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020.9.12</p><p>第二天行程</p><p>1、马氏庄园 </p><p>2、刘邓大军旧址</p><p>3、殷墟遗址</p><p>4、殷墟遗址博物馆</p><p>5、安阳乘车到焦作</p> <p>一、马氏庄园</p><p>特点:中州第一名宅、九门相照、富丽堂皇、家世显赫</p><p><br></p> <p>马丕瑶其人</p><p> 是清朝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从知县做起,最后成为两广巡抚,相当于现在的省长,在他去世之后,被诰封“光禄大夫”、“威武将军”。</p> <p> “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这是马丕瑶做官的原则。马丕瑶做知州时,张之洞请他出任山西清查局局长,只3天时间,就查出了布政使与地方官作弊所贪30万两银子的罪行;在广东任巡抚时,敢查权臣李鸿章的长兄、两广总督李瀚章的违法情况。一生克己守礼的马丕瑶,勤政爱民,政绩卓著,多次受到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恩赐:</p><p> 光绪十六年(1890年)正月二十六日,光绪皇帝御赐“福”字。</p><p> 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初二,光绪皇帝赏给马丕瑶头品顶戴。</p><p> 光绪十七年(1891年)正月二十七日,光绪皇帝御赐“福”字。</p><p> 光绪二十年(1894年)九月二十六日,慈禧太后赏给马丕瑶御笔“福”、“寿”字各一方,如意一柄,蟒袍一件,尺头二匹。</p><p>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二月初二日,光绪皇帝御赐马丕瑶“福”字一方。</p><p> 马丕瑶的故居马氏庄园位于安阳西21公里的蒋村乡西蒋村,被誉为“中州第一名宅”。</p> <p>子女后人</p><p> 马丕瑶膝下有四男三女,亦多远见卓识,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马丕瑶的三女儿马青霞,又名刘青霞,是我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p> <p>1、中州第一名宅</p><p>中州第一名宅——马氏庄园,始建于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为清代中丞马丕瑶家族住宅区,总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p><p>2、九门相照</p><p> 建筑共计6组,每组分4个庭院,共建9个大门,俗称“九门相照”,有门、厅、廊、室、楼共308间。庄园前半部用来接待游客,后半部分为内宅。建筑大部分为硬山顶、悬山顶、卷棚顶式,青砖蓝瓦。</p><p>3、富丽堂皇</p><p> 马氏庄园规模恢弘,细部装饰更是丰富多彩。石柱础底部为方形,雕兽头、花草。上部为扁鼓形,刻联珠。部分门墩雕对狮,昂首吼叫,显示出主主人的威严。门窗上、房檐下,木刻砖雕繁多,有花鸟走兽、人物厅楼都是富丽堂皇。</p><p>4、身世显赫</p><p> 马丕瑶身世显赫,生前皇室及一些部、省级官员曾赠送匾额颂扬。光绪20年,慈禧太后钦赐“寿”字中堂为其贺寿。至今还有少量的匾额悬于门头,书法价值颇高,为庄园增添光辉;此外,庄园还留有置于厅堂的家训屏风、马丕瑶“进士第”、马吉昌“太史第”等众多匾额、铜镜以及光绪御笔碑文。</p> <p>马氏家庙</p><p> 马氏家庙的门楼建于光绪六年,即1880年。中门洞上方刻的是马氏家庙四个大字,为清军机大臣、户部尚书阎敬铭所题,东西两个门洞上的追远、庇根为马丕瑶次子马吉樟所书。上面的读书楼,是马家子弟读书的地方。过去,上读书楼有专用的木梯。学子上去后,家人便把梯子搬走。为保证学习的时间和学习时集中精力,学子上楼后,包括吃、住,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许下楼。</p> <p>庄园的头进院</p><p> 这个院的东、西庑为马家的家塾。凡是马氏近支子孙,从4岁至13岁都要在这里读书。马家一向重视科举,从小抓起,到13岁时,对那些有培养前途的,移到读书楼继续攻读,以应科举考试;学习不好的,就让其耕田种地,或做其它。马家的家教是,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民国前没有学校一词,官办的叫书院,私人办的叫书馆,或私塾,而家庭自己请先生教子弟读书的叫家塾或家学。像马家这样很殷实的官僚家庭都是自己请先生来家教书的。</p> <p>燕冀堂</p><p> 北厅的五间房名叫燕翼堂,是祭祖完毕后集体宴会的地方。