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还是在儿童的时候,大人都很喜欢听粤剧,我们管它叫“睇大戏”。粤剧大款名伶如马师曾,吕玉郎、文觉飞、罗家宝、红线女等都耳熟能详。母亲时常带着我到市二宫或光明大戏院去“睇大戏”,每次我都兴高彩烈的,乐不可支。</p><p><br></p><p>住在我家的邻居就是一个唱“大戏”的。他名叫骆太来,我们小孩子都叫他“来哥”。他在剧团里担任武生,是一个能文能武的汉子。</p><p><br></p><p>文革一来,粤剧没能逃脱过禁演的厄运。舞台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被当成“封、资、修”的殉道者,统统赶下舞台,并被踏上一脚,叫它们永不得翻身。</p><p><br></p><p><br></p> <p><br></p><p>“来哥”失业了,为了生计,他不得不当卖自已的衣物。我不时看到有几个穿着讲究的人到来,购买他的衣物。记得他给客人抖开他穿过的笔直的衬衫的时候,我还暗暗称奇:“为什么衬衫的脚部是圆的?”</p><p><br></p><p>东西卖得差不多了,他无以为计,就跟明友到郊外的小涌小河上“刮鱼”,就是下去较浅的河涌中,用鱼网来回拖着来捕捉鱼虾。</p><p><br></p> <p><br></p><p>“来哥”是一个很用心的人。为了让更多的鱼虾落网,他每天用花生酱在渔网上涂上一层,把渔网晒干。到了晚上,他便跟朋友一起到了郊外的河涌捕鱼虾,通宵达旦。</p> <p><br></p><p>通常凌晨五点钟左右,我就会被一阵吵杂声吵醒,只听到“来哥”在大声地跟街坊邻居分派他们所捕获的鱼虾。我们家也分派到一些,那无非是一些大头硬壳虾、螃蟹和小鱼。个头大一点的鱼几乎没有,可能大鱼没有闻到渔网上的花生酱的味道吧。这时母亲都塞给“来哥”一块钱作为回报。</p> <p><br></p><p>捕鱼带给“来哥”的收入并不多,而且极不稳定,何况他有喝酒抽烟的不良嗜好。他是一嗜烟成性的瘾君子。他抽烟不是一般的烟,那是“够坑”(够刺激)的烟草。他选定了一种旱烟,经过他亲自泡制,加上香精和滤嘴,再卷成一根根漂亮的烟卷。他点着抽上一口,然后深深地吸进肺里,眼睛闭上老一阵子才慢慢䁬开,脸上露出愉悦的神情…</p><p><br></p><p>尽管如此,我们都十分敬重“来哥”,因为他是街坊邻居中响当当的人物。他走南闯北,阅尽了人间无数。他满腹经纶,说起话来滔滔不绝。他熟读唐诗宋词,连毛主席的诗词语录都背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每逢遇到街坊的四叔大婶他都要显摆一番:“来,只给我念一句任何的毛主席的诗词,我可以接上整首诗词。”</p> <p><br></p><p>“来哥”是一个非常自负,目中无人的家伙,在街坊邻居的眼里,他就是一个“认屎认屁”(自以为是)的货色。而且他从不吃亏,不过有一件事,让他认为亏大了。是这样的,“来哥”家在肇庆,而他只身来到广州唱戏。每隔一年半载,“来嫂”就会带着两个男孩到广州探親。</p><p><br></p><p>有一次,“来嫂”说要给10 岁大的儿子理发,可是那需要花几毛钱的,她舍不得花。于是,我拍拍胸脯说:“我来帮他理!” 她犹豫了一下问:“你会剃头吗?” 我说:“剃头谁不会?” 其实,我只看过别人理发,自己从来就没有帮别人理过发。但是,没吃过猪肉,不也见过猪跑吗?我对“来嫂”说就算退一万步我真剃坏了,小孩的头发不是过几天就会长出来吗?</p><p><br></p><p>“来嫂”再也不好说什么了,与其花钱让理发师傳理,不如让我这个现成的理发师理算了,再说理得好坏都不收钱。她把大儿子找来,把他摁在一个小板凳上,示意让我理发。</p><p><br></p><p>于是,我用推子把小孩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剩下头顶上厚厚的一叠头发,活像一个尿壶的盖子。尽管“来嫂”没说什么,我也觉得这样的效果不太好。于是,我用推子往上推,试图把头发修齐,修薄。可是,我越往上推头发越不齐。推着推着,眼看头发都给推没了。我赶紧停止修理头发,告诉“来嫂”说今天就理到这里算了,小孩子的头发过几天会长起来的。</p><p><br></p><p>我收拾好理发工具,回家去了。当我再回头看望着“来嫂”的时候,我听到“来哥”在教训儿子说:“你真笨!让人当靠飞(作试验)”。很显然,“来哥”认为儿子和老婆都被人给耍了。</p> <p><br></p><p>其实,“来哥”是个热心肠的人,他特别喜欢提携年轻人。他喜欢有事没事给我们这些小孩子讲古论今。他说我们之间可以推心置腹地探讨各种问题。在他的老本行粤剧上,他更是有求必应。</p><p><br></p><p>街坊邻居中有一户人家叫赞叔,他的女儿长得标致,他们家的表叔隔三差五地拜访他家。听说这表叔是军人出身,拉得一手好二胡。“来哥”自告奋勇地教表叔如何拉粤剧唱腔的伴奏。</p><p><br></p><p>这时,他特别买力,从调音开始一直到唱腔的各个细节,都一一指点。他让表叔做好拉胡的准备,然后他吆喝出两个音来:荷…车… 表叔马上拉两根空弦,发出 5…3… 的声音来,这时“来哥”稍为停顿一下来听,如果拉出来的声音不对,他会不自觉地皱皱眉头,示意表叔再调调音。如此反复,直到他的眉头舒张开来。</p> <p><br></p><p>“来哥”有个徒弟叫“阿波”,生得眉清目秀,也演武生的角色。如果不是粤剧被禁,他很可能成为有名的粤剧明星。“来哥”很喜欢他的这位徒弟,并且悉心指导他唱戏。</p><p><br></p><p>可是文革一来,徒弟没有了用武之地,变得颓废,整天沉迷酒色。“来哥”很不开心,逢人便叹道“阿波真不会做人,整天沉迷女色,老婆靓,不要命!” 我们那时很小,他也这样跟我们说。我们小孩子听了都眨眨眼睛,不知道他在说什么…</p> <p><br></p><p>后来,“来哥”转业当工人,在广州搪瓷厂工作,再也不需要捕鱼虾糊口了。可是,我们再也听不到他唱的粤剧了。</p><p><br></p><p>我们小孩子也慢慢长大成人,到了美国留学。前几年回国,打听到“来哥”的消息。听说他患了肺癌很早就去世了。我们都非常惊愕和唏嘘,我们孩儿时熟悉的“来哥”,这个跟粤剧结下不解之缘的人物就这样离开了人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