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秋雨绵绵☔️今天终于放晴了,上午8点在微信公众号惠游湖北预约门票,运气不错预约成功,8:30出发,9:35到达黄鹤楼公园西门。免费游就是不一样,那就是游客多多……成人入园刷身份证,小孩子刷二维码。</p><p><br></p> <p>走进黄鹤楼公园的西门,一个大池塘映入眼前,看了池边的简历,才知道了这个池塘名叫“鹅池”。古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池塘旁边放过鹅,于是提笔在石头上写下了“鹅池”两字。池水清澈见底、水平如静,水面上还漂着睡莲的荷叶,池边杨柳依然翠绿,在观赏鱼的点缀,景色真是美不胜收!</p> <p>漫步来到黄鹤楼的楼脚下了。向楼顶仰望,黄鹤楼的雄伟壮观呈现眼前。眼前的这座古楼就是武汉人骄傲的地方,眼前的这座古楼就是湖北的象征!</p><p><br></p> <p>继续往前走,只见两只青铜黄鹤站在蛇缠龟的背上,抬头向上看,三个金色的大字“黄鹤楼”的牌匾,挂在黄鹤楼楼顶的檐下。门前也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繁体的“气吞云梦”四字。</p> <p>一对金灿灿的铜鹤,一只抬头远望,一只低头深思,体态轻盈,让人浮想联翩,谁说“黄鹤一去不复返”呢?</p> <p>“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这是唐代诗人崔颢游黄鹤楼时留下的千古绝句。</p><p><br></p> <p>黄鹤楼坐落在武昌蛇山,楼高五层,整楼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楼檐上翘,像黄鹤展翅,楼顶的圆柱像黄鹤昂头,戟指蓝夭,楼前两只黄鹤分立于龟蛇之上,正面高悬的匾额上写“楚天极目“四个苍劲的大字。</p><p>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历史上屡毁屡建,最后次毁于清光绪年间,现在所见是1981年武汉市政府仿原貌重建。黄鹤楼与高耸入云的电视塔隔江相对,边是传统文化的沉淀,一边是现代科技的结晶,更体现了社会的不断进步。</p><p><br></p> <p>黄鹤楼依着蛇山,傍着长江,真不愧为我国四大名楼之一。</p> <p>游黄鹤楼的游客们🤔</p> <p>黄鹤楼公园今天的人流有点多,排队登楼需要半个多小时……</p> <p>先拍照吧!📱再登黄鹤楼……</p> <p>找个没有游客流动的地方拍一张✌</p> <p>主楼迎面一副对联实在妙极:</p><p>出是路入是门,奇树穿云,诗外蓬莱来眼底;</p><p>登斯楼说斯景,怒江劈峡,画中天地壮人间。</p> <p>边走边拍……看那错落有致的亭台轩树古色古香,精巧玲珑。尤其别致的是它的题匾:“揽虹”,“嫩川”,“衡云”还有“凝翠”,小小的亭,你果真能包揽得了那茫茫无际、生机盎然的绿……再看那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的牌楼是多么的挺拔兀立,气势非凡。</p> <p>哇塞!排队登黄鹤楼人怎么这么多啊!😂都排到后山钟楼了。</p> <p>黄鹤楼一共有五层,共高51米,黄瓦红柱,钻角顶,层层飞檐别具一格,檐下有风铃和翘角装饰,每个角都有向上棱空飞腾之势,四面角梁的前端分别悬挂着“黄鹤楼”、“南维高拱”、“北斗平临”和“楚天极目”四块镏金大匾。</p> <p>步入一楼大厅,立刻被那浓郁热烈的气氛深深吸引。高悬的六方巨型宫灯,透出温馨的橙黄色光晕那清幽婉转的笛声缓缓萦绕……</p> <p>走进楼里,只见一幅气势恢宏的壁画映入眼帘。画上飞来一只仙鹤,驼着一位吹长笛的老神仙。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黄鹤山上开了一个酒馆,有一位道士每天都来喝酒。这一天,那个道士又来了,吃完饭后,他在墙壁上画了一只仙鹤,他一吹笛子,仙鹤就翩翩起舞。消息传开后,人们纷纷前往观看,因此酒馆的生意特别火。过了几天,道士又来了,他二话不说,吹了吹长笛,墙壁上画的仙鹤竟然飞了出来,背着道士,一去不复返了。</p> <p>排队登二楼的游客</p> <p>二楼大厅气氛淡雅,如果说在一楼如饮醇酒,在这里则似捧一杯清茶。卷卷书法绘画,笔调清新,寓意深刻,显示着古文化的巨大魅力。</p><p>正面墙上是唐代闫伯理的作品《黄鹤楼记》,这篇楼记是用大理石镌刻的。