宴会前,大家要在这里团坐,听讲马氏家庙禁约,然后摆席会宴。每席规定六人,上四菜一酒,白米饭尽用。四菜为两荤两素,一酒是一壶六两。</p> <p>马氏家庙的祭祀大院</p><p> 每年的清明、端午、中秋和冬至四节,马氏近支子孙都要在这里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在宗法血缘关系浓厚的古代中国,祖先崇拜成为汉民族的信仰,祭祀则是崇拜祖先最好的形式。通过祭祀,既表示后人不忘本,恪守孝道,又显示后人和睦相处,继往开来,根深叶茂。</p> <p>此院的东厢房名为遗衣物所,顾名思义是存放其祖先遗衣和遗物的地方;西厢房名为藏祭器所,是平常放置祭器的地方。</p> <p>正殿五间</p><p> 建造得高大宏伟,是马氏家庙中的主体建筑享堂。享堂前的这个宽敞平台,摆设香炉和熏炉。享堂匾额聿修堂三个大字为阎敬铭所题。聿修堂,是修身养性、报本和光前裕后的地方。进入大殿,可以看到中间正面放有四个神龛,龛内分别供奉着马丕瑶上四代祖先的牌位,前面有供桌香案。</p> <p>马家绣楼</p><p> 东楼,这座楼俗称马家绣楼,马丕瑶三女马青霞曾在这里居住多年。南有秋瑾,北有青霞的美名传遍大江南北,马青霞十八岁时嫁给河南尉氏县中州首富刘耀德,随夫姓,改名刘青霞。她从小受家庭熏陶,乐善好施,办了很多公益事业。光绪皇帝感其功德,封她为一品夫人,赐一品夫人服饰,人称一品诰命夫人。在她随二哥马吉樟东渡日本考察期间,结识了鲁迅、黄兴、宋教仁、何香凝、康有为、梁启超等一代旅日名流,拜见了孙中山,她革命思想锐进,毅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从此追随孙中山先生,走上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满清,实行共和的革命道路。她曾两次拜见孙中山,表示愿将全部家产捐献国家作修筑铁路之用。孙中山深受感动,特为她题写了天下为公和巾帼英雄两幅题词,后因袁世凯叛变共和,南北分裂,她的这一愿望未能实现。她一次又一次地捐巨资创办学堂、革命刊物,支持革命起义和教育事业。鲁迅先生称赞她为中国女杰、才貌双佳。当冯玉祥将军入主河南任河南督军时,她将自己数百万的家产全部捐出,了却了她多年的凤愿。马吉樟专门为她写道:我家小妹名青霞,不让须眉比女侠。平生慷慨不吝金,百万白银为中华。</p> <p> 1901年,慈禧、光绪在逃亡中路过安阳选择安榻马氏庄园,至今还保持这慈禧居住过的模样!</p> <p>镇宅之宝慈禧睡过的床</p> <p>龙在下凤在上</p> <p>马氏庄园后花园</p> <p>二、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p><p> 1946年刘邓大军指挥部设置在此院。院内有两棵树,一为紫藤,一为国槐,迄今已有100多年的树龄。紫藤从国槐根部曲折攀沿向上,形的飞腾的两龙,被称为“龙抱槐”。当年,刘伯承和邓小平就在树下运筹帷幄,指挥战局。有趣的是,刘邓两人的属相均是龙。</p> <p> 1947年6月中旬,刘邓大军出晋东南上党地区,进驻蒋村马氏庄园。当时刘伯承司令员住西屋,邓小平政委住东屋,堂屋为司令部。当年6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鲁西南作战会议就在这里召开。</p><p> 参加会议的除刘伯承、邓小平两位首长外,还有杨勇、苏振华、陈再道、王维刚、陈锡联、彭涛、韦杰、杜义德、张际春、李达、郭天民等纵队首长。会议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三点重要指示,进一步详细部署了突破国民党军队中央防线,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威慑南京的作战任务。会议具体时间为6月22日,7天后,即6月30日夜,刘伯承、邓小平率领野战军一、二、三、六纵队12万大军在张积镇到临濮集宽阔的200华里地段上,突然发起渡河作战,一举突破国民党军队黄河防线,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p> <p> 院内的龙抱槐为马氏庄园的又一景观。当年刘伯承、邓小平在这里居住时曾在树下下过棋。龙抱槐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马氏庄园未建之前就有。</p><p> 此槐很有灵气,据说,凡抱着龙抱槐连着三夜不睡能中秀才。七夜不睡能中举人,连着十夜不睡能中进士。在树下思考问题半月便会战无不胜,一往无前。这样看来,这是一个历练人的意志,催生人的睿智的地方。马丕瑶和他的四个儿子不是进士就是秀才,也在情理之中了。</p> <p>马氏庄园楹联与匾额(选取部分)</p><p>1、修身堂(中区二号院第四进院落)</p><p>上联:一等人忠臣孝子;</p><p>下联:两件事读书耕田。</p><p>2、上联:天道无私,用力须从根本处;</p><p> 下联:圣言可畏,求安只在隐微中。