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黄坑村位于新余市水北镇东南方向4公里处,全村皆姓傅。村落依山傍水,三面环山。创始于公元1325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始祖名署为避黄巢兵乱,以湖南湘潭徙居清江石头,至彦升公时分居于渝北(今水北)黄塘,元太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希圣公迁址黄坑。</p><p>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黄坑古村,有“江南第一当”美誉,且人才辈出,在唐朝时就有大夫第。</p> <p> 黄坑的古屋以祠堂为中心,向两旁及后方伸展。全村古屋最大的特点是,每栋房屋都是相连相通的,这体现了傅氏家族“和合共赢、抱团互助、乐善好施”的团结精神。</p> <p> 黄坑村人历代重视教育,文化底蕴深厚而浓重。明清时期,名儒商贾辈出,有普安知州傅芬、恩赐举人傅陶熔、恩贡曲州牧傅世烈、八品衔官傅立宗、傅如理、县丞衔官傅世燕、例授州同衔傅如珉、例授营千总衔傅学周等文武官员。至清道光年间,黄坑傅氏已发展成鼎盛时期,除一户官差外,各户都参与经商,其棉花布匹生意曾一度垄断江南,在外当铺达数十家之多,号称“江南第一当”。</p> <p> 青墙灰瓦的古屋一栋栋紧连一起,有序排列,呈“丰”字形,这也表明古村祖先预祝家族人丁旺盛,发达兴旺的心愿。</p> <p> 看到这长长的走廊,仿佛看到了当年热闹的场景:小孩在这里玩耍,大人在这里聊天,老人坐在这里做着针线手工活,吃饭时,各家各户端着饭碗在这里边吃边聊,邻里之间和睦相处。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房子都是独门独户,邻里之间往来也少了,人情也淡薄了。像城里的单元楼房,住在一栋楼里十多年,甚至都不相识。哎!再也看不到古村当年的热闹场面了。</p> <p> 这些古民居基本上为明清风格,屋顶有防火墙相隔,而房屋之间则有通道将各屋连为一个整体,使古屋栋栋相连,四通八达,可从村头至村尾。下雨天时,行人走遍全村也不会打湿脚。不少古屋的门框上至今仍保留着清晰可见的石刻图案和名称,彰显着昔日屋主的身份及地位。</p> <p> 古村大屋具有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外墙全部用砂石青砖筑成,里屋为木质结构的,巨大屋柱撑起大梁,客堂与天井、卧室、厨房、阁楼结为一体。</p> <p> 踩着泛青石板和丛生杂草,行走驻足于栋栋浸透着数百年岁月的大屋间,仿佛走进了古村昔日的繁华喧嚣中。</p> <p> 每幢房屋的大堂有天井,天井里布了暗道,水不会溢出来。古村的排水系统全为暗沟,互相连通,排水顺畅,汇流后统一排入蒙河,让人不禁对百年古村先进的排水系统连连称奇。</p> <p> 没有肥沃的土壤,没有园丁的精心呵护,在这贫瘠的墙缝里,只要有阳光,只要有雨露,只要有春风,它照样茁壮成长,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命力。</p> <p> 穿梭于古村之中,凝重丰厚的历史气息令人沉醉。曲径通幽的巷道纵横交错,是连接家与家的纽带,体现了传统家族聚集的特点。沿着巷道踏入一栋栋古宅内,缕缕怀古之情油然而生。</p> <p> 走进里屋,但见古屋阁楼雕栏相望,镂空雕刻,细腻均匀,入木三分,虽经风雨侵蚀,人物图案仍清晰可辨,不失为艺术佳品。</p> <p> 起于唐朝、盛于清朝的黄坑,原有古屋100余栋,除有人居住的保存还好外,无人居住的大屋已是墙体剥落、屋梁坍塌。</p> <p class="ql-block"> 古井 </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这口方形古井,用石板砌成,终年泉水充沛,数百年来从不干涸。</p> <p>养正斋</p> <p> 黄坑村古建筑群还反映了儒家“中正”、“平和”的哲学观。如清道光年间所建的养正斋,是黄坑古村民居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为一进三开间,是黄坑民居的典型建筑。该民居以宽敞的庭院为中心组织空间,主轴线上的建筑讲究对称布局,一般安排有宽敞的门埕、下堂、庭院、上堂,庄重规整。民居往往还在主轴建筑两侧增建左右厢房,以狭长的天井与过水屋和主体相连。这种紧凑而有秩序的组合,使民居整体空间格局给人以主从分明、有机统一的美感。</p> <p> 村前的古石桥</p><p> 村旁的颖江(今蒙河)码头,船来客往,通往四周村庄的道路全部铺设了青石板,商贾云集,黄坑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粮棉集散地,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p> <p>桥面上留下了深深的车辙</p> <p> 祠堂后面的古樟树,古老苍劲,树龄有500多年,高达20多米,直径2米多,4个人都环抱不过来,参天耸立,根深叶茂,遮天蔽日,见证了黄坑村的兴衰,保佑一方的兴旺。</p> <p> 目前保留完整的古民居只剩下13栋了,正是由于黄坑村独特的民俗民风,精湛别致的建筑瑰宝、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2014年11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等七部局公布的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黄坑村成为新余市唯一入选的村落。</p> <p>村里的传统手工挂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