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微课”行动共成长,凝心聚力促提升。金灿九月,我们在疫情时迎来了开学季,为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教学的影响,在乌市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杨靖华老师、马金荣老师的带领下,在杨靖华老师的用心指导和精心打磨下,结合我市初中各年级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工作室成员精心准备,推出了一系列名师微课,不仅让成员教师借助此平台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服务一线教学,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分享成长经验。</p> <p>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微课是由乌市第六十六中学王晓静老师录制的《夯实法治基础》。</p> <p> 王晓静,乌市第六十六中学政治教师,乌市初中政治名师工作室成员(第五批)。她用心教育,潜心教研,多年担任初三毕业班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曾荣获乌市现场微课大赛、现场课大赛一等奖。自治区级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微课等评比多次获一、二等奖。其“亲和、热情、走心”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认可和喜爱!</p> <p> 《夯实法治基础》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框的内容。进入九年级,学生公共生活的范围不断扩展 ,引导学生认识建设法治中国的必要性具有重要意义。法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学生对其缺乏系统的认识。本课通过阐释法治是什么、回顾法治中国的历程、明确为什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等问题来帮助学生认识法治中国的进程、进而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实践中去培养法治素养 。为此,老师以“人治与法治”的对比,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法治对国家的意义;采用《民法典》的诞生材料,让学生从身边的社会生活中探寻法治对公民的意义。课程设计层次递进,材料鲜活,情境创设贴合实际,用辩证观点引发深度思考,帮助学生走进法治,理解法治的要求,知道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抗疫”的相关法治新闻,引导学生感受法治建设与生活的关系,激励学生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录课视频因时长限制,仅截取十分钟</p> <p> 身处法治社会,感受法治力量,树立法治自信!“法治抗疫”其实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缩影。从中我们得出: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面依法治国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会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帆风顺,这幅美好的法治蓝图,需要党、国家、人民一笔一画,合力绘就!有历史的探索,当下的努力,才能实现未来的法治蓝图。法治中国,正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