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历史不应被遗忘,也不能被遗忘。在和平发展的环境下,我们更应当铭记和崇敬那些为国家、为民族英勇献身的英雄,尊重和关爱那些曾做出贡献的人们,因为他们是国家脊梁、民族之魂,是激励一代代人们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榜样。在纪念9.23战斗胜利35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周秋波烈士的人生经历和战斗经过,以示怀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孙荣远</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张玉军</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本文为原创</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第八篇</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卫国何惧身骨碎——周秋波烈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侦察连在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荣立集体一等功,涌现了“战斗英雄”陈绍光,周秋波入伍来到侦察连这个英雄连队,感到非常自豪,发誓要当一名陈绍光式的英雄侦察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秋波入伍后,由于工作积极,训练刻苦,在全连同年入伍的战友中,第一个加入了党组织。到达前线后,每次有侦察任务,周秋波都积极要求参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5年6月初,连队奉命对敌占高地抵近侦察,这是进入前沿后第一次执行任务,周秋波秘密前出,潜伏到敌人鼻子底下三天三夜,详细侦察到了高地上的敌情和地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参加9.23出击作战的侦察班,左二为周秋波(资料由河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有一次周秋波执行侦察敌占-17号高地任务,要攀登“老鹰嘴”形状的陡壁,危险性很大。副连长陈洪东决定先上,周秋波一把拉住他说:“你是带队的,不能先光荣了,我先上!”周秋波到了“老鹰嘴”上,排除四颗地雷,为战友们开辟了通路。</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在9.23出击作战前夕(资料:由河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8月10日,他在对敌-32号高地侦察返回的途中,从悬崖上摔下,右膝盖受了伤,被送进医院。8月15日,他听说连队又要执行侦察任务,伤未痊愈就跑回连队,坚决要求参加,指导员由河业劝不住他,只好把自己服用的跌打丸和止痛膏送给了他。潜伏侦察是一项危险、艰苦、细致的任务。这次侦察,周秋波和战友们潜伏了两天一夜,他摸到了-17号高地的顶峰。为了侦察到高地反斜面的敌情和地形,他冒着危险,不怕疲劳,向敌后摸去,返回后将侦察情况向上级做了详细汇报。</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左一)在出击作战前夕与师首长和战友合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敌占395高地,周秋波前出侦察过三次。在第四次侦察时,他一直摸到高地后侧敌人的堑壕,突然发现一条电话线,他不顾危险,又顺着电话线向前爬进40多米,看到了电话线钻进了一个大山洞,终于发现了敌人的排指挥所,为上级决定出击395高地地区作战方案,提供了珍贵情报。</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攻打敌395高地地区准备阶段,上级决定从师侦察连抽调10人,组成一个捕俘尖刀班,与七连七班一起向395高地侧后穿插,并担负捕俘任务。周秋波得知,积极申请参加,抢到了这个艰巨而又危险的任务。</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在出击作战前夕(资料:由河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85年9月23日零时,尖刀班秘密接敌。周秋波走在队伍的前头,穿荆棘,越雷区,攀悬崖,趟水流,经过六个小时运动,进入了敌人腹地395高地后侧堑壕,周秋波对这里的地形特别熟悉,刚一进入堑壕,就用牙咬断了敌人的电话线。</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6时15分,炮声陡然轰鸣,上级发出了冲击的信号。周秋波跃出堑壕,迅速冲到敌二号屯兵洞口。这时,一名越军穿着裤头,光着膀子跑出来,周秋波猛地投出两颗手榴弹,打出一梭子子弹,那名越军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两腿蹬了蹬,当即毙命。也就在这时,敌两发机枪子弹打中周秋波的左腿。排长赵家昌过来为他包扎,周秋波挣脱排长的手,说道:“不要紧,打完了再说。”