</p><p>3、客厅中堂(中区二号院第二进院落)</p><p>上联: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p><p>下联: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p><p>4、养正堂(中区一号院第四进院落)</p><p>上联:静以修身俭以养性;</p><p>下联:入则笃行出则友贤。</p><p>5、三进门(南区第二进院落)</p><p>上联:世事如棋,让一步不为亏我;</p><p>下联:心田似海,纳百川方见容人。</p><p>6、四进院(中区一号院第四进院落)</p><p>上联:春风大雅能容物;</p><p>下联:秋水文章不染尘。</p><p>7、聿修堂(中区四号院第二进院落)</p><p>上联:勿徒跪拜趋跄,要体先志守先规方是敬宗尊祖;</p><p>下联:不在富贵贫贱,能做好人行好事乃为孝子贤孙。</p><p>8、上联:不辱其身不羞其亲;</p><p>下联:致爱则存致悫则著。</p> <p><b>三、殷墟宫殿宗庙旧址</b></p><p> 商朝称为“殷”或“殷商”。这座商朝王都在武王灭纣以后遭到破坏,逐渐废弃,成为废墟,故称“殷墟”。</p> <p><b>大门</b></p><p> 红色大门是中国古建筑专家杨鸿勋先生根据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门”字仿建设计的。门额题名是由著名的历史学家周谷城老先生题写的。整扇大门就是由三个甲骨文象形文字“门”字写实放大的组合。目前已成为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著名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p><p> 门柱上的纹饰是根据青铜器上的浮雕图案雕刻的,大门两侧的两个金黄色浮雕图案,是根据1976年妇好墓中出土的龙型玉玦放大仿制而成的,是中华民族早期龙的形象之一。</p> <p>殷墟宫殿宗庙旧址主要看点</p><p>甲骨文</p><p>妇好墓</p><p>青铜器</p><p><br></p><p><b>1、甲骨文</b></p><p> 因文字契刻于甲骨之上﹐故称甲骨文。</p><p> 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所刻文辞因系记述占卜事项,故称卜辞。</p><p>殷墟甲骨</p><p> 殷代占卜用的材料主要是龟腹甲(少量为龟背甲)和牛胛骨,卜用甲骨均需经过整治。整治时先将龟腹、背甲锯开,去掉腹甲外沿,背甲则从中剖开,锯去首尾两端,呈鞋底形。削锯后去掉鳞片,将正反两面打磨平整。肩胛骨则要先切去一部分骨臼,再切去突出的臼角并削平骨脊,最後将正反面打磨光滑。占卜前在甲骨背面(少数牛胛的正面)施以钻凿,凿窠为长槽状或枣核状,每个凿窠内侧钻一圆钻窠。占卜时,用燃炽的木枝烧炙凿钻处,在甲骨的正面即出现“卜”字形裂纹。钻处裂纹称兆枝,凿处裂纹称兆干。占卜即视此卜纹判断吉凶。占卜後,将所卜问事项刻记在甲骨之上。 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叙辞又称前辞,记述占卜的干支日期、贞人名﹔命辞又称问辞,记述所卜问的事项﹔占辞记述商王视兆后对卜问事项所做的吉凶判断或推测﹔验辞记述卜后事情是否应验。 商王极为迷信,遇事必卜问而后行之,因而殷墟甲骨刻辞记述了大量王朝国事和王室活动,如:殷王对天神地祇先公先王先妣的繁缛的祭祀、对内对外征战、对所属领地的聚敛和各地的贡纳以及田猎巡行、劝农耕作、天象气候、生老病死等。</p><p><b>毛笔起源</b></p><p> 根据史书记载,毛笔为秦朝蒙恬所造,但考古殷墟却发现另有真相。</p><p> 一批特殊的甲骨文出世,告诉我们商朝时期已经出现毛笔了,甲骨文并非全是“刀笔文字”!</p><p> 在殷墟甲骨文中,专家发现少数特殊的甲骨文,没有我们常见的刀刻痕迹,而是只有朱砂痕迹,或者说是书而未刻的甲骨文。这些甲骨上留下的文字痕迹,清晰的表明商朝已有毛笔。只是,商朝的毛笔未必成熟,或许只是毛笔的雏形。</p><p> 根据殷墟出土的文物,学者推测认为,这些特殊的甲骨文是先用毛笔书写文字,然后再用青铜刀或玉石刀刻字。或许官员偷懒,或许由于遗漏,这些甲骨上的文字最后没有再进一步刀刻。在没有铁器的年代,使用青铜刀或玉石刀刻字,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偷懒或遗漏没有刀刻可能性很大。</p><p><b>2、青铜器</b></p><p> 商代晚期都邑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器处在中国青铜时代的最高峰,这个时代,青铜被广泛用来制造生活用具,祭祀用具,工具,装饰品和武器,其青铜器种类之多,数量之大,造型之奇、纹饰之美空前。