺术形态。傩面具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历史悠久,人口最多,居住和生活的地域也最广阔。因之汉族的傩文化也最为丰富系统,并且体现出傩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先秦至明清,傩文化单纯的宗教性质逐渐融入了娱乐精神,其表演形式也经历了傩祭—傩舞—傩戏三个阶段。佩戴面具是傩戏表演的典型特征之一,因此,面具是傩文化中最具象最直观的象征符号,最直接的反映了傩文化发展状况和兴衰历程,除了汉族的傩面具,蒙古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等诸多少数民族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面具文化。它们通过典型化、夸张、变形、虚构等手法和一些象征性的装饰符号塑造了千姿百态的人物造型,共同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民风民俗以及审美情趣。</p> <p>傩舞</p><p> 傩舞是傩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傩文化的发展中流传至今。由于地域差异,傩舞的表演风格也各异,既有场面变化复杂,表演细致严谨,生活气息浓厚,舞姿优美动人的,“文傩”流派;又有气势威武磅礴,情绪奔放开朗,节奏热烈明快,动作刚劲有力的“武傩”流派。傩舞表演时一般都佩戴固定角色的面具,神话形象,民间传说形象和历史名人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傩神谱系,傩舞表演者“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表演傩仪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以江西南丰为代表的各地的傩舞节目多种多样,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作用。</p> <p>傩戏</p><p> 傩戏是在傩仪与傩舞的基础上吸收民间歌舞、戏剧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隋唐时期,傩已同祈福禳灾,保卫国家,创建美好家园和幸福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有了更全面的内涵,唐代傩公、傩母形象的演员开始出现在驱傩活动中,标志着傩戏开始从民间傩仪中萌芽。宋代前后,傩仪进一步受到民间歌舞、戏剧的影响,开始衍变为旨在酬神还愿的傩戏。明末清初,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为成熟的傩戏,一般被称为“傩堂戏”或“地戏”,在全国大多数地区都十分流行。傩戏后来又传入一些巫术氛围浓厚的边远地区,经过当地的吸收和利用,固定成俗,成为中国众多民俗文化之一。</p> <p>摄影:秀秀</p><p>2020年9月16日于江西南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