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p><p> 文 击,191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霸县。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军政干校教员,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延安炮兵学校大队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炮兵二团政委,东北军区炮兵纵队二团团长,四野特种兵司令部炮兵一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炮兵一师师长。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师师长,率部入朝作战。</p> <p>1950年8月,炮兵一师前至辽宁安东,(今丹东)集结,准备入朝作战。10月该师改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师,师长文 击,政治委员张 英,副师长梁 冰,政治部副主任王岳华。隶属志愿军总部。10月23日由安东出境入朝。</p> <p>1950年11月1日,炮兵一师二十五团一营、二十六团配属三十九军作战首战告捷,围歼美军王牌骑兵第一师。</p> <p>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一师部分领导</p> <p>入朝作战初期,炮兵一师师长文 击与副师长梁 冰等领导合影。</p> <p>浴血征战的战友们。</p> <p>在抗美援朝前线的志愿军炮兵指挥所领导合影。高存信司令员(左2),刘 何政委(右1)装甲兵指挥所首长,文 击(左1)</p> <p>任志愿军司令部炮兵指挥所副参谋长,在指挥作战。</p> <p>阵地留影</p> <p>1953.10.参加志愿军炮兵功臣模范代表大会。</p> <p>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炮兵第一师是最先期入朝的部队之一,整师建制先后两次入朝,所辖各团多次入朝,参加了最艰苦的一到五次战役和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1953年夏季攻势,是志愿军炮兵入朝作战时间最长的炮兵师,总计参加大小战斗720余次,消耗弹药7万多发,击毁击伤坦克300余辆,火炮400余门,车辆1000余辆,配合步兵歼敌6万余人,涌现出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5个和一大批功臣模范,彰显了战神雄风,尽展国威军魂,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于1957年回国。</p> <p>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家喻户晓,人人会唱,鼓舞斗志,激发广大志愿军官兵勇敢精神的著名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的原作者(歌词)志愿军炮兵第一师二十六团五连政治指导员麻扶摇所作。</p> <p>最早的《志愿军战歌》原声。</p> <p> 抗美援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训练部部长、副院长,济南军区炮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炮兵部部长、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p> <p>战火青春,战友情深,相如以沫,风雨同舟七十年。</p> <p>在抗美援朝七十年纪念日前夕,百岁老将军再次接受《解放军报》等媒体采访,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那场足以称之为立国之战的感受,讲述志愿军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敢于和世界头号强敌美帝国主义较量的大无畏精神。回故这一段历史,弘扬志愿军精神,对于今天新一代军人和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人们,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p> <p>回忆当年,已有102岁高龄的开国老将军思路清晰,神采奕奕,话音有力,侃侃而谈,仿佛又回到那炮火连天的七十年前……</p><p><br></p><p><br></p><p> 《解放军报》新闻客户端所刊载内容:</p><p><br></p><p>抗美援朝老兵文击回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朝鲜战场的首次交锋——</p><h1>“这一仗打得很过瘾”</h1><p>2020-09-12 00:00</p><p>解放军报·■刘汝山 王 兵 卫 枫</p><p><br></p><p>开栏的话</p><p>再生动的描述——“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再精确的数字——大桥全长944.2米,似乎都难以概括站在辽宁丹东鸭绿江断桥举目望向对岸时,目之所及对于“国界”最直观的认知。