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一朵茉莉花开,纯净的笑容在绽放,温暖的话语在碰撞,在开启,在点亮……</p><p> 眸子里照出,前行的力量</p><p> 在这个带着点点寒意的晚上,应文君老师,口吐茉莉般的芬芳,慢慢扣开我们的心房……</p> <p> 老地方,矮篱内,窗棂旁,煮一壶清茶,卷几页书纸。</p><p> 微醺的气息里,闻道,享受慢时光,开慧静心!</p><p> 在这里,应文君老师为我们开启《一起学习,做一个懂孩子的“叙事生涯型”父母》的智慧讲座分享。</p><p>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原创作品”,如何懂他的“独一无二”、尊重他的内在动力、滋养他的独特的天赋?</p><p> 合理的生涯规划是打开孩子天赋潜能的窗口。探讨如何帮助孩子照见内在、建构自己对未来的憧憬、规划以及价值观,成为有价值的人?</p><p> 且听温婉雅致的应老师一一为我们开启如何引导孩子的美好时光!</p> <p> 01</p><p><b> 爱是力量,是唤醒,是阳光</b></p><p> </p><p><br></p><p> 讲座一开始,应老师就用《阿南的故事》让我们走近一颗孤独的心,去看看,这颗心因为洒进爱的阳光,引发的奇妙改变。</p><p> 这个故事很美,很真,似乎让我们看到,阿南的嘴角在慢慢地上扬,阿南的心像花一样慢慢绽放。听完故事后,更多的改变也在发生。在座的爸爸妈妈们心突然变得柔软,感受到给予的力量,原来爱与关注就是一束光,它能打开紧闭的心扉,它能给唤醒沉睡的希望。</p><p> 他们分享:</p><p> 爱是种子,会在滋养下慢慢长大</p><p> 礼物是爱的符号,走近别人,打开自己。</p><p> 一丝光亮,相信星星般的爱火便可以开启爱的海洋……</p><p> 余敏爱的分享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p><p> 1.如何走近别人的世界</p><p> 2.如何去支持别人</p><p> 3.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发生自我改变</p><p><br></p><p> 故事藏着应老师深深的爱与期待,她用叙事打开大家的心扉,让每个人通过故事,照见自己,照亮来时的路。</p><p><br></p><p> 她用故事唤醒我们:</p><p> 不同的生命体验会有不同的驱动点。</p><p> 自我认同的重要。同样的一个人,他不应该活在别人的眼中,他该活出更好的自己!</p><p> 很多人,一辈子都在努力地做事,赢得别人的认可。不幸的人要用一生去治愈童年。</p><p> 而我们的孩子,这个因我们而来的生命,我们该给他们一个怎样的童年呢?</p><p> </p><p> </p> <p> </p><p><br></p><p><b> 02</b></p><p><b> 活出最好的自己</b></p><p><b></b></p><p><b> </b></p><p> 这一生你得到了</p><p> 你想要的吗,即使这样?</p><p> 我得到了。</p><p> 那你想要过什么?</p><p> 叫我自己亲爱的,感觉自己</p><p> 在这个世上被爱。</p><p><br></p><p><br></p><p><br></p> <p> 幸福的人生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p><p> 如果你希望孩子有幸福的一生,那么给到孩子自我认同感,自我价值。</p><p> 应老师用她与女儿之间的故事告诉我们,有智慧的妈妈要学会带领孩子,语言是有力量的,孩子会慢慢活成你口中的样子。</p><p> 那么,怎样的教养方式是降低孩子的自尊和自我认同感呢?</p><p> 不许干嘛,不许做什么?</p><p> 命令式的语气,权威的操控,会让孩子失去自己,剥夺了孩子的价值感和力量。</p><p> 如果你看到的都是孩子的不足,盯着他不够好的地方,不断打击他的自信,孩子的价值感也会降低。</p><p> 你的语言就是家里的空气,如果家里否定的语言多了,家就中毒了!</p><p> </p><p> </p> <p> 应老师像一位教练,她轻轻一问,就把大家带进自我发现的旅程中,点亮了在座的爸爸妈妈们的智慧。</p><p> 原来,每一位家长都有自我具足的一部分,分享感受环节,我们听到了更多的智慧小故事:</p><p> 三芸姐说:</p><p> 我很少说,我一直在做。孩子也佩服我,她一直认为我们做得很好。充分相信孩子,她肯定能做得很好。所以,她的自律性高,不需要我们去监督提醒……</p><p> 施记者说:</p><p> 提高孩子的认知。我一直给孩子灌输,人生要靠自己的价值理念,让他们时刻有危机感,人生没有退路,只能向前。父母一直在竭尽全力创造条件,从农村里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剩下的路要自己走,要靠自己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p><p> 赵伟进老师说:</p><p> 允许孩子犯错,在错误中成长。给孩子自我决定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做主。</p><p> 靠近孩子,与孩子沟通,如果你拒绝孩子,孩子成长遇到困惑的时候就找不到帮助,找不到出口,那他可能会走向错误的道路……</p><p> 美丽大方的赵姐分享:</p><p> 做好自己,放下焦虑,学习成长,最终都会放下。</p><p> 我的教育之路就是:牵手—松手—抓手—学习放手的过程。</p><p> 安好我们的心,去信任,去觉察,去改变,滋养孩子的生命,给予孩子价值感,力量感!……</p> <p> </p><p><b> 03结语</b></p><p><br></p><p><br></p><p> 智慧本自具足的妈妈们,一点就通。