殷墟出土的高133厘米,重875千克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就是目前世界上所见最大的青铜器。</p><p> 这一时期的青铜器有几个主要的特点:</p><p> 其一,数量大,种类繁多。据统计,考古发掘出土的殷墟青铜器数量超过万件,种类大致可分为礼器、乐器、兵器、工具与生活用具、装饰品与艺术品、杂器及车马器等。</p><p> 其二,纹饰繁缛富丽。流行通体满花,即以细密的云雷纹作地纹,主纹突显于地纹之上,再在主纹上阴刻出花纹,形成“三层花”。</p><p> 其三,常见铭文。铭文大多是铸成的。</p><p> 其四,以礼器和兵器为主。</p><p> 殷墟青铜器中,礼器与兵器占重要地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较少,表现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特点。特别是青铜礼器,最为重要,是礼仪或宗教活动的用具,是当时政治制度的物化形式,成为商代奴隶主阶级身份、地位的重要标示物。</p><p>青铜器的类型</p><p> 殷墟青铜礼器,已出土一千多件。按其用途可分为炊食器、酒器、水器、杂器等。</p><p><b> 炊食器</b></p><p> 主要有鼎、甗、簋、鬲、豆几种,以前三种最常见。鼎,是商周时代最重要的礼器,有圆鼎、方鼎和分裆鼎几种形式,其中最大最重的鼎是司母戊大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875公斤。</p><p><b>酒器</b></p><p> 有尊、斝、觚、爵、角、壶、盉、卣、罍、彝、觯、觥、缶、斗等,其中觚、爵是最常见的器物,往往成套出土,凡是出几件青铜礼器的墓中,必定出有觚爵,这是殷民酗酒成风的一种反映。同时,墓中觚爵套数的多寡,也反映了墓主人身份的高低。</p><p><b>水器</b></p><p> 主要有盘、盂等。杂器有罐、方形器、箕形器等。殷墟时期的青铜乐器只有铜铙一种。通常是成套出土,大多数为三件一套,也有五件或四件一套。</p><p>殷墟出土的青铜兵器</p><p> 按其功能,可分为攻击型、防御型两大类。攻击型兵器数量最多,有戈、矛、钺、大刀、镞等。这些兵器,使用时按不同器类分别安装木、竹质的木柲、柄或箭杆,但竹、木质部件出土时多已腐朽。防御性青铜兵器有胄(头盔),迄今发现的胄有一百四十余件,但可复原的较少。</p><p>殷墟出土的青铜工具</p><p> 有铲、刀、斧、锛、凿、刻刀、锥、锯、钻、鱼钩等,大多属手工业工具。当中刀的数量最多,近二百件,多为手工业工具或生活用具,有的还可能作防身之用。</p><p><b>青铜器纹饰</b></p><p> 殷墟青铜器上,通常都有繁丽的纹饰。纹饰的题材可分为三种。</p><p>一、几何形纹样</p><p> 这种纹样是以点、线(直线或曲线)以及圆形、方形、三角形等为基本要素而构成的图案。</p><p>二、怪异动物纹样</p><p> 这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出现于神话传说中的动物。主要有饕餮纹、夔纹、龙纹三种。其中饕餮纹亦称兽面纹,是殷墟青铜器上出现最多的一种纹饰。三、写意动物纹样</p><p> 有象纹、虎纹、牛头纹、羊头纹、龟纹、蝉纹、鸟纹、蚕纹、蛇纹等,似现实生活中的动物,形态生动。其中虎纹也只见于规格较高的青铜器上,如司母戊鼎的耳部,有二虎噬人头的图案。</p><p><b>青铜器铭文</b></p><p> 殷墟青铜器上,经常发现铭文,铭文的位置,因器类不同而有所差别,但多数铸在器物的不显著部位。如鼎、簋、卣的器内底或内壁;觚的圈足内壁;斝、盉、爵的鋬内侧;尊、罍的器口内、器内底或圈足内;觯的内底或盖内等。</p><p> 殷墟铜器铭文,大部分较简单,以两三个字为常见,到殷代末年才见长达30字的,在传世的晚殷铜器中,最长的铭文为44字。铭文的内容,包括记器主的族氏、作器者名、祖先的称号、器物存放地点、存放次序等。</p><p><b>铸铜作坊</b></p><p> 殷墟铸铜遗址发现于小屯北、薛家庄南地、苗圃北地和孝民屯四处,后两处遗址规模较大,有关铸铜的遗迹遗物丰富,是两处比较重要的铸铜作坊。苗圃北地和孝民屯两处铸铜作坊主要的产品均是青铜礼器,而器类有十多种,相当齐全,其性质都是在商王室控制下的作坊,所生产的铜礼器为王室和贵族所享用。</p><p><b>3、妇好墓</b></p> <p><b>妇好简介</b></p><p> 妇好享堂(母辛宗),即是妇好死后,国王武丁为祭祀妇好,在其墓圹上所修建的宗庙建筑。妇好──庙号“辛”。其墓上的享堂,卜辞称“母辛宗”。这座建筑就是对母辛宗遗迹的科学复原。</p><p> 妇好墓是目前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区内发觉的最大的陵墓遗址,是目前殷墟遗址中唯一保存完整的商代墓葬。陵墓前是妇好的戎装雕塑,雕塑南边是妇好的墓室,墓葬没有墓道,只有一个墓室。