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 楼观镇大玉小学 张蕾 <p> 不久前,我在家里阅读了张绍新先生编写的书籍《师德,师爱:做一名阳光教师》,使我感受颇深。在当今社会,教师的心理问题、职业倦怠感越来越严重,如何走出这一困境?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情况下,我认为转换心态非常重要。读过这样一段话:世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医生。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比医生还危险,庸医害的是一个人,而庸师害的是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我回忆我成长路上的每一位老师,感叹的是:如果在上学时能遇到一位好老师,那将是人生一大幸事。一位好老师可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败。</p> <p> 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拥有阳光的心灵,做个积极的人。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播撒阳光的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老师不仅仅是老师,还是榜样,是楷模,所以我们的个性决定孩子们的个性。有人说怎样的老师教出怎样的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其实是有它的道理所在。</p><p> 那么,怎样做才能算是一个阳光教师呢?作为当下的阳光型教师又应该具备哪些精神与素质呢?我想,真正的阳光教师,首先他的性格应该是乐观的,积极向上的,充满朝气的。试想一个整天唉声叹气、多愁善感的老师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影响。換言之,当孩子们高高兴兴地走进学校的时侯,迎接他们的是老师灿烂的笑容,温和的语言,孩子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轻松和欢快起来。</p><p> 阳光型教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学校。热爱自己的职业,你才会拥有激情奔放的工作态度,用高尚的道德风范和良好的亲和力去影响孩子们。我们要以平视的眼光对待每一个孩子,做他们的妈妈、朋友和知心人,当你付出了精力与汗水,回过头,孩子们殷勤的目光会告诉你,你的辛劳没有白费。热爱自己的学校,将学校当成自己的家,爱护这里的一砖一瓦,呵护这里的一草一木,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我们的学校是多么的美丽,我们能够在这里生活,学习,教书育人是多么的幸福与满足。</p><p> 教师是什么呢?我时常在想。是坚持不懈的求索,是扎实认真的对待,是无私的给予,是默默的奉献……每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自己的学生,看着那一双双渴望求知的眼神,我知道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是一种信仰,更是一份对事业的责任和担当。我爱教师这个职业,我爱这三尺讲台,每一件事,我都会用心去做,每一天,我都会认真对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努力做一名在孩子们心灵上播撒“阳光”的老师!</p>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读书心得 楼观镇焦镇小学 解丽娜 <p> 文章开头写到“我”牵着蜗牛去散步,文末揭示其实是上帝让蜗牛牵着“我”去散步。读完文章后,感触颇深。仔细想想,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走的太快了,无形之中也想让我们的学生走的更快些。</p><p> 教育学生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学生好奇心重,自制力不强,大部分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比较弱,因此“蜗牛”走的速度也比较慢。学生的成长需要过程,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的教学也应该少一些催促,多一点份耐心。但是,学校中却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的更快一些,挤占下课时间和一周仅有一两节的体育课。给学生上课或者做题,这样做的效果无疑是事倍功半,学生失去了放松休息时间,学习效率低下。就像蜗牛一样每次还是只能挪一点点。这是蜗牛不努力吗?不是!已经尽力了,但天生条件决定了他的能力只能如此。</p><p> 同理,学校生活中其他的事情,比如打扫校园卫生。当我们觉得学生太慢了时,其实可能我们是以一个成人的角度来看的,而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手小,力气也小,在家里缺乏锻炼,劳动效率就是比较慢!如果老师一味这样催促学生“快一点”,只会让学生觉得自己不被接纳,内心更容易不安。所以,与其对学生说“快一点”,不妨放慢自己的脚步,耐心传授给孩子一些技巧。</p> <p> 在家庭中,父母也时常爱催促孩子。早晨出门,在路上观察到一个现象:在走路时,妈妈们都爱对孩子说一句话“快一点!”。语气有的是急躁的、催促的,有的是训斥的、严厉的。除过走路,生活中的妈妈们好像也特别爱说这句话,觉得孩子干什么事都磨磨蹭蹭,慢得像一个蜗牛!可真的就是孩子故意拖延、不愿快一些吗?当妈妈们说“快一点”时,是否孩子效率就提升了、快了起来呢?我想,孩子走的慢,一个原因就是他腿儿短、步伐小,本身就是比大人走的慢。这时候催促孩子也无济于事,不妨放慢步伐,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另一个原因,可能孩子被路边什么东西吸引住了,比如一株不起眼的小草、突然飞来的一只鸟儿,都会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所以他会好奇地观看,走得慢一些。此时,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事情,我们不妨待在原地等等孩子,让他尽情地观察他想看的东西。</p><p> 孩子,是慢慢长大的,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心教导。</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读后感</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18px;">楼观镇新镇小学 杨秋菊</b></p><p><br></p> 最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班主任,可以做得这么有滋味》。我带着十分的兴趣,读完全 书,不禁感叹这是一位小细致、大智慧的班主任。 <br> 郑英老师在班级管理上做得风声水起,1978年出生的她曾连续七年担任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她 先后成为了《班主任》和《班主任之友》的封面人物。郑老师是如何在班主任工作上做得有滋味的呢?透过她的书,就可以找到答案。"在细微处用 心。"正如她自己所说,优秀教师第一条是"记住学生的名字"。