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从尧时期就流传下来的民谣《击壤歌》唱出了劳动的自由和美好,也歌颂了劳动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是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作为人类本质体现,主要通过影响生存实践的方式实现其对人和社会的改造。劳动的改造本质决定了劳动教育的根本使命是通过其独特的育人作用,提振国民精神、引领社会生活、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合格接班人。</p> <p>会上,几位老师各抒己见,为了做好劳动教育,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及劳动习惯,提高学生劳动能力,对教材的安排,如何备课,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p><p><br></p> <p>新的历史时期,学生在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劳动条件与内容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教育课程是从小培养学生创造性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劳动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使之获得熟练的劳动与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情感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