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洛小学班主任业务指导系列——立班之先,首立规矩。

美友276969307

<p>  我认为立规矩的时间、规矩内容、执行规矩的方式方法都有讲究。</p><p>一、先别忙着制定规则</p><p> 老师接手一个新班之后,总是踌躇满志,想要有一番作为,这种想法是好的,但是不要操之过急。</p><p> 我们在订立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先观察几天,看看学生都出现了哪些不好的行为,不必要一股脑儿把所有的常规要求都塞给学生。很多常规学生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执行的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p><p> 定规矩一定要抓住学生的“七寸”,哪个习惯是所有同学的不遵守的,哪些习惯是个别同学不遵守的,学生不遵守哪个方面的规矩,就要定哪个方面的规矩,并且严格执行。</p><p> 我的做法是,先用一周左右的时间来了解学生。一周下来,学生的各种缺点、毛病都会暴露无遗。这样,教师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就能有的放矢,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例如,我今年新接手的一个班级,学生的听课状态极差,别人在发言的时候,其他同学都是处于懒散的状态,有的学生在玩,有的学生在交头接耳讲话。所以我根据学生的这一个缺陷,就开始学练学生的定力。每节课前两分钟盯着黑板的某一处,身体坐直来练定力。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如果出现交头接耳,就停下课来练定力。通过反复的训练,学生的听课习惯有很大的改观。</p><p>二、“大道至简”原则</p><p> 对于小学生来说,规矩太多等于没有规矩。制定规则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一股脑儿把自己的全部设想都全盘托出,规则制定一条又一条。殊不知,“大道至简”、“少则得,多则惑!”所以制定规则一定要少而精,我觉得只有这样定规矩才有效。如果学生已经做到位了或者是做得比较好了,那么我们就经常鼓励这种行为,没有必要把它定义成班级的一条规则,让学生牢记于心。凡是贴在墙上的规则一定要少而精,不可多而全。</p><p> 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可以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p><p> 短期目标肯定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以后将成为班级管理的隐患。例如,我给班级制定的短期目标是:</p><p>所有同学都要做到:</p><p> 1.礼貌:学会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四句话。见到老师要问好,见到陌生人要打招呼(叔叔、阿姨好)。</p><p> 2.文明:不说脏话、不给人乱起外号,就餐光盘,不浪费食物。</p><p> 3.守时:每天提前10分钟从家里出发,不迟到。</p><p> 4.惜时:自己会管理时间,知道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有多长,不浪费时间,做作业要规定做完的时间。</p><p> 5.遵纪:站队主动站成一条线,跟路队过程中不讲话、不打闹,不走到队伍外面。公共场所要有文明人的表现。</p><p> 6.信任:爱护老师对你的信任,一旦你做出让老师不信任的事,将很难弥补。例如,不做作业不要撒谎说忘在家里。</p><p>第一条是针对学生文明礼貌程度较差的情况制定的;第二条其实也是文明方面的要求,是另一种文明的要求;3、4条是教会学生进行时间管理。我发现很多的孩子自习课浪费时间的现象特别严重,课余时间不能很合理地安排。</p><p> 当然这些内容的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也需要一些配套的检测方案,我会在以后的文章中把持续跟进的做法分享给大家。</p><p> 那么我会在一定的时间内要求所有同学都完成这些基本的目标,当学生出现与目标不一致的行为时,老师就必须强化这个目标,通过学生的案例或者榜样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短期的目标解决了,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中长期的目标(通常是一个学期或一学年的目标。)</p><p>三、合理的舒适度原则</p><p> 接手新的班级,制定规矩要基于学生的实际习惯但是略高于学生的实际习惯,不可过低也不可过高,要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舒适的规矩区间内活动。</p><p> 有的老师管理班级很严格,班主任很强势,凡事必须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如果做不到老师就要大发雷霆,个别同学违反纪律,殃及所有同学。学生在班级里感觉不到舒适感,学习的主动性也不会很强。只有学生的身心保持愉悦健康了,那么他的各项的常规才会得到较好的开展。</p>

学生

规矩

班级

制定

目标

规则

老师

同学

定力

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