每个孩子的名字就是一首歌,一段情, 一个故事,因为它寄托着父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郑英老师将班中孩子的名字串连成文,使孩子 的名字顿时有了生明,更显示出在集体中的价值,增添了同学间的亲密感。郑老师还提出我们可以 在记住孩子的名字时为孩子取昵称,在课间谈话时都能用到,甚至可以带进课堂。这是她走进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是沟通师生情感的纽带,是教师赢在起跑线 上迈出的坚实一步。多么细心而又有智慧的老师啊!极其简单的细心,却有着不简单的内涵,从中 透射出人文关怀。 <p> 郑英老师在和孩子们的交流中很少用指责、训斥、也很少唠唠叨叨、不着边际。更多的时候她 用简短富有寓意的小故事或者小案例来打动孩子们,留给孩子们的是思考和沉静,更是收获感悟。在细微处用心,着眼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她将班主任工作变得生活化,生活是顺其自然,充 满着神奇的。她讲到,用你对生活的态度去对待你的学生,你会发现另一片场景。学生也许会不尽 人意,就像生活,但你努力多少,就会回报多少。我们也许要的不是回报,但那种酸甜苦辣之后满满成长的喜悦感,将是这一过程中最幸福的事。 </p> 读《正面管教》心得体会 辛家寨中心学校 段敏 <p> 最近我在樊登读书的APP上读了樊登老师讲解的简·尼尔森所著《正面管教》这本书。简·尼尔森是教育学博士,杰出的心理学家、教育家,加利福尼亚婚姻和家庭执业心理治疗师,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她是18本著作的作者或全著者(被翻译成超过16种语言,在美国销量超过400万册,在美国之外的国家销量超过200万册),是众多育儿及养育杂志的顾问。《正面管教》根据英文原版的第三次修订版翻译,该版首印数为70多万册。《正面管教》是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p> <p>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感到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管教的态度要和善而坚定。《正面管教》这本书给家长提供了许多温和而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特別适合我们这些大多在负面管教中成长的父母、老师们参考学习。比如上学期有一位家长的孩子有一天没有去上课,理由是睡过头了,当时被老师传唤,家长回家就把孩子打了。后来孩子很叛逆,会经常不去上课,武力并没有征服他的心。如果静下心来一起商量下怎么解决迟到的问题,是在学校周边租房子还是每天自己定闹钟叫醒?还是让父母提醒一下?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作为一个四岁孩子的母亲,从该书的讲解中,我深刻意识到自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有许多做的不好的地方,我发现自己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也是错的,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并没有尊重孩子,也没有尊重自己,没有做到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也没有带给孩子归属感与价值感。经常是严厉型管教,一不顺心就容易责怪孩子犯错误。使得孩子一犯错就畏惧,影响他的情绪,心里压力大,不快乐,不自信。反思自己的成长过程,也是有的时候明明父母是错的,父母却不自知,反而自以为权威的教育孩子。</p><p> 人类在社会中生存,不会像野草那样任意生长,而是在不断实践尝试失败中进步。为了让孩子更加有效的学习,我们家长就要做好榜样,告诉孩子,他的价值、能力和影响力,鼓励他勇于尝试,允许孩子犯错误也正是他学习与成长的机会。管教是为了他的成长,获得更多人的爱与帮助。父母爱孩子,要体现出来,同时要让他知道,要获得其它人的爱,要讲道理。愿我们的孩子,都能付出最小的代价,而快乐成长。</p><p> 在社会生活中,采取相关、尊重、合理与有帮助的原则,来解决孩子遇到的问题。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坚定不移,还有社会规则的不容侵犯。读完这本书,除了学会了无条件的爱和赢得孩子以外,也非常认同无条件的帮助他人,真能让自己心情变好的观点,满足自身存在感和被认同感,教会孩子日行一善,很有意义。</p> 读《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有感 楼观镇永合小学 王茹 <p> 2020年暑假再次重温了常桦老师主编的《专业技术人员情绪管理与职场减压》。本书共有九章,详细的讲解了情绪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让它来更好的为我们的专业发展服务。在学习中,我感受到了常老师语言的魅力。书中的知识有浅到深,环环相扣,十分吸引人并富有感染力,使我收益颇多。</p><p>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位的管理的不断升华,人文物质生活的不断提升,我们所面临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长期的沉重压力和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缓解和调整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心健康,从而对我们的工作、家庭和社会交往产生巨大的危害,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压力和情绪,如何塑造足够的自我安全感,如何拟定符合实际的生活理想,如何把握顺畅的人际关系,如何保持良好的自我心态,如何清楚的认知现状是我们教师当即要去重点思考的问题。</p> <p> 作为一名在讲台上站了十四年的我来说,很多时候觉得力不从心,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在思想上往往比较消极,导致老师在教育时需要的知识更加广博,教师要作为一个多面手,各个方面都要有所涉猎,否则很难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信。所以老师们现在都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自己补充能量,刚好今年的暑假比较特殊,新冠疫情更让人头疼,让教育教学在很多时候受到限制,更是难上加难,这让老师们的情绪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老师是学生的榜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老师要用自己良好的情绪去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为我们都明白社会上很多的成功者,往往不是因为拥有高智商而获得,而是因为其能够将“亮剑”精神深化应用于工作当中。认真反思,我觉得要想取得成功就要理顺工作、家庭、社会这三个紧密相扣的环节,就要调节好人际关系,在不同的环境中认清自己的角色,懂得时刻转变角色,不断正确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压力,让自己在负面情绪的影响值降至自我控制的最低极限,时刻保持“积极的心态”认真对待每一天。与其“抱怨”的过日子还不如“知足”的过好每一天。</p> <p> 通过阅读学习老师们都收获满满,新得学期新的征程,一人可以走的很快,一队人却可以走的很远,只有不断努力学习才能让我们的团队走的更稳,收获的风景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