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最大的特点是有恩必报,快意恩仇。</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走进会场,偶遇自己的小学班主任老师,她已86岁高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当年,普京的大学恩师索布恰克是叶利钦政治上的死对头,叶利钦上台后,就要把他投入监狱。危机之时,</span><b style="font-size: 20px;">普京冒死将恩师秘密送往国外,不料却因此得到了叶利钦的赏识,从此一步登天。</b></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70年,普京考入了圣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索布恰克是他的经济学教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索布恰克特别喜欢普京这个聪明、有个性、敢打敢拼的大男孩。大学毕业时,普京以一篇《论国际法中的最惠国原则》论文,再次赢得了索布恰克的赞誉:“小伙子,我没有看错你,相信你将来一定是个不错的人才!”他提笔在这篇论文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优”字。普京却请恩师帮自己在就业上拿拿主意。索布恰克建议他毕业后进入经济管理领域,要不就当一名律师或检察官。但普京却挠着头说:“老师,不瞒您说,我对这几个行业都没有多大兴趣。我想参加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但一直拿不定主意,所以才请您指点的。”索布恰克吃了一惊: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就是克格勃,这是个只对苏共中央政治局负责的特权单位,想抓谁就抓谁,甚至有先斩后奏之权,说白了这就是个特务机构,在国内外名声都不太好,他怎么会想加入克格勃呢?普京解释说:“正因为它有特权,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我才觉得那是男人干一番事业的地方……”如果是一般的老师,也许仍然会坚持自己的意见,但索布恰克认为,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以普京的性格,到克格勃去摔打摔打也不错。就这样,普京进入了克格勃。不久,索布恰克也弃教从政,并于1989年通过竞选当上了圣彼得堡市市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在克格勃工作十年后,普京想到了改行,他找到老师,索布恰克二话不说就答应把他调到身边当市长助理。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后,纷纷劝索布恰克:“普京在克格勃干过,让他给你当助理不合适。”索布恰克却力排众议:“我了解普京,我看中的是他的能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1年12月,前苏联党政一把手戈尔巴乔夫宣布辞职,将国家权力移交给新当选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苏联解体。</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普京没有想到的是,自己的恩师索布恰克跟现任总统叶利钦竟然是政坛上的夙敌。原来,在苏联解体之前,有两个民主政治团体一直在争夺权力,一派的代表人物是叶利钦,另一派的代表人物就是索布恰克。现在,叶利钦上台了,当然不会允许他的政敌存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6年,索布恰克遭遇了叶利钦集团一系列的打击和报复,直至受到软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二话不说也辞了职,然后追随索布恰克离开了圣彼得堡市政府,并说了句后来被俄罗斯媒体广泛报道的话:“我宁愿因忠诚而被绞死,也不愿为了偷生而背叛。”</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虽然离开市政府,叶利钦还是没放过索布恰克,给索布恰克罗织了十几个罪名,准备指控他。普京一心想帮助恩师,却因失业在家而无能为力。有一次,普京见索布恰克实在太郁闷了,就想陪他出去钓鱼散心。谁知他刚把车开到索布恰克家的门口,就被人挡住了去路:“没有俄罗斯最高检察院的命令,索布恰克不能离开他的住所。”普京气不过,找到好朋友俄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柯西金,普京又写了一纸担保书,两人这才得以去钓鱼。面对久违了的如画风景,两人都无心欣赏。索布恰克当然能看出普京这个学生对自己的忠诚,他说:“瓦洛佳,谢谢你。但如果你真想帮助我,我不要你这样追随我,更没有必要用这种方式,而要学会韬光养晦。好在你曾在克格勃工作过多年,苏联垮台时,你也没有参与夺权,叶利钦政府需要你这样的人。要知道帮助我的最好办法是你赶快成功。”恩师的话让普京如醍醐灌顶。于是,1996年8月,他不再“归隐山林”,而是应丘拜斯之邀,前往莫斯科谋职。</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叶利钦也了解普京这个人,并十分赏识他的才华,特别是他觉得普京强硬的政治风格跟自己很对脾气,再加上有丘拜斯的力荐,叶利钦当即任命普京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97年9月中旬的一天,普京忽然从柯西金处得知,俄罗斯最高检察院已经对索布恰克的案件侦查终结,马上就要把他移交给最高法院审判了。在克格勃工作过多年的普京,非常明白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道理,他秘密找到索布恰克商量怎么办。