与其他商代王室大墓相比,倒也显得小巧别致,殷墟博物苑按照当年考古发掘的原样,在墓室内摆放了各种仿真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p><p> 妇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辈“母辛”,生活于前12世纪前半叶武丁重整商王朝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p><p> 据甲骨卜辞记载,妇好曾多次主持各种类型和名目的祭祀和占卜活动,利用神权为商王朝统治服务。</p><p> 此外,妇好还多次受武丁派遣带兵打仗,北讨土方族,东南攻伐夷国,西南打败巴军,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马功劳。武丁对她十分宠爱,授与她独立的封邑,并经常向鬼神祈祷她健康长寿。然而,妇好还是先于武丁辞世。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约100米处。墓葬在1976年发掘于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保存完好。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宝石器。妇好墓所出玉石雕刻种类很多,形态各异,展示了当时很高的制玉水平,这些玉石雕刻品中的人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了解研究商代雕塑艺术、商代人种、服饰制度、阶级关系、生活情态等方面的宝贵资料。这些雕刻作品供佩戴、插嵌装饰而用,非独立的雕塑,但所反映出的商代雕塑创作中已具备较准确地掌握头部五官位置和身体比例,并能在小型器上有意放大头部的写实能力;注重发式、冠式的服饰等已显示人物不同社会地位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等都是很有价值的。而其中人物面部无表情、双目突出的特点又正是当时流行的雕刻装饰手法的体现(这在许多青铜器的兽面纹饰中较普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p> <p><b>妇好雕像 </b></p><p> 尊立于妇好享堂前的汉白玉妇好雕像,是根据有关资料雕塑的。目光炯炯,不怒而威,披坚执锐,威风凛凛,显示了华夏最早的巾帼女将的英姿和风采。她手持的这件龙纹大铜钺,是其生前曾使用过的武器,重8.5公斤。另一件虎纹铜钺重9公斤。妇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见武艺超群,力大过人。古代的斧钺主要用于治军,钺曾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p> <p><b>妇好墓</b></p><p> 妇好墓于1976年被考古工作者发掘,是殷墟惟一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墓葬。</p><p> 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p><p> 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妇好墓虽然墓室不大,但保存完好,随葬品极为丰富,共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1928件。</p><p> 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有近200件。有“妇好”铭文的就有上百件,其中的两件大铜钺最为引人注目,一件以龙纹为饰,一件以虎纹为饰,每件重达八九千克,学者据甲骨文判定它们曾是妇好生前使用过的武器。</p> <p><b>青铜器司母戊鼎</b></p><p> 世界青铜器之冠——司母戊方鼎。商代时期的手工业非常发达,其中以青铜铸造业最为突出,已经达到了鼎盛时期。司母戊鼎原件通高133厘米,重达875公斤,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鼎。据考古发现和对青铜器的化学分析,殷商的冶铸技术已超越由矿石混合冶铸的低级水平,发展到由纯铜、锡和铅混合的阶段。</p><p><br></p><p>如此大的重器,铸造起来非常困难。需要200多人同时浇铸才能完成。这不仅反映了商朝青铜冶炼技术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说明商代有了大规模的手工业作坊区。</p> <p> 鼎,在最初的作用是一种烹煮器具,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到青铜器时代,鼎逐渐演变成一种地位、王权的象征。