《黄鹤楼记》对黄鹤楼的历史及名人轶事简要记载,楼记两侧有“孙权城”和“周瑜设宴”两幅壁画,说明黄鹤楼在历史早期就有较为频繁的政治和军事活动。</p><p>撰写的《黄鹤楼记》上面记载着黄鹤楼经历过的风风雨雨,他多次被损坏,又多次被修复。</p> <p>楼里有历代名人所题的诗画。“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著名诗句都题在壁上。</p> <p>来到二楼走廊上,阵阵凉风扑面而来,烟波浩渺的长江尽收眼底。武汉长江大桥像一道彩虹飞架南北,桥上车水马龙,江面上大大小小的船只,在江雾中若隐若现。</p> <p>瞩目远望,武汉三镇尽收眼底。那起立在龟山上的电视塔直插云霄;秀美的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广阔的江汉平原上。灿烂的阳光照耀在奔流的长江上,波光粼粼,好似一匹银色的锦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真是一幅难用笔墨描绘的画。</p> <p>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p> <p>登上三楼,遥望远方,奔腾的长江波涛汹涌,公路上的汽车川流不息,整个武汉车水马龙,整个武汉繁荣富强!</p><p>向下俯视,一种升天的感觉流入我心。地上的人群像蚂蚁一样渺小,庭院像巢穴似的,等待蚂蚁归来。</p> <p>登上四楼</p> <p>四楼大厅里高高悬挂着六方举行宫灯,透出温馨的气氛。在这里品上一杯清茶,欣赏着这些景,这些画,仿若在桃花源中,享受着天境般得生活!</p><p><br></p><p>李白曾写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现在的我也想感受下李白写这诗的意境,所以,便加快脚步直奔顶楼。站在眺望台上,望着下面的风景,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映入眼帘。</p> <p>我们随着观楼的人流排队才登上楼顶,远眺的美景尽收眼底:波涛滚滚的长江水从黄鹤楼旁流过,长江大桥像一条巨</p><p>龙横卧在眼前;长江对岸是龟山,山顶上龟山电视塔高耸入云,巍峨秀丽的黄鹤楼啊!真是人间仙境,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帘,使我流连忘返。</p> <p>五楼大厅则是直接绘制于墙壁上的“江天浩瀚”图,对长江的历史文化,波涛汹涌的江水及黄鹤楼的屡毁屡建做了概括地总结。</p> <p>岁月风霜侵蚀,黄鹤楼五楼重彩壁画《江天浩瀚》失去昔日光彩。时隔32年后,当年创作组画的中央美院教授楼家本再度出手,对壁画进行修复创作,让这组传世名作华彩重生。</p><p>1983年,时年42岁的著名壁画家、中央美术学院的楼家本承担了黄鹤楼第5层的壁画创作。2019年,78岁高龄的楼家本再次应邀回到武汉,对这组因岁月侵蚀渐渐失去昔日光彩的作品进行修复和创新。</p> <p>黄鹤楼有着“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称,是武汉的5A级景区,所以就像“不到长城非好汉”一样,到了武汉,一定要去一趟黄鹤楼哦……武汉欢迎你!</p> <p>远远的就看见了黄鹤楼,红的墙红的柱,红的瓦,巍然耸立,楼的正中,写着四个镏金大字:三楚一楼。</p> <p>三楚指先秦时期楚国的疆域,秦汉时期分为西楚、东楚、南楚。</p><p>南楚:是最早形成的,楚人扩张后,占领两湖、河南南部、安徽西南、江西等地区。春秋时期,由于楚国位于中原南部,所以中原各国称其为“南楚”“南蛮”。</p><p>东楚:春秋末期,吴、越争霸后,越国胜利,占领江苏、浙江两省(徐州除外),战国时期,楚国灭越,占领吴越地区。这块新的领土,由于在故地东面,所以称为“东楚”。</p><p>西楚:楚国衰落后,向北发展,灭鲁国,并占领徐州周边、安徽淮河以北,并大量向淮北移民。这块地区由于位于东楚的西面,所以叫西楚。</p><p>黄鹤楼有“楚地第一楼”之美誉,故前面的牌坊名为“三楚一楼”。</p><p>出自清代无名氏所写的搁笔亭楹联“搁笔题诗,两人千古;临江吞汉,三楚一楼”。</p> <p>黄鹤楼</p><p>晴烟飞霞黄鹤楼,鹤韵楚风呜九州。</p><p>气壮云梦载史册,江山如画美千秋。</p> <p>黄鹤楼旁边的胜像宝塔是西藏佛教密宗的佛塔,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最初的塔形,它是黄鹤楼古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关于这座宝塔的来历,还有一个故事:传说,在三国时期,黄鹤楼下有一盏巨灯,就像悬在半空中的一轮明月,把江面照得通明透亮。