</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号洞内的敌人被全部击毙后,副班长王龙川把周秋波拉进堑壕,让他半躺在堑壕上进行包扎。这时王龙川背后不远的堑壕里,落下一颗越军投来的手雷,那里还躺着受伤的工兵班长赵传武。周秋波见此情景,奋身跃起,猛扑过去,抓起“嗤嗤”冒烟的手雷,挥手甩到堑壕外,战友得救了,周秋波却倒下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在前线时的照片(资料:潘自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当周秋波的伤刚包扎好,班长张峰发现前边有情况,警惕地说:“注意,来了个越军!”周秋波顺着班长手指的方向,仔细望去,只见一个越军从432高地沿堑壕向395高地方向查线。敌人可能还不知道我们剪断的电话线。周秋波想,好哇,来吧,来一个叫你死一个,来两个叫你死一双!周秋波和鲍子强隐蔽着,悄悄迎上去,准备捕俘。敌通信兵警觉地发现势头不对,突然停住脚步,瞬间转身就逃。周秋波把微型冲锋枪一举,子弹不偏不倚,从他脊背上穿过去,越军即刻摔倒在地。鲍子强又补一枪,结束了他的性命。</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在前线时的照片(资料:潘自卫)</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击毙敌通信兵后,周秋波和战友们一起向敌人的一号屯兵洞发起冲击。当他向敌洞内扔进三颗手榴弹后,从背后敌暗堡内射出一排机枪子弹,他的右膝盖以上中弹数发,大腿动脉被打破。班长张峰发现后,一把抱住周秋波,要为他包扎。这时,周秋波回头发现敌暗堡内的机枪正在瞄准,便一把推倒张峰。这时,又一发子弹打在周秋波的腹部。张峰躲过了死亡的威胁,周秋波身子一晃,滚进了堑壕。受伤隐蔽在堑壕内的工兵班长赵传武爬过来,看到周秋波半个身子鲜血淋漓,立即帮他在大腿根部止血包扎,但腹部的伤口却仍流血不止。</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的荣立一等功的立功喜报和证章</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打下敌一号洞,炸掉暗堡后,排长带领大家又去打敌人的排指挥所。这时,周秋波发现在一号洞右侧十多米处的三号洞里,突然响起了机枪声,封锁了他们冲击的道路。周秋波听到枪声,心急如焚,推开赵传武说:“别包了,右边还有个洞,我去把他打掉,对排长他们威胁太大了。”说着,便一手顶着下腹部,手扶壕壁想起来拿枪,但站了几站,未能站立起来。他圆瞪双眼,咬紧牙关,吃力地跪起来,接过赵传武递过来的冲锋枪,又让他帮助换了个弹匣。周秋波把枪背带挎在右手弯上,抓上两颗手榴弹,半侧身子向敌三号洞爬去,刚爬出没多远,看到几名越军正在洞口准备射击,不由两眼冒火,憋足一口气,对准敌洞口扔去了手榴弹,接着打出一梭子弹。顿时,敌人再也不动了,支援了排长和战友们的冲锋。赵传武跟上来,要他撤进堑壕继续包扎。周秋波说:班长,你掩护,我进洞看看,必须把敌洞穴彻底摧毁。”周秋波爬到洞口附近,听到里面仍有响声,便机智地解下随身携带的柔形爆破筒,拉开引信塞进洞内,随着一声巨响,敌洞穴被炸塌,周秋波也被气浪推出两米多远。</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周秋波的革命烈士证明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摧毁敌三号洞后,周秋波和赵传武向敌排指挥所的方向爬去,想继续参加战斗。突然,敌人的一颗手雷落在周秋波和赵传武中间。只见他用尽平生力气,悠地跪立起来,扑在赵传武的身上,毅然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当即,周秋波昏了过去。</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经过激烈战斗,395高地地区之敌被我军出击分队歼灭。战友刘宗臣看到周秋波满身鲜血,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血迹,热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周秋波苏醒过来,刘宗臣要去找担架,周秋波说:“给我留一颗光荣弹,打开盖。”刘宗臣把“光荣弹”塞到他手里,拉火环套在他小手指上……</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烈士周秋波的碑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运送伤员的军工来了,大家流着眼泪把周秋波抬上担架,刘宗臣连声呼唤着:“秋波,咱们回去吧!”这时,周秋波断断续续地说了一句:“指导员……指导员……”就闭上了眼睛。</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秋波想对指导员说什么呢?</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也许,他想要向领导汇报执行任务情况,希望看到领导满意的笑容。也许,想对指导员说,自己经受住了战火的考验,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出击前夕,他给党支部留下5元钱党费和一封未写完的信,并在日记本首页写下:“卫国何惧身骨碎,愿把热血洒南疆。”