</p><p> 陈慧卿温暖的分享代表了更多妈妈们的心声:</p><p> 我与焦虑同在——天下妈妈的通病。</p><p> 我认为,放下焦虑,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做最好的自己,活出最美的样子,在孩子面前,这就是最好的教育。</p><p> ……</p><p> 这一晚,我们的收获经由每一个心灵的体验而抵达,所以,更有力量。</p><p> 原来,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最美好的就是好好爱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活出来,给孩子最好的榜样!</p> <p>附: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做最好的自己!</p><p><br></p><p><br></p><p><b>1.外界的肯定,能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可度</b></p><p> 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之一的鲁契亚诺·帕瓦罗蒂,出生时的啼哭音调高的惊人,他的母亲预言帕瓦罗蒂一定前途无量。</p><p> 祖母更是从小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p><p> 后来,帕瓦罗蒂一边当小学老师,一边向歌唱家阿里哥·波拉学习唱歌,从始至终他的父亲都不断给他鼓励,肯定他唱歌十分有潜力。</p><p> 最后,帕瓦罗蒂成功后感叹:“如果没有父亲的激励,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是祖母的那句话,让我有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p><p> 因为帕瓦罗蒂从小接收到外界的肯定,提高了他内心的自我认可度,才让他有勇气和信心奔向成功。</p><p>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就是,渴望被肯定。”</p><p> 孩子受到肯定,可以让孩子更加充满了力量,这种被信任和被尊重的感觉会促使他们更加的上进。</p><p> 《少年说》中,女孩袁璟颐控诉妈妈总拿自己和考全年级第一闺蜜比较,看不到自己的努力。</p><p> 可是妈妈却辩解反驳,“你要不打击,你就会有点飘。”</p><p> 袁璟颐哭诉,“我都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你们老是在这里打击我,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p><p> 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说过,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p><p> 父母长期的打击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压力的同时产生自我怀疑,自我认同感会越来越差,渐渐的变成一个不自信的孩子。</p><p><b> 一个从小受到肯定和赞赏的孩子,会有较高的自我认可度,这种自我认同会让孩子理智的看待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加积极热情的朝着目标奋进。</b></p><p><br></p><p><b>2.赏识和鼓励,更能发挥孩子的潜能</b></p><p><br></p><p> 李嫣是李亚鹏和王菲的女儿,从小就患有“先天性唇腭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兔唇。</p><p> 可能在大多数人看来,一个从小就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应该是自卑又敏感的,可李嫣却是气场十足又自信,让人为之惊艳。</p><p> 她在时装走秀上走路带风,气场十足。</p><p> 李嫣内在的自我认可度,以及外在表达出来的自信,离不开父母从小对她的赏识。</p><p> 母亲王菲曾在一个访谈节目上公开肯定她,“我觉得她很美,很漂亮。”</p><p> 父亲李亚鹏也在《朗读者》节目的录制中,登台朗读了写给女儿的信,“上帝给了你这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你用几段小小的视频,自信的笑容,以你自己特有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了你的存在。嫣儿,我希望你长大以后可以成为独一无二的你自己。”</p><p><b> 正是父母传达出的欣赏和肯定,才让李嫣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远离了自卑和敏感,成长为一个自信大方的孩子。</b></p><p> 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们找到了一个学校后,从校方手中拿到了一份全体学生的名单。</p><p> 之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部分优秀学生名单,并且告诉校方,他们通过一项测试发现,这些学生有很高的天赋,只不过尚未在学习中表现出来。</p><p> 其实,这些优秀学生名单不过是随意抽取出来的几个人。