</p><p>从鸭绿江断桥再沿江北上20多公里,支流的江面最窄处仅五六米,当年也只是一个小水沟,被形象地称为“一步跨”,寓意一步之遥就可以跨出国门。</p><p>唇亡齿寒,户破堂危。70年前,新中国百废待兴,那些刚刚放下武器、拿起锄头迎来丰收喜悦的优秀军人,那些转战南北、征尘未洗的英勇将士,坚决听从祖国的召唤,胸怀保家卫国的激情,从鸭绿江边迈过“一千五百步的距离”,毅然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并肩浴血奋战。</p><p>那是一次奋不顾身的出征,那是一场舍生忘死的战斗。中国人民志愿军先后有290万人入朝作战,以大无畏的气概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人类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成为国人心中“最可爱的人”。</p><p>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本版开设“大地春常在·英雄赞歌”专栏,聆听抗美援朝老兵的倾情讲述,在一幕幕排山倒海、奋勇冲杀的战斗场景中,去感悟被对手称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p><p>历史是那样遥远,又是那样切近。70年过去,饱受战争创伤、只剩半个桥身的鸭绿江断桥,依旧傲然挺立。抚摸着钢梁上的累累弹痕,俯瞰桥下的滔滔江水,历史深处的回响,犹在耳边。</p><p>“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什么敌人都能打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文 击</p><p>“美军打仗,就那么回事儿,没什么可怕的。”</p><p>当年抗美援朝出国作战时,32岁的文击任志愿军炮兵第1师师长。如今70年过去,他依然难忘首战云山的情景。炮声隆隆,岁月匆匆,侵蚀着老人的听力,锤炼出他高亢的声调。与思维依旧敏锐的老将军对话,听他详述那场中美王牌军首次对决的诸多细节,令人心生“炮兵是战争之神”的感慨。</p><p>毛泽东说过:“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文击深悟这句话的含义,“我这一生与炮兵结下不解之缘”。</p><p>“七七事变”后,19岁的文击毅然参加八路军,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从1943年3月晋察冀军区成立独立炮兵营,他奉命担任政委开始,无论带部队、办院校,还是调到军委机关,他一直是炮兵。</p><p>“入朝的时候,主要就是用炮,咱们没有更好的装备对付美军。”1950年10月19日傍晚,文击率炮1师入朝作战,炮2师、炮8师同时出动。“这是中国炮兵第一次以师以上规模出国作战。”老将军回忆,“当时志愿军的火炮大都是战场上缴获的,型号多、射程近、威力小,主要是‘骡马炮兵’。美军完全是摩托化,敌我实力悬殊。但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在战略上藐视他,当作‘纸老虎’;在战术上重视他,当作‘真老虎’。”</p><p>首战云山,文击指挥炮1师和炮2师29团40门大炮,配合志愿军第39军,第一次与美军交火,让素以火力压制闻名的美军尝到了炮弹的厉害。</p><p>1950年11月1日清晨,云山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中,上午10时才云开雾散。趁着浓雾指挥部队悄然抵近潜伏的文击,举起望远镜向***第1师阵地望去。敌人在阵地上来回走动,丝毫没有察觉已被我军包围。文击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总算落了地——时已初冬,树木光秃秃的,伪装条件很差,万一被敌人发现,将前功尽弃。</p><p>下午3时30分左右,炮兵观察所突然发现,云山外围的敌坦克、汽车和步兵开始向后移动,云山城附近的敌人往来频繁。同时,右翼观察哨也报告,正面的敌人背起背包,乘坐汽车向后移动。难道敌人已察觉到被包围,准备逃跑?文击迅速安排人员向上级报告。</p><p>战机转瞬即逝。39军军长吴信泉决定提前攻击时间。这一改变,让他们首战便遭遇了号称“常胜师”的美骑兵第1师第8团。进入云山的第8团做梦也没想到,一支强大的志愿军部队已经为他们挖好了坟墓。</p><p>美第8团加强了美第9野战炮兵营、第6坦克营等分队,火力和机动力都很强,此时正与***第1师换防。下午4时40分,信号弹腾空而起。文击指挥部队将雨点般的炮弹倾泻在敌人阵地上。顷刻间,剧烈的爆炸声震荡着云山山谷。每门炮都以最快的速度将炮弹精准地射向目标。朝鲜战场上第一次出现志愿军集团火炮急促射击的壮观景象。回忆到此处,文击自豪地说:“炮兵的精神头不用说,每个炮手密切配合,英勇战斗。”</p><p>听到炮弹划破长空的呼啸声和急促的连环爆炸声,颐指气使的美第8团团长帕尔马从倒塌的工事里钻出来,急切地观望我方阵地。在我炮火压制下,美军炮阵地上有些火炮竟没打出一发炮弹。