</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京山烈士陵园烈士名录内的周秋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周秋波这个从湖北京山县走进绿色军营的战士,当他的遗体从战场上运下来,跃入我眼睛的一瞬间,我凝视着他,心里打了个哆嗦,我闻到了弥漫在他身边的硝烟味和血腥味。我的心里很难受。当后方的年轻人还在花前月下做着美梦时,他却在炮火中冲锋,他怀着一腔报效祖国的热血,在短短的战斗中,鲜活的生命悄然地倒在了这片南疆的红土地上。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利益,谱写了人生最美丽的篇章。</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没有到过前线的人,绝难想象它的情景;到过前线的人,只需看上一眼这种场面,就会永生难忘。战争给人肉体和心灵带来的创伤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抚平。不管战争的性质如何界定,都是一个国家在某个阶段最高利益的需要,作战双方都将以大量物资消耗和人员的伤亡为代价。</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洗整容之后,大家为周秋波烈士换上新军装,拍照留存。</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烈士组的同志流着眼泪为牺牲的战友举行庄重的告别仪式,代表祖国为他们送行。在送他们上路前,为他们敬上最后一杯酒。我在心里默默地说,周秋波烈士,尽管你生前有种种磨难不幸和误会,在战场上已经证明你做到了最好,不论你生前有多大的抱负,身后有多少遗憾,你还是义无反顾地走了,你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你是侦察连这英雄群体中响当当的英雄。你用英灵扩展了军人那沉默的情怀,你用血染的风采彰显了军魂的神圣,你留在战友们心头的,是惋惜、悲恸,留在史册上的,是写满天地的惊叹号!你那铿锵誓言将和你的躯体一起与南疆红土地永远相拥!首长和战友们是不会忘记你的!祖国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安息吧,侦察英雄,笔者在周秋波新的墓碑前献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卫国何惧身骨碎,愿把热血洒南疆。”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国家的独立与完整,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周秋波这样的英烈的牺牲与奉献,他们用鲜血灌溉了中华民族不朽的灵魂,用倒下的身躯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那高高飘扬鲜红的五星红旗是他们为国牺牲的见证,他们的英魂永远守护着祖国蜿蜒绵长的国境线!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让英雄的赞歌永远唱响在中华大地上。</span></p> <p>2019年5月13日,参战战友、本文作者孙荣远(右)来山东潍坊市与本文编辑张玉军合影。</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孙荣远,1953年生于辽宁省东港市孤山镇,1972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防吉林省吉林市。1975年2月入党,3月任班长,6月调防江苏省新沂。1978年1月任排长,同年3月入济南陆军学院学习,1979年6月毕业回部队。1981年1月任连政治指导员。1985年3月任助理员,旋即入滇参加老山地区对越防御作战,1986年5月任副政治教导员,荣立三等功一次,因战七级伤残军人。同年6月结束轮战回山东安丘驻地,任团政治协理员(正营)。1988年10月转业到地方工作。先后著有《绿与蓝的音符》和《红土地上的硝烟》等书。作者走访了苏鲁皖鄂等地参战战友,详细记录了“9·23”战斗的过程。</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编辑:张玉军,1963年2月生,山东省东营市人,1980年9月自地方考入济南军区军医学校,1983年7月毕业至2004年11月在步兵第138师医院先后任化验员、检验军医、主治医师、防疫所长。1985年3月至1986年5月参加对越防御作战(两山轮战),时任步兵第138师医院化验员,参加了“5.31”、“9.23”、“1.28”等战斗的伤员救治,完成了战时的医疗保障任务,1985年5月在云南老山前线入党,1986年4月在老山前线师后勤部嘉奖。在部队20多年受嘉奖多次,1998年因工作突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4年12月转业地方,选择“自主择业”,现在潍坊市区某综合门诊部工作。2015年1月加入公益组织——潍坊市奎文区徒步协会,任宣传部部长,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得“最佳宣传奖”。</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