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整本的书。这是语文课程的新策略,也是语文教育思想的正本清源。语文教学要树立一个“大语文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教学新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让课外阅读这一股股小溪流以各种优美姿态汇入语文课堂的汪洋大海中来,使课堂文本的“学”与课外延伸的“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定会为语文课堂注入一股股新鲜的活力。宁南县民族小学校一直致力课外阅读的探索,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在读整本书时,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便于学生对书中内容的梳理,记忆和理解。所以,在上学期期末,各班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学校图书室借阅课外书,并交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方法,要求学生选择一本书进行梳理,绘制思维导图或者办成读书小报等。</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在本学期开学初,各班组织学生对假期阅读进行了汇报交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二年级的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聆听着同学们带来的《“歪脑袋”木头桩》、《小鲤鱼跳龙门》等绘本的汇报交流,欣赏同学们绘制的思维导图。通过思维导图,将枯燥的知识点与色彩鲜明、美丽的图案、粗细线条相结合,构成了一幅幅醒目的导图,使孩子们在阅读中认识了很多字宝宝,积累了语言,懂得了道理,深深地爱上了阅读。</span></p> <p> 有声有色地开展活动</p> <p> 三年级小朋友以思维导图,读书小报的形式对假期阅读进行汇报。孩子们积极参与,与同学们共同分享读书成果。</p> <p> 积极参与,氛围浓厚</p> <p> 你看,四年级的孩子们正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习思维导图,虽然是第一次,但个个都积极的、专心致志的学习、请教和讨论,收获满满哦。他们利用假期和课外阅读时间开展了读书活动。学生们不仅阅读了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昆虫记》、《皮皮鲁传》、《稻草人》、《木偶奇遇记》、《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写了读书笔记和读后感;有的学生把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做成了一张张读书小报,把内容做成了一幅幅思维导图,学生们还把自己读书的所得进行了交流。</p> <p> 活动纪实</p> <p> 这个暑假,五年级孩子主要阅读了《城南旧事》、《带着花纹的梦》和《童年》这几本书,要求写好阅读手册,并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书制作一张思维导图。开学的第一周,利用学校课程的时间对所读的课外书进行了交流,课上,同学们先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各组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从书的作者,书中的人物形象,及精彩片段等方面作了交流,还评出了优秀的思维导图。通过交流培养了孩子们的表达能力,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p> <p> 形式多样的交流会</p> <p> 六年级的同学们就暑假阅读的《童年》、《狼王梦》、《绿山墙的安妮》等进行了读书交流会。交流会上,学生结合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及思维导图进行了小组交流和全班交流。《童年》和《绿山墙的安妮》这两本书中主人公的年龄和同学们的年龄相仿,大部分学生都深有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谈得很深刻。</p><p><br></p> <p> 我读书,我收获</p> <p><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思维导图能将一本书变成一幅图,当一本书变成一幅图后,章与章之间,不再独立存在,思维导图让它们联系起来。 知识通过脉络的方式更加有条理,有层次感,便于理解和记忆。同时,也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你看,如此丰富多样的作品怎不令人震撼!</span></p> <p> 二年级小朋友作品欣赏</p> <p> 图文并茂的三年级学生作品</p> <p> 让人赏心悦目的四年级孩子作品</p> <p> 五年级学生成果</p> <p> 六年级学生思维导图</p> <p> 孩子们用思维导图来读书的过程,由于充分利用了大脑皮层的各技能(不仅是用到左脑词汇,文字,逻辑等,还用到了右脑的图像,预色,联想,空间感等)。大脑会比较警醒,不觉得累。绘画式读书更符合孩子的天性,很多孩子会更喜欢读书,而且会越来越专注。通过这次课外阅读实践,进一步印证了语文学习空间的广阔,再一次提醒每一位语文老师——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之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