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京城,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活得精彩

老孔拍日常

<p>也许是命中注定,今生与北京有缘。</p><p>三十多年前,我在北京念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京城大学生活单调而纯粹,我们那一代的年轻人迷恋国外的精神生活。</p><p>那时,国门才刚刚打开,国外的文化生活如清泉般涌入,一下子激活和滋润了每一颗渴望自由的心,我们4129的全体女同胞天蒙蒙亮便一溜烟地骑着自行车去动物园电影院看法国电影周联场电影,从清晨看到深夜也不知疲倦。那时,只要有国外的演出,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弄票去看,一如今天疯狂的粉丝们,拼命追逐着京城的时尚生活。</p><p>后来,回贵州实习时,面对生我养我的这一方土地,我突然意识到不知不觉中自己与它已产生了隔膜,我习惯了京城的生活。想到将要告别北京,回到原本封闭的生活状态中去,再也无缘观赏话剧和英国皇家芭蕾舞表演,我就十分沮丧。我当时甚至想,只要能留在北京,扫大街也成, 可惜一切已成定局,我被分回原籍,从此与北京失之交臂。</p><p>然而,热爱北京的根却在我心里深深地扎下了,以至于二十年后,年过不惑的我毅然决然地辞掉一家出版社副总编的乌纱,放弃了看起来不错的前程和不菲的收入,告别了心爱的丈夫和女儿,带着我的梦想来北京创业。在我仕途正值升腾的时候作这样的选择,的确令人大惑不解。此举在别人看来是背水一战,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色彩,而对我而言,它不过是圆了我的梦。&nbsp;</p><p>我的人生我做主。 有朋友告诉我,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是的,我完全同意,我是个崇尚自由的人,年轻时我就想像三毛那样游走四方,浪迹天涯,海南潮曾把我卷到海口,但当一纸调令来时,我却又放弃了,终以一篇《不去漂泊》的文章草草收场。厡因是那时我太年轻,而诱惑太多,面对那个人欲横流的浮躁社会,我不知路在何方,我怕自己一不小心走错了方向,反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直到不惑之年,虽岁月已老,青春不在,却多了些成熟与自信、从容与坦荡,而我的心依然在流浪,于是,在朋友的邀请下,我从大山中走来,漂泊京城。</p><p>年轻时是生活选择我们,我们别无选择。有了丰富的人生积累后,我们完全可以重新选择自已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喜欢北京,喜欢它的包容与大度,喜欢它的多元与开放。北京为无数有梦想的人提供无限的可能。正想广告词说的那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就有希望。</p><p><br></p><p><br></p> <p>转眼间,漂在京城已然十一度春秋,起初两年做的是出版老本行,平台却与之前大不一样,我们是图书内容提供商。具体地讲,就是与出版社亲密合作,把国外优秀的青少年读物引进来出版介绍给国内的读者。先后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作出版了美国国家地理写作与训练丛书28种,国家地理学生主题阅读训练丛书36种 ,与商务印书馆合作出版商务馆网络互动百科分级阅读丛书80种……都是些图文精美的的图书。在编辑制作过程中,我们体味到出版的艰辛,但更多的是感受到出版的快乐,我们称之为“快乐出版”。</p><p>2006年强生旗下的BABYCENTER在美国找到我的搭档,于是,我们公司有幸与宝宝中心结缘,成为宝宝中心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和运营商,我们从图书出版成功转型到互联网出版。很高兴与志同道合的搭档和充满活力的优秀团队一起,倾注了全部的热情和智慧,非常用心地为中国父母们打造免费的最权威的原创育儿资讯内容,从宝宝中心落地中国到宝宝中心9岁,赢到了千百万用户的信赖,我们共同见证了宝宝中心的成长,直到2016年初,强生公司决定关闭宝宝中心,我也决定结束我的职业生涯,回到贵阳生活。</p><p><br></p> <p>出去转了一圈回来,仿佛又回到原点,但境界自然与原地踏步大不一样。