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杉说钧瓷--曾被用来盛鸡食的钧瓷.鼓钉洗--北宋的稀世之宝

朱杉厚霖文化艺术馆

喜欢瓷器的人都知道,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钧窑烧制的瓷器以釉色艳丽多变而著称。北宋的钧窑非常名贵,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 笔洗是古代专门用来洗毛笔的一种文房用具,北宋钧窑乳钉鼓笔洗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北宋钧窑瓷器之美,又体现了宋代工匠高超的制瓷技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专家的说法,这种北宋钧窑乳钉鼓洗在我国目前只发现了4件,而青岛博物馆的这件藏品,是存世不多的几件中最大、品相最完好的一件。 相传宋徽宗赵佶,通音律好歌舞,喜欢画画,字却特别差,他每次歌舞和画画儿以后,总爱临池弄墨,最让他伤脑筋的是字始终没有长进。 有一次,徽宗演乐赏舞,宫里新选进来几个漂亮的舞女,所以身心很投人,自己亲自去鼓。妙龄少女长袖翻飞,玉足轻勾,舞姿美丽极了。<div><br></div> 徽宗不知不觉饮酒饮醉了,最后被内待扶到寝宫。睡下不久,他突然起身,大呼展纸备砚。内待听到传召,忙备齐一切。徽宗衣衫不整,龙飞凤舞一般写起字来,并且笔在纸上运走,有鼓声隐隐作响,节奏感很强。写罢,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徽宗倒床又睡。内待很累,也不在意,就找地方打盹去了。<br><br> 第二天早朝归来,徽宗突然发现案上有一幅好字。字体飘逸,起笔如长袖飞舞,落笔如玉足轻勾,秀丽极了。于是忙召内待,问字的来历。内待很纳闷,对皇帝说了昨晚发生之事。徽宗忙命内待再备纸砚,可他写出的字还不如从前,气得折了笔砸了砚。 后来,徽宗有天晚上做了一梦,梦到自己手持大笔,在钧瓷洗里一蘸,又在一面大鼓上一青,在鼓面上挥笔疾书,顿时鼓面上出现清雅秀丽,刚劲洒脱的字体。这鼓和上次喝醉时所击的鼓不同,这鼓下面用三只如意支撑,鼓面大,没有鼓腰,形状像是拦腰锯开的半截鼓。 徽宗醒来后把这梦说给众臣,大晟府提举周邦彦,精通音律,很得徽宗的喜爱。他为徽宗圆梦说:“皇上梦中用的笔洗是钧瓷宝洗,鼓上膏笔。这正是取鼓中的灵气,收音乐中的韵律,融在洗中。那鼓如意相托,定能心想事成。只要让阳翟(今禹州)烧制这样的器物,皇上用了,定能写出漂亮的字体来。”徽宗听了大喜,忙命阳翟官员监造这样的笔洗。 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位于河南省禹县神垢镇,因古代这里有大禹治水会诸侯的钧台,古称钧州而得名。钧瓷是宋代青瓷系创烧的窑变新品种,开创于北宋初期,盛烧于北宋晚期,是唐代鲁山、郏县、内乡、禹县花釉瓷器工艺技术的继承和发展。钧瓷以其坚实的胎质,古朴的造型、绚丽多姿的窑变釉,于宋徽宗年间被确定为专烧御用贡瓷。<br> <br> 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也体现了鲜明的窑变特征。窑变是钧窑最有名的特征之一。工匠首先在釉料中加入少量的铜,然后在素胎上施厚釉,再入窑高温烧制,就会产生窑变。“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窑变后的钧窑瓷器于是釉色莹润、五彩斑斓。这些釉色自然天成,人为无法设定。正因如此,每一件钧窑瓷器都独一无二,所以自古就有“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的说法。 “蚯蚓走泥纹”是北宋钧窑瓷器的主要特征之一。因为钧窑瓷器釉层较厚,素烧过的坯体在施釉后,会产生裂纹,经高温烧制时釉料发生流淌,填平裂纹,这样就形成了“蚯蚓走泥纹”。“蚯蚓走泥纹”是北宋钧窑瓷器的一个显著特征。北宋灭亡后,中国的制瓷中心南移,钧窑开始走向衰落,这一工艺也几乎失传。<br>  钧瓷是以氧化铜为主要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中烧出玫瑰紫、海棠红、天蓝、天青、月白等釉色,特别是在通体天蓝色中,闪烁着紫色的斑块,如火如霞,极为美观。造型除日常生活用品外,陈列瓷也较为多见,如各式花盆、托、洗、尊等。  北宋钧窑瓷器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器底刻有数字,青岛市博物馆收藏的鼓钉洗,底部刻有一个“一”字,而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件宋代钧窑鼓式洗,底部也刻有“一”字。我收藏的这件底部刻有“十”,专家表示,传世钧窑器底都刻有“一”至“十”的其中一位数字,其用意可能是表达器物的颜色,或为器物配对记号,或成器物的排列序号。<br>  钧窑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说法,而这件北宋钧窑鼓式洗是钧瓷中的上品,且存世量稀少,堪称国之瑰宝。<br>  传世数量少,缘自宋徽宗的“完美主义”<br><br> 朱杉说:集古藏今,以藏养藏。收藏品味人生,交流体现人情。藏家养性的法宝,学者修身的典范!<br>欢迎有缘的喜爱艺术,爱好收藏的友人们交流探讨! 请扫码添加助理微信 <br><br><br><br><br><br>  <br><br><br>  <br><br>  <br><br> <br><br><br><br> <br><br><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