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研讨会中,肖海星老师的发言得到了国务院、自治区、市领导的高度赞赏</p> <p>(修改2稿)</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关于乌海市“十四五”期间,黄河几字弯如何实现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产业的协调发展的一些思考</b></p><p>肖海星 乌达区书画院副院长</p><p>乌海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西南部、黄河沿岸、鄂尔多斯高原西部、乌兰布和沙漠的东南缘。北、东与鄂尔多斯为邻,西与阿拉善盟接壤,西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交界。黄河由南向北沿海南区西边、海勃湾区与乌达区中间,再沿海勃湾区西边纵穿流过。 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有汉、回、蒙、满等26个民族。</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一、乌海自然旅游资源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20px;">1、沙漠风光</b></p><p>主要有马堡店生态旅游区、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其中的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是AAA级旅游景区;和海勃湾区对岸、乌达区北的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产业园区。</p><p><b style="font-size: 20px;">2、山岳奇观</b></p><p>主要有甘德尔山(成吉思汗像)、桌子山、蘑菇山、岩溶洞、飞来峰、奇峡谷等。</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3、乌海湖</b></p><p>生态旅游区,是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形成的118平方千米的舒缓水面及环湖区域,横贯乌海市南北,涵盖乌兰布和沙漠、乌兰淖尔湖风景区。</p><p><b style="font-size: 20px;">4、绿色小城</b></p><p>四合木自然保护区、龙游湾湿地公园、一棵树生态旅游区、黄河湿地景观区、金水乐园、乌海植物园、各公园绿地、桌子上高山草甸、甘德尔山西麓绿地、东山绿化工程、“青年产业园”;</p><p><b style="font-size: 20px;">5、特色农区</b></p><p>乌达区乌兰淖尔农业特色镇、乌达区吉奥尼酒庄南区“西行客栈” 、海南区“阳光天宇”农业园区;</p><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二、乌海历史人文资源分析</b></p><p><b style="font-size: 20px;">1、历史遗迹</b></p><p>汉代古城遗址、明代烽火台、马堡店遗址、秦长城遗址、乌达区马堡店佛塔遗址等。</p><p><b style="font-size: 20px;">2、岩画系列:</b></p><p>桌子山岩画、召烧沟岩画群、摩尔沟岩画、苏白沟岩画。</p><p>宗教庙宇系列:满巴拉僧庙、拉僧仲庙、卡布其庙、敖包图庙遗址、巴音敖包等。</p> <p><b style="font-size: 20px;">3、赏石城</b></p><p> 乌海被誉为赏石城,在乌海市公园东门有一条街叫赏石街。 乌海的奇石大体可分为黄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风凌石3种。乌海奇石美,从美学的角度看,包括地质美、色彩美、形态美、神韵美。</p><p><b style="font-size: 20px;">4、中国书法城乌海</b></p><p>2008年9月10日,乌海市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这是继安阳、开封、临沂、韶兴、苏州、徐州等6个“中国书法名城”之后,被中国书协命名的一“中国书法城”,这是乌海市书法历史进程中标志性、跨越式的里程碑,标志着乌海市已进入全国书法先进城市行列。</p> <p><b style="font-size: 20px;">三、乌海地区的文化资源的形成原因和特点</b></p><p>乌海市与内蒙古其他地区相比地域面积较小,属于工业化小型城市。经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如下5大文化特征,即:1、蒙元文化的影响;2、黄河文化的影响;3、沙漠文化的影响:4、工业文化(煤炭、军工、机械加工、化工等)影响;5、多地区、区域人员流动的文化融合影响。</p><p><b style="font-size: 20px;">1、 蒙元文化的影响;</b></p><p> 乌海市1976年建市。在1958年以前人烟稀少,人口不足千,历史遗迹甚少,草原沙化,实际就是一片荒漠。1958年始,黄河两岸“万人上山”大开发后,才开始有大量的外来人口移民。当前,乌海地区三面均是蒙古族密集区域,即:东鄂尔多斯草原;西阿拉善大漠、北河套平原。因此乌海居民在生活起居的习惯中在饮食方面有部分蒙古族习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酒文化、食肉食、喝奶茶等方面。</p><p><b style="font-size: 20px;">2、黄河文化的影响</b></p><p> 乌海市黄河文化历史无有明确记载。黄河由南至北流经市区105千米。上承咀子渡口(现宁夏石嘴山渡口),下启磴口渡口(八音牧仁),是乌海地区黄河两岸贸易交流的渡口,也是黄河两套(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漕运的打尖、补给、易货的要地和枢纽。