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辞职的选择,我为自己这些年没有碌碌无为、虚度时光而感到自豪,这十一年的历练,通过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生命更有质感,生活质量更加饱满。与搭档相互信任、风雨同舟、肝胆相照,与同事们相互支持、彼此尊重、情同姐妹,这十一年除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外,我还收获了友谊,对此我心满意足,坦然面对命运的安排,这些年漂泊京城,我唯一亏欠的是我的家庭,所以,在见识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后,我最终选择了回归家庭,过平平淡淡的生活。我相信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我很快转变了角色,从一个职业经理人回归到一个家庭妇女,我开始享受闲适自在、快乐充实的退休生活。</p> <p><br></p><p>年轻时我们为生活打拼,现在可以为自己而活了。自在的生活重新激发了我绘画、写作、美食、旅游、摄影的热望,我发现其实生活可以有很多不一样的活法,需要不断去学习和探索,比如绘画、写作、摄影。于是,我交钱去女儿和朋友开办的溶承美术画室里,跟着饶老师学油画已经3个月了,接下来我还准备跟女儿蒙娜学水彩,画室里都是像我这样零基础的学员,很开心在这里结交了很多志趣相投不同年龄段的画友。下图2为我临摹的梵高作品参加了画室7月份在贵阳举办的展览。</p><p><br></p> <p>现在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在微信上开了一个公众号叫“甘露空间”,后来应腾讯的邀请,在腾讯又开了一个企鹅号,也叫“甘露空间”,我在这些平台上介绍我先生蒙甘露的西藏组画,他一生钟爱西藏宗教民俗文化,自读大学时去藏区考察写生结缘,30多年来,蒙甘露一直在画西藏题材的绘画,下面这幅题为《高原之舟》作品,今年7月被西藏牦牛博物馆收藏。</p> <p>我在这个平台上分享我的生活点滴,比如美食,以及生活底层的背篼生活,关注民生。通过平台,我结识了一些朋友,得到不少朋友的支持和帮助,以文会友,拉近了我和朋友们的距离,使我们彼此了解,成为知己朋友。</p><p>我热爱旅游,2005年,我辞职离开贵州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喜欢旅游,记得当时有朋友邀请我到北京创业,一旦要离开铁饭碗,我还是有些犹豫,而触动我下决心走出去的原因,竟然是为了能出去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p><p>有一天我坐在我家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散文》,当我看到川西的雪山下随风飘动的红叶在阳光闪着耀眼金光时,我的心也彻底动摇了——外面的世界这么绚烂,而我很多地方都没去过,我不甘心生于斯,死于斯!于是,我对自己说:走吧,人挪活树挪死,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将来挣到钱,我就去富游,如果没挣到钱,一边走一边挣钱,挣到钱,背起行囊又接着往前走。正是这么个单纯的念头,支撑我到背井离乡来到北京,然而,忙于生计,却一直没时间去旅游了。</p><p>现在我终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到处去旅游了,我的第一站锁定我最想去的西藏,今年7、8月份和我先生一起去青海黄南、西藏的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区的各大著名寺庙去参观寺庙和民居,他是第三次去藏区了,13年前他去西藏后,就一直想再度去西藏考察宗教民俗文化,我这次陪他实现自己的愿望,也圆了自己的西藏梦,这次西行我们的收获都很大:</p> <p>回到贵州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到六盘水、赫章的韭菜坪天去看花。</p><p>十一准备和先生一起去广西龙胜他老家去走亲戚,11月度准备和驴友去我梦寐以求的川西,走色达观天葬,去海螺沟、稻城、亚丁赏川西秋色。</p><p>人生的路上,沿途的风光各不相同,只要我们用心去体味,总会发现它不一样的美。</p><p>我的信念是:活在当下,无论际遇怎样,做最好的自己很重要,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要活出自己的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