骄横的美军并不甘心,马上组织炮兵反击。</p><p>起初,他们的炮火虽然凌厉,却不知我炮兵方位,只能是四面八方一阵乱射。然而,美军凭借强大的侦察能力,很快发现我炮兵阵地方位,并利用步坦协同,迅速冲到我阵地前沿。面对敌人的疯狂反击,文击心想:“如果不能迅速结束战斗,势必遭到更大规模的报复,必须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围歼,不给敌人喘息的机会。”</p><p>顿时,我炮兵阵地沉寂了,美军坦克冲得更加起劲,双方只剩下三四百米的距离。突然,山谷发出巨响,我炮兵阵地“复活”,炮弹像长了眼睛般飞向敌人的坦克——这是我军炮兵在解放战争中发明的“大炮拼刺刀”战法,直接瞄准击发消灭敌人。</p><p>美军还从来没有领教过这样勇敢的炮兵,开始向南溃逃。激战至2日凌晨3时30分,我军攻占了云山城。</p><p>2日下午,美军在1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以重炮和坦克掩护步兵,拼命分散突围。敌变我变,文击指挥我炮兵分队趁敌下车集结之际,配合步兵猛烈反击,使敌人的进攻一败再败,美军坦克几乎每辆都被炮弹击中过两三次。3日夜,志愿军将被围之敌全部歼灭。</p><p>“这一仗打得很过瘾。没有飞机、坦克,缺少大炮,我们照样打胜仗!”文击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云山战斗,是中、美、***三军三个第一师“巧遇对决”,也是近代史上中美两军首次交战。文击在指挥中将劣势装备发挥到极致,以迅猛、准确、凶狠、灵活的炮火打击,痛击了美军“王牌中的王牌”,把号称160多年从无败绩的美骑兵第1师和***“第一名将”白善烨指挥的第1师,打得溃不成军。</p><p>这是一次辉煌的战斗:毙伤俘敌2000余人,缴获飞机4架,击落飞机3架,击毁与缴获坦克28辆、汽车170余辆、各种火炮119门。</p><p>面对敌人的优势武器,毛泽东曾指出:“你打原子弹,我打手榴弹,抓住你的弱点跟着你打,最后打败你。”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炮1师斗志更加旺盛,不惧强敌、敢打敢冲,随后又参加了第二次至第五次战役,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p><p>剑不如人,剑法要胜于人。文击说:“在朝鲜打仗,有任务马上就打,没有任务就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打。”针对敌我悬殊的“装备代差”,文击注重发掘装备潜能,勇于创新战法,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力求打一仗进一步。第三次战役时,他认为苏军二战时运用炮兵的方法已不适用,于是将炮1师的火炮配属给担任突击任务的部队。炮26团经过20分钟炮火准备,为步兵打开突破口,之后实施猛烈炮火压制,让敌人火炮在40分钟内未能发射。</p><p>“狭路相逢勇者胜。只要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什么敌人都能打败,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在朝鲜战场,志愿军炮兵灵活运用战术,用头脑与美军打仗,不墨守成规,既斗狠、又斗智,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力求把仗打巧妙、打精、打活:有时提前一天进行破坏射击;有时炮火准备后实行火力假转移,当敌军进入工事后,再进行炮火袭击;有时只进行破坏射击,步兵偷袭占领阵地,被袭美军惊呼:“这样的打法太不正规!”</p><p>一名被俘美军连长曾提出疑问:“你们的大炮一定比我们多,白天打晚上也打,打得我们坐卧不安”。文击笑着解开对方的困惑:“大炮可比你们少多了,不过我们知道怎样让有限的炮兵发挥最大的威力。因此,你会觉得我们的炮火无处不在。”</p><p>采访中,有记者盛赞云山战役中炮兵发挥的巨大作用,反复询问老人,战争中到底是炮兵作用大还是步兵作用大。文击始终坚定地说:“步兵第一,炮兵第二,我们是在步兵首长指挥下战斗的,打仗不能各打各的……”</p><p>(题图右为1953年10月文击参加志愿军炮兵功臣代表大会留影。)</p> <p>与CCTV总台大型记录片《英雄儿女》总导演和节目组工作人员在一起。</p> <p>在2020.10.25.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纪念日前夕,工作人员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章送至老将军。</p> <p>22日晚,老人家与家人一起观看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纪录片《英雄儿女》,并在屏幕前留影。</p> <p> 向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先辈致敬!</p> <p> </p><p> 本篇资料由文扬提供。</p><p><br></p><p> 2020.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