据黄河漕运史记载,北魏刁雍开辟黄河漕运、元代郭守敬兴修黄河水利工程和漕运、清代康乾年间黄河漕运,都经过乌海地区。清代已经有明确记载:乌海地区有河拐子渡口。河拐子渡口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仍然是黄河两岸交通要道,今天已经修建横跨黄河大桥三座,河拐子渡口也淡出了人们的记忆。</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3、沙漠文化的影响;</b></p><p> 乌海市在建市初期,沙漠被称为“沙害”,乌海市的人民一直与沙漠作斗争,可以说乌海市的建市史就是一部与沙漠斗争史。经过50余年的治理,乌海市区内(包括三区)沙漠变成绿洲,城市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过去的“乌海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现象一去不复返了,人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p><p> 进入2000年以来,乌海人意识到合理的利用沙漠资源,对开放乌海的旅游和休闲观光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于是马堡店生态旅游区、金沙湾生态旅游区,其中的金沙湾生态旅游区是AAA级旅游景区;与海勃湾对岸、乌达区北的阿拉善乌兰布和沙漠产业园区应运而生。今年来,国内为旅游的客人接踵而来,为我市的旅游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p><b style="font-size: 20px;">4、煤炭文化影响</b></p><p> 乌海市是“因煤而生、因煤而兴”的。据考证早在清同治三年间(1864年)就有私人在黄河西岸乌达地区教子沟、梁家沟等地开采小煤窑。还有乌海地区文献记载:“清初开采,迄今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此条仍需进一步考证)。”到了民国四年(1915年)黄河西岸的老石旦、雀尔沟一代也有私人开采小煤窑;民国时期民国政府就曾派地质学家来贺兰山脉余(现乌达区矿区)脉勘探煤炭储量工作,继后又对桌子上脉进行地质勘探。在此期间黄河两岸的矿区都有私人开采小煤窑,指导1951年煤炭开采才真正回到了人民的手中。1958年正式由国家统一管理建矿。可以说直至今天,乌海地区煤炭开采历史至少有156年以上。</p><p><b style="font-size: 20px;"> 5、移民文化的影响;</b></p><p> 1958年后,由于乌海地区煤炭资源丰富,国家开始大规模开采,从全国各地调派了大批建设者,史称“万人上山”大开发运动,由此,乌海地区居民人数大幅度增加。1960年以后,国家从战略布局需要,在乌海地区兴建了如654、三厂、715、铸锻厂等军工厂,其人员也是从不同地区调入乌海。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多地区、区域人员流动的融合直接影响了乌海地区文化多元。</p><p><b style="font-size: 20px;">结论:由上所述,乌海地区文化形成了一种没有明显特色、没有显著特征的特殊文化形态。</b></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四、限于自己的经历和研究方向,对乌海地区文化产业及旅游发展主要从“一基、两夯实”的方面进行,即:“煤”、“书法城”、“历史文化的整理与挖掘”三个方面探讨。</b></p><p>1、夯实打造“煤文化”地区特色旅游园区乌海市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乌金之海”之称。最能体现其地域特点和特殊文化传统的就是“煤文化”。</p><p><br></p> <p>百年来,乌海人几乎每一个人都与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情怀。煤炭生产与相关的电力、煤化工(包括精细化工)等产业,业已成为乌海的支柱产业。进入2000年以来,随着我市煤炭资源的逐渐缩小,目前有许多老的矿井由于煤炭枯竭,不得不停产关闭,矿井荒废。</p><p>如何发挥区域原有资源,废物利用,着力打造以“煤”为旅游发展的主线的旅游项目,是我们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p><p>利用目前已经废弃的“矿井”,在乌达区、海南区打造两个“煤炭博物馆暨乌海市煤炭生产体验馆”,全程按照原煤矿生产的流程,使旅游人员亲身体验“煤矿工人”生活、生产、食宿、俱乐部的文体等内容。</p><p>在实地建立“乌海市煤炭博物馆”,将清末以来乌海地区煤炭生产相关的历史、故事、典故等,用声、光、电的现代化手段展现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实物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史诗般的纪录片。</p><p>打造一批文化、艺术作品,并将已经拍好的电影(乌海已经拍过约3部);已出版的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摄影、绘画、书法等)、史料、文件等文物,集中陈列;模拟原始采煤实景,清代、民国、建国初期“万人上山”大开发始末;现代化采煤实景体验相结合的集生产、史料、文艺、生活为一体的旅游项目。创作一部或多部具有乌海文化历史发展、乌海故事的实景剧,立体的展现乌海地区历史变迁等不同时期的情景再现。</p><p>着力打造乌海市“乌金之海”青少年“校本课程教育基地”,使我们的后代了解乌海市的历史,知道我们乌海前辈用肩膀和智慧建设出来的“塞上明珠”的今天。