关羽根据这盏灯,指挥兵船拐进长江,逆流而上,按期与诸葛亮会全。并与吴军联盟火烧赤壁,大败曹操。从火烧赤壁以后,黄鹤楼下的这盏灯一直不熄,天天为来往船只指航。道士发现,他们每拨一次灯芯,灯里就冒出油来,舀来炒菜吃。一次,一个道士想多舀些油卖了发财,就使劲拨灯芯,哪知用力过猛,把灯芯扯掉了,这时灯里不再冒油,连整个灯都变成了葫芦形状的石塔。后来,人们就把这座石塔叫作“孔明灯”,也就是胜像宝塔。</p><p><br></p> <p>虽然昔日里这里是熙熙攘攘,参佛礼教,如今也不过是门可罗雀。甚至与天下名楼相连都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哪怕参观黄鹤楼的人群络绎不绝,可似乎它被提及和被参观的次数则是少之又少。</p><p>这数百年来,胜像宝塔陪着黄鹤楼看尽历史的浮浮沉沉,即使在黄鹤楼受损之时,它也曾独自屹立在这座城市之中,看着它繁盛看着它络绎不绝,也曾看过它的受损和被摧毁之时。</p><p>这座如此具有纪念意义的宝塔、玉塔不应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里。来黄鹤楼之时,也要来感受这座百年古塔的巍然与它的宗教魅力,靠近它时自会被它独有的气质所吸引,让人不自觉变得虔诚。</p> <p>说起武汉的黄鹤楼,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来武汉旅游的人,黄鹤楼是必打卡,也是必不可错过的地方。可是如果问起胜像宝塔,很多人都是茫然无知。明明作为黄鹤楼的邻居,距离黄鹤楼直线只有100多米的胜像宝塔位于黄鹤楼公园内,却鲜有人问津。可它作为元代就已经修建的建筑物,是黄鹤楼故址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建筑。?胜像宝塔色泽白润,宛如一座白玉塔,它的别名还有白塔、孔明灯等。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一座喇嘛式白塔,为研究武汉元未明初的历史建筑和风格特点,留下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资料和活生生的样本。</p><p>几百年过去了,宝塔威风依旧,与黄鹤楼楼塔相映,古风古色,更是壮观。而这座令人啧啧称奇的特别的玉塔一开始并不在此。它的原址在武汉市蛇山西端,1955年因建武汉长江大桥而拆迁至此。</p> <p>从黄鹤楼公园正门出来后去了户部巷</p> <p>户部巷</p><p>户部巷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条长150米的百年老巷,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其繁华的早点摊群数十年经久不衰。户部巷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1],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p><p>户部巷于明代形成,清代因毗邻藩台衙门(对应京城的户部衙门)而得名。[1]武汉人将用早点,称为“过早”,这最初来自于清代的一首《汉口竹子枝词》[1]。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是来武汉的游人必到的景点。</p><p>户部巷已成为武汉声名远播的知名品牌,是武汉早点的标志,是老武汉形象的缩影,是无法模仿的、绝不矫揉造作的都市里越来越难得的市井俗情,享誉武汉三镇。</p> <p>汉味特色小吃</p><p>武汉热干面、三鲜豆皮,武汉面窝、清蒸武昌鱼、黄州烧梅、东坡饼、江陵八宝饭、云梦鱼面、橘颂饼、东坡饼、油香、发米粑、什锦豆腐脑、凉粉凉面、炒良乡栗子、冲糯米粉、炒白果(银杏果)、武汉猪肉干、武汉香肠、武汉肉枣、猪油饽饽、麻烘糕、糯米藕粥、炖莲子、酸白菜、沙市甜独蒜头、九鼎酱香猪蹄、糊米酒等。</p> <p>照片拍摄:丽丽格格</p><p>拍摄时间:2020.9.18</p><p>拍摄地点:武汉黄鹤楼公园</p><p>文字史料:百度搜索</p><p>美篇编辑:丽丽格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