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默默无闻扎根乡村十九载;她,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苦心育人助乡村学子健康成长。她,就是怀化市名师——水东镇中学陈竹兰老师。</p> 痴心一片终不悔,只为桃李竞相开 <p> 陈竹兰老师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父亲去世后,双目失明的母亲患上糖尿病晚期,已瘫痪近5年,家庭的重担压在了她的肩膀。为了不耽误学校工作,她把瘫痪的母亲接到学校照顾,兼顾工作和家庭。如今她丈夫在溆浦二中任毕业班班主任,唯一的女儿正在读高三,家中负担十分沉重,但在学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她不但毫无怨言的担任八(1)班班主任,同时还跨头任教两个班英语兼英语教研组组长,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她始终秉承着“对每一个学生负责,让每一个家长放心的工作心态”,上好每一堂课,批改好每一份作业,关心每一个学生。班上有部分学生英语学科比较薄弱,她为了能有效提高教学成绩,每次上完课总是不愿早早的离开教室,让学生来问问题,查缺补漏;午休时间,陈老师还早早的去办公室给学生辅导。努力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她所教的九年级英语和历史曾多次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获得全县第一名;她所带领的班级人平总分及合格率均位于全县前列。</p>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p> 多年的教学工作,使她明白“爱是教育的源泉,责是教育的关键,情是教育的生命”。父母外出务工,乡村的留守儿童是孤独的。在陈老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她关心着孩子们的衣食起居。有的学生没吃饭,她会给他钱让他买饭吃;下雨天,有的学生忘带雨具,她会把他们送回家。</p><p> 陈老师班上的谌静同学,是个学习有障碍,自卑而孤僻的孩子,平时鲜少与同学们交往。 住校的第二天晩上,她就因害怕晚上外出,而把大便拉在床上,事后一个人躲在墙角哭泣,同学们都以此来取笑她。陈老师知道后赶紧跑到寝室,什么都没说,只是走过去静静地抱住她,轻轻地用纸巾把她脸上的泪水擦干净,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就这样静静地抱住她五分钟,那一刻孩子的泪水哗哗流。等谌静情绪平复下来,陈老师就开始整理弄脏的被子。其他的同学都不好意思地走过来对陈老师说:“老师,对不起,我们错了,我们帮你一起清理。”事后,陈老师在班上举办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主题班会,帮助谌静感受班集体的温暖。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与她交流谈心,使她越来越开朗,最后谌静经过努力顺利的拿到了毕业证。</p><p> 平时,陈老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她所带领的班级在学校的体操比赛、篮球比赛、唱歌比赛等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她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有什么困难,都愿意跟她说,从而更加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习惯越来越好,品行越来越好,性格越来越好。</p> 晨曦细雨育桃李,金秋硕果慰园丁 <p>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回首来时路,她洒下的不仅有汗水还有泪水,她一路走来,一路收获。她辅导学生多次参加英语奥赛并获奖, 多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英语奥赛指导奖。同时她还积极辅导征文活动,辅导郑颖同学参加《美丽中国,我的中国梦》征文赛并获国家级三等奖;辅导彭凡同学参加“复兴中华,从我做起”习作比赛获全国一等奖。她在初中所教的刘文文同学高中毕业时以溆浦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政法大学,贺璐、舒峪都以600多分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她所教的九年级英语和历史曾多次班级合格率和优秀率获得全县第一名;她所带领的班级人平总分及合格率均位于全县前列。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2008年所带的八(1)班荣获怀化市优秀班集体; 2012年被评为县级“巾帼建功”模范个人;2013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2016年被评为县级“师德标兵”;2016年和2017年度中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18年和2019年被评为怀化市优秀教师;2019年被评为县级优秀教研组长和县级优秀教师,2020年被评为怀化市名师、湖南省第十一届特级教师参评对象(已公示)。 </p> <p> 默默无闻的工作需要一种坚强的意志,朴实无华的作风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陈老师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她用自己的默默付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实践着不平凡的事业。岁月如歌,追求不止,“我一辈子学做老师,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好老师,我会永远做一名甘为人梯的乡村教师。”陈竹兰老师如是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