</p><p> 但是在学年末的测试中,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却比其他学生高出很多。</p><p> 这也正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指的是一个积极的期望带来积极的结果。</p><p><br></p><p><b> 更有研究表明,普通人在未受到任何赞赏与激励的情况下,自身能力仅能发挥出20%~30%,而在赞赏与激励之下,却能发挥出60%~80%。</b></p><p><br></p><p> 如果孩子缺少了积极的肯定和支持,可能会让他们变得消极或是一蹶不振,而积极的期待和认同,则会让他们从外界中接收到力量,支持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p><p><br></p> <p><b> 3.如何才能做好赏识教育,让孩子更好成长?</b></p><p> 外界的否定,特别是最亲近人的话,会给孩子内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p><p> 哪怕长大成人后,孩子也会为之苦恼。</p><p> 学会如何赏识孩子,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p><p><b>(1) 学会正确的表达,培养成长型的孩子</b></p><p> </p><p> 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徳韦克曾带领团队做过“不同表扬方式对孩子影响”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表达方式会影响孩子“固定型心理定向”和“成长型心理定向”形成。</p><p> 比如孩子完成了一件事时,父母夸奖“你真是太聪明了”和“你通过努力取得了成绩,太棒了”,这两种夸奖方式一个注重天赋结果,一个注重过程努力,对于孩子的心理塑造是不同的效果。</p><p> 后者哪怕遇到了挫折,孩子也会从自己的努力和过程中找原因,越挫越勇从而进步.</p><p><br></p><p><b>(2) 不轻易呵斥,保护孩子的心理健康</b></p><p><br></p><p> 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这样的经历,当自己和亲戚家的小孩闹矛盾时,爸妈肯定是第一时间指责自己并且赔礼道歉。</p><p> 父母这种轻易呵斥孩子的行为,很容易让孩子越来越内向,养成讨好型人格。</p><p> 父母千万不要让孩子因为呵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也要做到呵斥在理,赞赏有度。</p><p><br></p><p><b>(3) 发自内心的赞美,给孩子力量</b></p><p><br></p><p> 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极其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高明得多,及时给到肯定和夸奖,才能让孩子体会进步的乐趣,间接的激励孩子。</p><p> 但是,父母空洞敷衍的表扬很可能让孩子厌烦。“你真棒”、“你真优秀”、“你真厉害。”</p><p> 父母这种随口就来的话,孩子听多了可能并不相信,更别说从中感受到鼓励的力量了。</p><p> 如何发自内心的夸奖孩子,父母就要观察细节。</p><p> 例如孩子画了一幅画,可以把“你画的真漂亮”换一种说法,去夸奖孩子色彩搭配的非常棒,从细小的地方让孩子感受到真心的赞美。</p><p> 如果一味的批评打击孩子,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甚至会让孩子从小就自我认同感差,未来做什么事情都不自信。</p><p> 只有父母正确的赏识肯定孩子,才能在促进孩子进步的同时,激发出他们最大的潜力,更加积极向上的主动成长。</p><p>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呵护,外界的赞美和肯定都是浇灌孩子成长的养料,一个从小对自己十分认同的孩子,才能无畏风雨的长成参天大树。</p><p> </p><p><br></p> <p><br></p><p>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p><p>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p><p><br></p><p> 他们藉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p><p> 他们在你身旁,却並不属于你</p><p>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p><p>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p><p> 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p><p>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p><p>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p><p>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p><p><br></p><p><br></p><p> 愿每一位努力奔跑的家长们,用智慧与爱托起孩子,送他们到达梦想的远方!</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