索布恰克悲哀地说:“现在我是人家砧板上的鱼,还能怎么办?”普京却真诚地说,“不,老师,没有你当年的指引,就不会有我的今天,做人不能忘恩负义,我一定要想办法救你!”索布恰克拍拍普京的肩膀说:“你有这份心意我就满足了,你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再说如果你明着帮我,叶利钦也不会放过你。”索布恰克说得没错,虽然普京当时权力不小,如果救一个普通的人也许绰绰有余,但如果他想救索布恰克这样的大人物,他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但普京想的却是:如果在恩师遇难时,我袖手不管,那我还是个人吗?问题是,怎样才能帮助恩师免除牢狱之灾?想着想着,他忽然想到了自己在克格勃时认识的那些朋友和关系,一个惊天的大胆计划在他的心里慢慢浮出了水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通过关系,花了1万美元,从瓦涅塔那的公司租到了一架波音747飞机。于1997年9月24日晚上,一身功夫的普京悄悄地将几名看守人员制服,然后潜入索布恰克的别墅,将已经熟睡的恩师喊醒:“老师,快跟我走!”然而,索布恰克在问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后,却不肯走:“你如果这样救我,就等于犯下了叛国罪,叶利钦会判你极刑的,你怎么这么糊涂啊!”普京说:“老师,我在克格勃干过,我知道,就你这样的年纪和身体,如果被关进监狱,就等于判处了死刑!我说过,我这样做是出于我们的师生情,与政治无关,再说我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救你的命要紧!”然后,便不管他愿不愿意,架起恩师就从别墅的后门跳上了早已安排好的汽车,一直开到了机场。普京把恩师送上飞机后,说:“一人做事一人当,老师,我就不送你了,明天我会向总统投案自首。我已经安排好人在法国巴黎机场接你,你多保重!”说完,就转身走了。索布恰克感动得热泪盈眶,却不知道说什么好。<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在做这件事时,已经准备好总统叶利钦会以叛国罪判处自己极刑,但他觉得自己必须当着总统的面把事情说清楚。第二天上午,他就来到叶利钦的办公室,把事情的前前后后全都说了出来,“总统,我辜负了您的栽培,但他是我的恩师,我必须这样做!”</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让普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叶利钦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转了好几个圈子也没说话,忽然,他笑了起来:“弗拉基米尔,你知道我为什么器重你吗?就因为你身上有两个别人所没有的优点,一个是具有军人的气质和果敢,另一个是对待朋友的态度。你说得没错,虽然我跟索布恰克的政见不合,但那是另外一回事,你让我感到高兴的是,我几次故意当着你的面说索布恰克的坏话,你却从来没有附和一句。这非常难能可贵,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在政治和经济利益面前迷失自我,拍马屁甚至出卖朋友的人太多了。好了,就当这事没有发生过,我还有更重的担子让你挑呢!”</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是从这一刻起,叶利钦已经在脑海中选定普京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因为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他这个人的人格不会变!此后,这件事被俄罗斯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但因为有叶利钦在上面罩着,普京什么事也没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索布恰克逃到法国后,普京的朋友把他的生活安排得好好的。几年后,索布恰克的官司慢慢地已经被人们淡忘了。2000年年初,普京开始竞选俄罗斯总统,索布恰克也在国内外为学生的竞选奔走。谁也没想到,2000年2月20日,索布恰克在加里宁格勒突然“病逝”。普京在第一时间赶了过去,在恩师的葬礼上,他给予了索布恰克极高的评价,称他是自己的政治导师、民主政治家的典范。</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普京的这种敢作敢为,深深地打动了俄罗斯民众和叶利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就是一个平民的儿子,一个柔道高手,一个前苏联时代的情报人员,一个能够驾驶战斗机的国家元首——普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叶利钦选对了人,普京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在宪法上规定,前总统叶利钦不受法律追究,把前苏联搞散的叶利钦得到善终。俄罗斯国力在提高;普京,人民爱戴!</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就像叶利钦看好的是普京的能力,更看好普京言而有信、敢做敢当、雷厉风行的作风一样,中国同样看好这一点,中俄建立了背靠背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俄罗斯被美国打压的最困难时期,我国预付4000亿美元油气款拯救了普京的俄罗斯。</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有人说俄罗斯是中国的带刀侍卫。这话也不无道理。在中国的危难时刻,总能看到俄罗斯、朝鲜和巴铁的身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