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记忆

太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天涯共此时,明月系我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 1,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  中秋</span>,一种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饼串联的美好回忆:一轮明月,思念无限;一块月饼,合家团圆。每逢中秋节,人们心中都会洋溢着不同的温情和喜悦,每个人也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中秋记忆,感受不同年代的中秋幸福。</p> <p class="ql-block">  50年代。想起小时候,月亮出来了,月光皎洁,一家人把桌椅搬到院子里,围坐在一起吃着妈妈或奶奶自制的月饼,即便只能分到一小块,那也是会甜到心里、香到心里去的。在月光下,那个年代的中秋月是那么的清澈、透亮,一切都是那么美好……</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60年代,人最盼望中秋晚上的月饼,那月饼里面包裹的冰糖和青红丝,让人回味无穷。不仅如此,人们都特盼中秋月饼补油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那时物质相对匮乏,不是每个人都能吃上月饼的。吃不到月饼,就用圆圆的糖饼代替。尽管如此,人们心中的信念:为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70年代,“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成为彼时的流行语,无论是城市和乡村,还是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为人民服务的影子。八月十五能和家人一起,吃上一块“五仁月饼”就是令人羡慕的中秋了。</span></p><p class="ql-block"> 到了80年代的中秋之夜,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和一群小伙伴挤在黑白电视机前看大侠“霍元甲”,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那才是最大的乐趣,心中也就满满地都是团圆了。</p><p class="ql-block"> 对我们军人来说,上有父母,下有妻儿。《十五的月亮》这首歌反映了此刻的心情: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宁静的夜晚,你也思念,我也思念。你孝敬父母任劳任怨;我献身祖国不惜流血汗,你肩负着全家的重任,我在保卫国家安全。啊!祖国昌盛有你的贡献,也有我的贡献;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  当时,我们把这种情怀全投入到了工作中。记得1985年中秋,我们组织刚入学的学员在卢沟桥畔举办“卢沟晓月”晚会,努力营造着:“中秋幸福日,八月团圆牌。举杯邀明月,低头乐开怀。祝福随风至,好运踏月来”的氛围,以激发新学员的爱国情怀和全身心投入学习军事技术的热情。</span></p><p class="ql-block"> 90年代,争先恐后想成为“先富起来”的人们日益浮躁,在这个下岗、下海纷沓而至的年代,股市行情大屏幕上闪烁着的红和绿才是人们最关注的东西:失落和机会并存。</p> <p class="ql-block">  00年代,每到中秋,家家户户都有吃不完的月饼。那个年代礼多了,可是情却变得有价了。另外,寄月饼成为一种风尚。尤其是那些外出打拼的北京漂、深圳漂们,每逢中秋,提前寄月饼回去,“让老家人尝尝各地的月饼,表表心意。”</p> <p class="ql-block">  10年代,这个年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远离家乡,甚至远隔重洋,阖家团圆的中秋之夜无法和父母团聚的人越来越多。时代越来越进步,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而人们离父母,却越来越远……</p><p class="ql-block"> 从吃不上月饼,到有月饼不想吃,改变的不仅仅是年代,更是人们的生活水平。从不重视的中秋节,到不一定全家团圆的中秋节,中间又包含了多少质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中秋节是全球华人的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牵动着中华儿女的心弦,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span></p> <p class="ql-block">  新时代,“千里共婵娟”已不再是诗人的美好期望,而成了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族裔之间共同的分享。“互联网+”就“+”出了传统节日的新活力,使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这是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p> <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本文被《中国老年报》《同心刊》等媒体采用</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感谢您的浏览🌱</i></p><p class="ql-block"><i style="color:rgb(1, 1, 1);">感恩您的鼓励🌴</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