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青釉提梁倒注壶</p><p>这件青釉提梁倒注壶是宋代耀州窑所烧制的,耀州窑位于今陕西铜川市的黄堡镇,是我国古代陶瓷名窑之一。</p><p>这件壶造型独特,图案精美,釉色纯正而淡雅。提梁是一只翘首欲飞的凤凰,壶嘴是一只正在哺乳的母狮和小狮子,壶腹部装饰着精美的缠枝牡丹。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凤凰代表祥瑞,被称为鸟中之王;狮子象征威武,是兽中之王;牡丹象征富贵,为花中之王,因此这件器物也被称为“三王壶”。</p><p>整件器物采用刻花工艺,在制作时用刀具刻出纹样的轮廓,然后刻去旁边的底泥,使主纹饰凸起,再施以青釉,有一种简洁明快的立体美感。整件壶的盖、梁、身连为一体,虽有壶盖但是并不能打开。这是因为壶的注水口在壶底中央,是一个梅花形小孔。注水时将壶倒置,水从母狮子口中流出为盛满,这时再把壶身翻正,壶嘴正常出水而壶底却不漏水。这种现象运用了“连通容器内液面等高”的物理原理。虽然道理很简单,但实际制作起来成功率却不是很高。正因为如此,这件工艺如此完美的倒注壶尤</p> <p>1、明彩绘仪仗俑</p><p>这组气势宏伟的明代仪仗俑共271件,出土于明代第七代在西安驻守的藩王秦简王朱诚泳(1458年-1498年)的墓葬中。陶俑高约30厘米,每个人的衣着,姿态和神情各不相同。从服饰上来讲,第一排有些陶俑头戴尖顶毡帽,身穿长袍。有的手持木棍,身穿圆领袍衫,头戴乌纱帽,这些都体现了明朝的服饰特点。这组俑群表现的是一个出行的仪仗队伍,原本他们手中都拿有各样表示其身份的物品,如旗、乐器、花灯、团扇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腐朽,幸好在他们的脚踏板下有墨书书写着各自所司职务等。</p><p>这组明代仪仗陶俑的出土,为我们研究明代的服饰和礼仪制度提供了有力的实物证据。</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