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随着秋季的到来,又进入到了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为了宝贝们在园的健康,我园启动了秋季传染病防控措施:严格加强对园内的环境设施、室内物品清洁消毒工作;同时组织幼儿多喝水、勤洗手、注意开窗通风;严格执行晨、午检,每天监测幼儿体温,建立全日观察、缺勤追踪制度及病例紧急隔离预案;严把食品安全采购加工与卫生消毒关,为宝贝们的健康保驾护航!</p><p> 以下整理了秋季幼儿常见传染病,做到早预防、早治疗、保健康。</p> <p>常见疾病</p><p>发烧</p><p> 儿童感冒发烧是小儿内科常见疾病,多数感冒患者没有高热及全身症状,只有发低烧、头疼、不舒服等感觉。儿童感冒发烧对人体有利也有害,发烧时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这有利于清除病原体和促进疾病的痊愈。因此体温不太高时不必用退热药,只需密切注意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度时,就要给宝宝吃退热药了。从理论上说,感冒是自限性疾病,即使不吃药,只要多喝水,护理周到,大多数孩子一周左右就可自愈。不过,小宝宝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弱,病情变化迅速,所以,即使是轻微的发烧,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感冒发烧的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p> <p>流行性感冒</p><p>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多数在18~72小时,有的甚至仅几小时,起病急骤、传播快、发病率高,常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p><p>主要症状是:急起高热、畏寒、显著乏力、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疼不适等,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p> <p>秋季腹泻</p><p> 引起腹泻的病源主要是病毒和细菌,有许多种病毒感染胃肠以后都可以引起腹泻。</p><p>例如,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瓦克病毒、星状病毒等。</p><p> 人类轮状病毒是引起秋季婴幼儿腹泻的专指的是轮状病毒性肠炎,有的孩子可能每年秋季患一次腹泻,一般首次感染症状较重,再次感染时症状变轻,而有免疫缺陷的宝宝也会症状比较重。</p><p>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发病高峰集中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p> <p>流 鼻 血</p><p> 因秋季气候干燥,阳光照射较强烈,孩子就很容易流鼻血。</p><p> 家长应让孩子多饮水,少吃油炸和辛辣食物,多吃清洁食物。另外注意不要撞伤,若发现孩子出鼻血,用压迫法(手指压迫鼻血多的鼻翼)止住血,出血较多时到医院就诊,教育孩子不要挖鼻子。</p> <p>疱疹性咽峡炎</p><p> 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粘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感染1~7岁儿童,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p><p>传播途径:以粪、口、接触、短距离空气飞沫传播,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常发于夏秋季。</p> <p>手足口病</p><p>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p><p>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p><p>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p><p>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p><p>潜伏期为3-6日,传染期为7到14日。隔离期为10日。</p> <p>如何预防传染病主要注意以下几点:</p><p>1、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新鲜, 阳光充足,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少带小孩去拥挤的公共场 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加强食品卫生,注意餐具消毒等等</p><p>2、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除吃适量鱼、肉、鸡、蛋外,应多吃些乳、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婴幼儿必要时要吃点鱼肝油和钙片。</p><p>3、充足睡眠,保证幼儿充足睡眠,既有利于小儿生长发育,又可增强免疫力。</p><p>4、加强室外活动,让孩子到室外活动,能得到日光照射,吸进新鲜空气增强幼儿造血及免疫功能。</p><p>5、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及时进行预防接种,以预防小孩子常见传染病。</p><p> 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家督促幼儿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果孩子有发烧或呕吐等不适现象请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为了杜绝传染病在园内传播和蔓延就诊时让医生开诊断证明。祝我们的宝贝健康成长!</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