</p><p> 相传,大禹在统一天下时,把天下分为九州,每州用一个鼎来代表,拥有九鼎,以表示统一天下九州方国的领土。有一句话叫做得中原者得天下,我们平时所用到的“问鼎中原”便是由此而得,还有我们常说的一些成语,如“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等这些含有“鼎”的成语一般都跟权利有关系。</p><p> 现在看到的是比照原件放大一倍的复制品,真品现存放在北京国家博物馆。</p> <p>仿殷大殿外观</p><p> 这座建筑是宫殿宗庙遗址内一座较重要的建筑之一。这座大殿东西长51米,由于东侧的20米尚未挖掘,所以只复原了31米。这座建筑,面积阔大,是商朝的国王议事的朝堂。安阳处于平原地带,建筑材料以土木为主。房屋正是用茅草来盖顶,把黄土夯实作为台阶的。另外,商朝的房屋都是双重檐,四面斜坡,这样整体看来,就显得十分宏伟、庄严。《周礼考工记》中曾用这样八个字来形容商人的建筑风格:“茅茨土阶、四阿重屋”。</p> <p>殷墟发掘简史展厅</p><p> 第一展厅是殷墟发掘简史展。王懿荣先生在1899年发现甲骨文,从而使殷墟甲骨文闻名于天下。郭沫若先生称:“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p><p> 光绪24年(1899年),当时任清王朝国子监祭酒的内阁学士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在北京武门外菜市场的达仁堂药铺抓药,在中药“龙骨”上面发现刻有字迹,并认定甲骨是殷商遗物。这才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光和甲骨的复见天日。这也是郭沫若先生的诗句“一片甲骨惊世界”的由来。</p><p>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第二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王懿荣被慈禧太后派去镇守北京,北京失陷后投井自杀殉国,而他所收藏的甲骨由他的儿子(王翰甫)卖给了刘鄂。刘鄂通过研究,将这些默默无闻的甲骨编纂出版了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在学术界被称为“甲骨四堂”,分别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p> <p>殷墟的几次重大考古发现:</p><p><br></p><p>(一)后冈“三叠层”的发掘</p><p> 1934年殷墟第四次发掘时,梁思永先生选择后冈进行发掘,经过一个月,在216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彩陶、黑陶和白陶三种文化的堆积。彩陶属于仰韶文化,黑陶属于龙山文化,白陶属于殷墟文化。三层文化有层次的叠压着,它们之间存在着发展关系。梁思永对后冈三层文化的分析,不仅在殷墟考古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以确凿的事实,证明中国古代文化自成系列,具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发展规律。</p><p>(二)宫殿宗庙遗址</p><p> 考古工作者在殷墟小屯发现甲骨文的同时,1934——1937年间陆续发现53座建筑基址,1991年在洹河南岸发现一座凹型基址,截至目前殷商宫殿区内共发现大型宫殿建筑基址54座。分甲、乙、丙三组,甲组建筑面积较大,推测是殷人居住休息的地方,乙组推测其作用是议政殿堂或宗庙,丙组推测是祭坛。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发掘向世人揭开了殷商王朝国都神秘的面纱。</p><p>(三)王陵遗址的发掘</p><p> 1934年秋,在富有田野工作经验的梁思永主持下开始对洹河北岸进行发掘。共发现13座大墓,墓葬的形制分亚字型大墓、中字型大墓和甲字型墓葬。墓葬虽经多次盗掘,但劫余随葬品仍十分可观。铜器、石器、玉器、绿松石、白陶等,有的墓葬四壁用木板铺成,上有红黑相间的彩绘,甚至镶有野猪牙饰。</p><p>(四)甲骨文的三次重大发掘</p><p> 从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至今,共发现近16万片,其中有三次重大的发现:分别是1936年YH127甲骨堆积坑、1973年H17甲骨堆积坑、1991年花园庄H3甲骨堆积坑。