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在孩子的心田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则可以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是至关重要,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担当教师特辑(七)――《好习惯,益终身》。</span></p> <p> 好习惯成就大未来。她相信“日拱一卒无有尽,功不唐捐终入海”,在面对学生基础非常薄弱的情况下,她愿意不懈努力,把培养学生一生受用的好习惯当做事业目标,潜心育人,持之以恒。她就是广丰区河北中心小学教师——琚盼盼。</p> <p>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家庭教育也不同,如何让这些孩子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空头说教是没有用的,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耐心地引导。孩子们不知道为什么学习,为谁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琚老师就根据孩子喜欢听故事的特点,经常讲些名人的故事给他们听。用这些生动的故事把他们吸引到学习上来,他们听入了迷,她再引导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听了故事,你心里是怎样想的?把你们的想法说给大家听听,看谁想得好、说得好。小故事的吸引力起到了作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熏陶和启迪。</p> <p> 琚老师以“爱”为核心,像导师、慈母、朋友一样,在课堂上,课外活动,日常生活小事中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家庭教育相配合,走进学生心灵,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如某个活泼的学生为何突然间沉默寡言?一向守规矩的学生为何迟到?某某为何心神不定……她一定会想尽办法找出原因,耐心疏导;对后进生更是加倍关注,并走访学生,弄清基本情况,向各科任教师了解其课堂上的表现,向家长了解家庭情况,继而综合分析整理,找出原因,制定出对策和实施方案,帮助其在各方面都有进步,稳步提高。走进孩子心灵,用自己的爱心、精心、耐心、细心、恒心营造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p> <p>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比不良习气的形成更难,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责无旁贷的,要持之以恒地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入手常抓不懈,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健康而和谐的社会环境。为此,她愿意不懈努力,她相信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会在孩子身上盛开出鲜艳的花朵。</p><p> <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编辑:琚盼盼</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审核:夏金美</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