</p><p><b style="font-size: 20px;">2、继续夯实打造“中国书法城乌海”的黄金名片</b></p> <p>乌海市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由煤矿工人发起的书法全民活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同,终于在2008年9月10日,乌海市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目前“中国书法城”已经成为了乌海文化的符号,乌海历届领导和乌海全市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并带有深厚文化信息的文化品牌。</p><p>位于内蒙古乌海市滨河区学府街,占地面积约160.5亩,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也是地球上最大的书法馆)书法艺术殿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的建立,是我们乌海市在全国更是名声显赫。2016年被评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p><p>(1)、继续坚持中小学校书法教育课堂,坚决执行市委、政府对加强书法学习的要求,从孩子抓起;</p><p>(2)、各区的办事处必须按政府要求,免费开放社区“书法室”,以满足群众学习书法的要求;</p><p>(3)、全市各书画院、文化馆、群艺馆、文体馆、老年大学等,以及原有的书法设施,不得随意占用,优先保障全民书法学习、交流等活动;</p><p>(4)、继续执行乌海籍的高考学生报考书法专业的奖励政策;</p><p>(5)、各级文联做好政治思想的把关和引导,坚持“双百方针”艺术为民的道路;</p><p>(6)、鼓励创作具有乌海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的书法作品,定期展览;</p><p>(7)、加大不同层次的书法对外交流的活动,广泛宣传,汇通有无,提高乌海的知名度。</p><p>(8)、利用当代书法艺术馆西小广场或书法馆负一楼,建立“塞北第一书画交流市场”,聚集全国民间书画商来乌海做生意;</p><p>(9)、奖励个人对书法理论的研究,鼓励和资金扶持重点作者创作理论书籍;</p><p>(10)、重视乌海地区的书法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为他们做好服务。</p><p>3、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为根本,为乌海旅游奠定理论基础</p><p>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都是当地旅游发展的基础。</p><p>自1976年建市以来,乌海市先后出版了《乌海市志》、《海勃湾区志》、《海南区》,现在正出版第二辑。这类大型史料性图书,相对全面的记录了乌海市的各个方面内容;乌海市政协及三个区政协也相继出版了部分资料性的书籍。然而,这部分书籍虽然站在客观角度上相对全面,但是它决不能完全记录和反应40余年来,乌海人民从无到有艰苦奋斗的真实历史,就是我们乌海地区的地名到底有多少,其由来更是模糊不清,好些历史无从考证,对后代来说是巨大的遗憾。</p><p>目前,乌海地区历史研究相对薄弱,对乌海古代历史研究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严重制约了乌海旅游事业的发展。</p><p>主要表现在文化表象单一,博览会、群眾性造势等活动,没有更深入的理性思考和历史的挖掘。还有有许多对乌海历史感兴趣的研究者、文物收藏着个人力量比较脆弱,没有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奖励机制。例如,东山个人成立了一个个人博物馆,海勃湾区北的驼乡古道文化馆、红色收藏馆等,都是自己开发的,如果一旦其他因素的有变动,便失去了保障。</p><p>我们应该在开发旅游项目时要更加注意准确的对地区历史负责,要有长远性、前瞻性;坚持做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可持续性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基础工作。加大对与个人的史学研究的支持。(史学研究都是个体劳动,我本人最近出版了《乌达这事》,体会颇深)</p><p>进一步对原有的文化遗址加以保护和利用,如马堡店、佛塔遗址、烽火臺、秦汉长城、汉墓群等。</p><p> 解决办法和建议:一、奖励与保障;二、保护与修缮;三历史与“讲故事”。</p><p>1、出台“关于乌海市历史研究成果”奖励办法,设立专项资金。</p><p>2、落实单位和责任人。由於文化遗产申报比较繁杂,没有特别的规模是不可能的,最为突出的如,“乌达庞贝城”的管理问题,到现在没能解决。乌海地区几乎没有真正的将本地少得可怜的遗址进行长效的保护。</p><p>3、整合现有资源,分类实施管理。政府部门协调把关,注入一定比例资金,在歷史文化的定位、方向、资源上给予支持和掌控。</p><p>4、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鼓励个人的研究工作并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尤其是关於乌海地区远古、古代、现代等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更要加大奖励力度。</p><p>5、每年至少出版一部多角度的“讲好黄河这道弯”的故事大型丛书。</p><p>6、市委、政府应专门的成立“乌海歷史文化研究办公室”,真正的管理把关、投入支持,制定规划、方案、实施管理办法、奖励机制等,协调各个单位进行。</p><p>7、乌海在今后的大型活动中,要征求乌海历史研究人员的意见,不能盲目上建设项目;要根据乌海的历史(包括远古、古代、近代、现代等)有规划的进行设计、施工,在史料的基础上进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