这些甲骨片上记载了商代的天文、地理、军事、政治、手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内容,为我们研究商代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p> <p><b>殷墟甲骨文碑林</b></p><p> 著名甲骨文专家王宇信、杨升南二位先生精选了30片甲骨,以原甲骨片形状放大成石碑摆放于这甲骨文碑林中供游客欣赏。这些甲骨文的内容非常丰富,大多与殷代社会生活相关,在石碑的背面,有用汉字刻上的相应的释文,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的书迹,也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它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是一种上古汉语。值得一提的是,甲骨占卜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在殷墟时期最为盛行,当时商王和贵族几乎每事必卜。占卜是商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殷墟甲骨文,正是殷王朝占卜的记录。</p><p><b>殷墟车马坑</b></p><p> 古代使用较多的代步工具是马车,据文献记载,我国早在夏代就发明了车,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发现夏代车的遗存。</p><p> 而殷代车马坑中出土的蓄力车实物标本,有力地证明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使用车的文明古国。事实上,在殷墟遗址在发掘的过程中,已经多次发现了商代车马坑,只是受到当时技术的限制,无法将木质车架从坑中清出,直到1953年,随着技术的发展,才成功清理出商代车子的残迹,从而了解了当时车子的大体结构和部分构件的尺寸。</p><p> 研究表明,当时的马车造型美观,车体轻巧且重心平衡,非常适合乘坐。当然,车马坑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此,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车马坑以及道路遗存的发现,为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道路交通的基本雏形,也为研究商代社会的阶级、等级关系、亲族制度、埋葬习俗及工艺水平等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研究资料。</p><p> 这里的每个车马坑中都葬有1车,有的坑中还随车葬了马匹、人,殉葬的人多是成年男性,也有1个少年男性,这反映了当时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可以说,这些车马坑就是最形象的教科书,让我们真实地了解历史。</p><p><b>殷墟博物馆</b></p><p> 博物馆的外形与殷墟遗址整体景观相协调,从平面上看,它就像是甲骨文中的“洹”字。这一外形设计,取殷墟依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文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殷墟博物馆占地5000平方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主要分为时间走廊、主题水院、大邑商等展览区。</p><p> 馆內展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建国以来,在殷墟发掘出土的一系列文物精品,其中,陶器、青铜器、玉器及甲骨文等都是国宝级文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p><p> 世界范围内出土文物中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这件珍贵的物品出土于王陵遗址,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的最高水平。它整体造型庞大雄浑,纹饰精美细腻,通体以雷纹为底纹,以饕(tāo)餮(tiè)纹、夔( kuí)纹为主体装饰,即显得稳重、庄严,又不失神秘之感。可以说,司母戊鼎是古代科技与艺术、雕塑与绘画的完美结合,堪称中国青铜器文化中的瑰宝、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尽管馆中展出的并非原件,但仍值得一看。</p> <p>图为殷墟车马坑展</p> <p>殷墟博物馆</p> <p>一片甲骨惊天下</p> <p>参观后当日乘火车抵达焦作</p> <p>掠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