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应县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因为是全木结构俗称应县木塔。</p><p>木塔建于辽道宗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结构塔式建筑,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p>木塔呈平面八角形,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p><p>木塔共有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长安塔就是仿制了应县木塔明暗层的巧妙布局设计的)。每层塔檐下装有风铃,风乍起,铃儿叮当响,此起彼伏,非常悦耳。“天柱地轴”牌匾悬挂在一层塔檐之下,由田蕙所题;“峻极神工”是明成祖朱棣所题;“天下奇观”是明武宗朱厚照所题。</p><p>1935年,梁思成、林徽因等建筑学家,在实地测量完木塔时赞叹道:“这塔真是独一无二的伟大作品,不见此塔,不知木构可能性到了什么程度。我佩服极了,佩服建造这塔的时代和那时代里不知名的大建筑师,不知名的匠人”。</p><p><br></p><p>这座木塔本是辽兴宗的家庙,一方面彰显家威,一方面礼佛观光,并兼有登高瞭敌之用,是大辽国的巅峰之作。木塔的存在,印证了一段辉煌的历史。</p><p>中国历史上的辽国是一个有着200年历史的少数民族王朝,这个王朝是由最初活动在辽河上游古老的契丹族所建立。到了耶律阿保机时期,这位草原上的枭雄,平叛了草原各部落,于公元916年正式称帝,国号契丹。后辽太宗于公元947年即位,改国号为辽,尊称阿保机为辽太祖。</p><p>辽崛起的时代正是唐朝衰落的时代,阿保机骁勇善战,在他的带领下,征服漠北,占领辽东,臣服高丽,兵锋已东临渤海湾,西达阿尔泰,北至乌孤山(今蒙古国肯特山),最后终老沙场。他的儿子耶律德光即位,即辽太宗。在辽太宗时期,后唐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卖国求荣,中原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从北京到山西大同)。</p><p>真正让辽国进入鼎盛的是萧绰萧太后,她亲政40年,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此不断南征北战,扩大了辽国版图,疆土面积远大于宋朝。此时中原正值利用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大宋王朝。辽宋开始了旷日持久的军事对峙。不久赵匡义毒死了他哥赵匡胤篡位,是为宋太宗。在宋太宗时期,上演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杨家将的悲剧。宋太宗殁后,宋真宗即位,赵恒胆怯无能,萧太后看准时机亲率20万大军挥戈南下长驱直入,仅两个月便抵达澶州,在澶渊城下摆开阵势,威逼宋朝签订了岁贡盟约,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此后辽宋120年无战事。有了大宋的岁贡,辽国才有财力建造木塔。</p><p>后来辽国被金所灭,享国219年的大辽逐步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这座木塔耸立在夕阳下,向后人诉说着曾经的辉煌。</p><p><br></p><p>最后以塔中佳联做结束语:</p><p>拔地擎天四面云山拱一柱;</p><p>乘风步月万家烟火接云霄。</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