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i>周日这天(9月20日),是我们团展演的特殊日子,早早打点好“五黑二白”的行头,匆匆赶往《山西大剧院》参加“走台”同车的沈总却说忘记带口罩了,返回去拿怕迟到,不戴又怕进不了场。团里再三强调要有手机健康码必须戴口罩入场,可他还是忘了这码事。嗨,没曾想同团的女同胞还真替我们着想一下车备用口罩到手,沈总“就跤跌”得意的眯着眼睛说:有福之人不用忙!</i></b></p> <p><b><i>8点开始走台,团里有许多新团员没有在正规的音乐厅演出过,一张口不知道自己的声音跑到哪里去了?好像耳朵里塞了棉花,身边人的声音似乎也和往日排练时不同,想靠没得靠。我身边的新队员赵强就使足劲喊着唱,站我前面的新队员小史不敢唱总是我出声后才跟着唱。有一句没一句显得很不流畅。总体的“走台”效果可想而知。做为指挥的樊老师紧锁着眉头,台下的袁秘书长看得出也是揪着一把心。青松团是开场的第一个节目还是唱“展演主题歌”按他的话讲是重中之重。这个开场要是有问题会影响整个晚会的走向,更何况黄河电视台还要直播。</i></b></p><p><b><i></i></b></p> <p><b><i>走台进行了大几十分钟,可以说是我十年来参加所有演出时间最长的的一次。我们青松团虽说增加了不少年轻一些的新鲜血液但总归是老年团,六七十岁的团员仍旧居多,生挺挺的站个把钟头还真让人担心。女团员基本上高跟鞋👠男团员全都站在不足一尺宽的阶梯上,动不能动靠不能靠。有句俗语“女人的脚,男人的腰,虽不要命,让人难熬!”从他们咧着的嘴角冒着的虚汗的表象不难想象他们再坚持着坚忍着。几遍的走台演练,效果出来了,大家也逐步适应了。由紧张转向松弛,由松弛转变为自信。</i></b></p> <p><b><i>十点三辆大巴把我们拉回南宫,一下车樊老师就把大伙召集在一起,对走台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演练。</i></b></p> <p><b><i>我所在男低音部参演的队员是十二人其中新队员四人平均年龄六十好几。大家在休息时交流演出经验,例如演出时的面部表情,身体姿态,音乐厅演出时音量控制,共鸣的把控等。</i></b></p> <p><b><i>申老师退休前是一所专科院校的校长,除了合唱别无它好,他说合唱已经是他生活的一部分。他象对他待他的工作一样,一丝不苟,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充当合唱的配角。即使是在休息也没有忘记熟悉歌谱,背记歌词。</i></b></p> <p><b><i>符老师曾是一家研究机构的所长,今年已经是七十五岁的人了。老伴还住着医院可他坚持参加这次演出,家、医院、南宫三点一线每日往返。你一定不会想到,符老师无论什么新歌,总是全团最早那个脱稿的人。今年,他的腰病缠身经常不能和大家一样站起身视唱,但他依然不肯放弃对合唱的追求。</i></b></p> <p><b><i>我已经是六十五了,玩了一辈子。退休后好像比工作时还忙还累,最近一周尤其过分,不算今天活动了四场。看见妻子就很内疚,回到家就干家务,把耳朵堵起来,把嘴紧闭上,不停的干家务,呵呵管用!</i></b></p><p><b><i>这不,逮点空闲又玩上了!</i></b></p> <p><b><i>青松的女高历来都是合唱团最出彩的一个声部。不仅音色润美、长相养眼而且音乐素养很高各个都有独唱水准。</i></b></p> <p><b><i>十二点了,午餐的丰盛是我没想到的,三菜一汤有荤有素。第一次享受带汤的盒饭,心里暖烘烘的。南宫的领导还真心疼我们这些老家伙。为这次演出着实给大家提供了尽可能的照顾。</i></b></p> <p><b><i>我觉得花大把钱给我们这些爷爷奶奶们化妆有点尴尬。奶奶姥姥们爱美得瑟一下也罢。可这,当爷爷姥爷的涂脂抹粉,这要让媳妇女婿看见岂不有点失重。好歹,他们尊称咱“老爷子”</i></b></p><p><b><i>我和化妆师说:打点底就算了,千万别涂口红。可人家不干,说是怕扣工钱。想了想还是依了,为了南宫,咱豁出这张老脸!哈哈哈</i></b></p> <p><b><i>午饭后本应睡一觉,今儿连打盹也没地,索性和大伙聊天说段子,把年轻时的恶作剧当笑话说给大伙听,逗得这些老干部老学究们开怀大笑。我知道他们正统惯了,而我当过知青、工人后来上学又当了干部又下海又打工,在我的字典里只有“适应”两个字,只要他们能放松,下午的录像晚上的演出就差不到哪去。调动大伙的情趣也是我分内之事,对吧?</i></b></p> <p><b><i>下午三点的录像进行得很顺利,大家发挥得也很正常。高兴之余也拍了几张照片。化了妆照出的相片最大的特征就是别人认不出了你了。</i></b></p> <p><b><i>我给他们拍的,取名为“一二三、加油!”刘团不瞒你说,低声部的好多人,都指着你说:“这个脸大的人是谁?”</i></b></p> <p><b><i>我敬重的两位老师,和他们认识时他们就是我这个年龄,快十年了。我不知道十年后的我能否还会和他们一样在山西大剧院演出。</i></b></p> <p><b><i>我的蓝包包见证了你们最美的时刻。多年以后看到这蓝包包你们就会想起是那个不靠谱“陈副团长”。这就是我把蓝包包放在你们中间的用意。狡猾吧!</i></b></p> <p><b><i>团里的随行摄影玫瑰邹丽华,作为志愿者始终追随着团队的身影,不辞劳苦地去捕捉每一个珍贵的瞬间。我们台上的几分钟是她工作十几个小时的辛勤铺垫。我确信她比我累!</i></b></p> <p><b><i>我们的晚饭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就餐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就是伴随我们每一次的演出的雅丽大姐。如果说张静老师是樊老师的左膀那雅丽老师定是右臂。</i></b></p> <p><b><i>美的诞生,在我心里樊老师最美的照片就是右下角的那张令人心疼的照片。卷曲的身子倚着粉灰色的梯墙,红色高雅的演出服和黄色的快餐盒袋,红色的碗白色的筷,酱色的纸箱,青色的石板。冷色暖色并存,所有的不和谐出现在同一张画面、从美学角度审视不可思议,从心理学角度窥视恰恰是真实的痛并快乐。它诠释了一个即简单而又深奥的道理,美是从不美中诞生。真正的美从来都不是虚构的。玫瑰老师你是搞摄影的,我说的对吗?</i></b></p> <p><b><i>我喜欢这张照片,你知道为什么吗?</i></b></p><p><b><i>因为青松人从来没有把自己看得很重,永远把自己当成美化这座城市的点缀。</i></b></p> <p><b><i>晚上七点四十,我们走上了舞台。</i></b></p> <p><b><i>晚上七点五十分我们的演出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节目组总导演送给我们团三个字“真叫棒!”我们也觉得自己很棒!樊老师下台后纷纷和大家击掌,由衷说了一句话“我对大家今天表现太满意了!”得到老师的认可,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高兴的忘记了疲劳。整整十二小时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过去了。</i></b></p><p><b><i>本想当晚写,可累了一整天,就拖到第二天写,白天带了一整天外孙,这不他睡了我才动笔,哪知又写到半夜。明天上午又有伴奏活动,这时间都跑哪了!</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