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疫情当前教育为先</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px;">咸宁市第二小学李赛</span></p><p><br></p> <p> 2020,一个吉祥的数字却迎来了一个不安稳的鼠年,在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全国人民都抱着祈祷和希望与“武汉”共进退!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要为中国的“根基”铸造一座“金字塔 ”。</p><p> 疫情来之匆匆,学生到校无望。“停课不停学”的号角在全国响起。第二小学全体教师也在接到咸安区教育局和学校的指示后抓紧步伐,展开了疫情下的后卫战!</p><p> 然而,线上教育的网络课程对于站讲台的我们来说尤为陌生。对着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如何线上教育?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样纠正学生的错误性知识?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刚开始的一周都是一头雾水,云里雾里。对于学生来说,线上教育是一个新的环境,怎样利用有限的空间进行学习?怎样学习效果会更好?无非是一个尝试的过程。</p><p><br></p> <p>一、教育资源,你我共享</p><p>要做好线上教育的教学工作,就要用好网络中的软件为我们的基础教育搭建平台。我担任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初始阶段尝试了各种网络渠道,几乎能用的平台都留下了我的足迹。最终我利用了更为方便的希沃-知识胶囊,不仅操作简单,录课清晰,更为重要的是便于学生使用,学生能够重复听、反复学。我还利用了乐教乐学和趣教为学生布置线上作业,在这四周的情况来看,“练习”作业顺利搭上了“教学”直通车,使孩子们实现了讲练双结合的效果。</p> <p>二、突出重点,趣味横生</p><p>首先,我在制作课件的时候更注重知识的趣味性,把内容设置的更为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无声和有声相融合。其次,我设置游戏环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动画的形式形象的将知识展示出来。虽不能像以往在教室那样让孩子切身参与,但能够让孩子们在有声朗读和图片色彩的填充下享受学习带来的快感,解决了孩子“一对一”的枯燥和乏味。最后,在课件的末尾出示练习,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体味做对题的成就感。</p> <p>三、查漏补缺,一个不少</p><p>课堂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对于“摸不着”的线上教育而言,学生掌握的如何就不得而知。因此,我通过“乐教乐学”和“趣教”让孩子们在线上提交作业。比如在趣教上,它帮我解决了无法给孩子们听写词语和检查背诵的困扰,每次讲完课后我要求学生必须完成背诵和默写,数据显示一目了然;再比如在乐教乐学上,我给学生布置语文练习,学生在做完题后自动生成分数并出示解析,基本解决简单题目的自查。而我通过做题情况汇总错题并作以分析和总结,将学生问题较多的题目制作成PPT来依次讲解。同时,我要求在做纸质版作业时必须发图片至微信群,大家共同交流学习,及时指导学生出现的问题或错误。在这样的环环相扣下尽可能顾及到每个学生都学会、学懂!</p> <p>四、互动交流,探讨分享!</p><p>网络授课是所有老师首次面对的难题,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了很多不同的问题,那么沟通和探讨就是最直接了当、最效果显著的解决办法。第一,我和搭班们一起建群管理学生;第二,组建学习任务打卡;第三,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第四,与家长分工合作,共建学习新方向。如此以来,线上学习进展的有条不紊,既顺利展开了教学,也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初步实现了 线上教学的“双赢”。</p> <p>在整个的教育环节中,教师就好比是学生和知识之间的吸铁石!不同的教育方式有它自己不同的优缺点。而当下,不仅要在网络背景下化干戈为玉帛,把教与学的分离转化为学生与知识的相贴合,更要把学生和知识联系起来,以屏幕为媒介,以老师的声音为介质,有效的知识传送到学生面前。有爱才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像磁铁一样在危难时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手牵手共度难关!</p><p>疫情当前,教育为先!前线有医护人员披荆斩棘,后方有教师团队生生不息。加油武汉!加油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