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由来 <p> 昨天下午去食堂打饭途中,偶然发现一只大蚂蚱,可能立秋后的缘故吧,它好像没有力气蹦哒了,我轻而易举便捏到了它的两条后腿,心想明天可以把它带回班里给孩子们观察下,给他们进行下科学教育。就这样我手端着餐具连捏着这个小家伙回到了住处,怕它丢失,赶紧为它拍下了一张特写! </p> <p> 由于没有合适的工具盛放它,就放在一个冰激凌筒里散养了。结果,第二天早上我竟在冰激凌筒里真的看不到它了,心里还挺感遗憾😔</p><p> 不过,好在是虚惊一场,中午下班回到住处,在书桌下的水壶上便一眼看到它趴在上面。这样,我下午终于如愿把它带到班里和孩子们分享我的“重大发现”。</p> 科学教育 <p> 科学并不神秘,对孩子来说,科学不是公式,不是原理法则,它是身边的花草鱼虫,是常见的,是有趣的活动。</p> <p>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往往能很大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看到这个“大蚂蚱”,他们忍不住地尖叫,一窝蜂似的簇拥到我跟前,小心翼翼地想去摸一摸,为了让他们都能清晰看到这个大自然的“小使者”,我便让孩子们围成了圈坐下观察。</p> <p> 围坐在一起,便开始了我们对自己发现的讨论。</p><p> 有的小朋友说“我见过蚂蚱”,我问,你见过的和这只的蚂蚱是一样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说他看到的是只小蚂蚱。</p><p> 趁着他们兴趣高涨,我及时问到“唉~咱们来数数它有几条腿吧?”这时,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蚂蚱左边的小朋友说“三条”,在蚂蚱右边的小朋友也说“三条”。</p><p> 看到这一幕,我立马联想到皮亚杰的“三山实验”了,就是幼儿在前运算阶段(2~7岁)典型的自我中心的表现:只能从自己的角度看事物。</p><p> 所以,根据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这一典型思维发展特征,我根据蚂蚱六条腿的特征,分层次向他们重新提出了问题“它有几条长腿?几条短腿?”然后变换蚂蚱的方向,然后让他们仔细观察,再次数一数?</p><p> 最后,我们统一了答案“它有两条长腿,四条短腿,头上还有两条长长的触角”</p><p> 除此之外,我们还知道了它身体颜色是青草一样的绿色以及它吃的食物是草和一些绿色植物。</p><p><br></p> <p>供稿:小二师幼</p><p>编辑:杨会娟</p><p>审核:张明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