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九月果香,九月菊黄,但我却闻到,三月桃李的芬芳,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你我仿佛在阅读的畅想中,洒下未来的希望。9月15日,我校召开了青年教师读书汇报暨微讲堂活动,全体青年教师根据自己假期读书的篇目进行了精彩的汇报展示,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形式多样,这里有课堂教学感悟,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最新的班级管理理念,有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让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改变自己的思想,提升内在的涵养和气质,在历练中得到蜕变,在审视中学会思考,在沟通中学会进步。</p> <p><br></p><p>曹雨晴—《新课程我们怎样上课》</p><p>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组织形式,同样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探索、发现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形成能力。通过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体会,我觉得在实践新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精心组织课堂教学,追求符合新时期的教学组织形式。</p> <p>夏琳—《谈教师合作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性》</p><p> 教师的合作是新课程提出的重大要求。教师通过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合作可以从同事那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p> <p>梅元春—《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p><p>“不懂心理学的教师不是好教师”。学生想认真学习,教师想尽力帮助学生学习,家长永远想给孩子最好的,领导也绝对希望学校的教学能够蒸蒸日上,推动教改的专家学者们更是希望能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制度。问题是,我们如何确定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对的呢?直觉上,我们都以为我们是对的,但心理学却告诉我们:人们的想法往往埋藏着许多盲点。看了这本书,相信你会有机会挑战你自己的直觉。”</p> <p>单风—《教师掌握课堂技巧》文章中介绍了几种方法为冷处理、巧妙暗示、因势利导、将错就错、借题发挥,这些都有一定的案例作为辅证,这对于我们而言真的很有帮助,当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至于自己茫然无措,也不会用不恰当的方式处理,使得课堂效果不好,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反而助长学生的气焰,让学生觉得教师的处理时不公平的,不正确的,不满意的。通过这些方法和案例,让我们能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经验,再实施到教学中去。</p> <p>张超楠—《班主任哲学50讲》</p><p>魏书生说:“教师要理解学生,顺应学生,最后要有能力改变学生,最重要的是改变学生的欲望。”“理解,顺应是手段,改变才是目的”不论学生多气人,多淘气,当他站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就要坚信,他的内心深处渴望你的帮助。没有学生是不喜欢表扬的,也没有学生是渴望批评的。可能,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不知道如何做才是好。走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p> <p>周雨—《师生沟通的艺术》</p><p>从人际沟通的角度来看,一定程度上“会听”比“会说”重要。不少心理学家在对情商定义的诠释中已经明确指出:能不能理解和分析人的情绪所传送的意识,是情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理想的沟通中,双方都应该是“听者”。沟通双方首先必须在积极聆听的过程中才会知道应该如何去“说”。一个好的沟通者,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聆听者。</p> <p>王梓特—《做一个幸福的教师》</p><p>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教师是精神的“传道士”,必须拥有好的心态面对工作和社会,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p> <p>王博—《媒体运用技能训练》</p><p>媒体运用技能与其他教学技能的整合。那么,在教学技能培训中,教师必须熟悉和掌握各种单项教学技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程序。没有这套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程序,教师掌握教学技能就不能形成自动化,但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形成仅仅是教学技能培训的第一步,接受培训的教师欲将教学技能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必须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灵活的综合运用教学技能才能完成教学任务。</p> <p>阙晋—《给教师的建议》</p><p>读了这本书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也充满了深深的敬意。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时时不忘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他们的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p> <p>赵春雨—《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p><p>习惯的力量无比巨大,它经年累月地影响着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思维方法和行为模式。我相信,没有谁会比老师更清楚它的重要性,我们每天都在教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那么我们自己应该具备哪些习惯呢,读到了《人一生要养成的50个习惯这本书》感受颇深。本书总结出50个影响人一生成败的习惯,用精炼的文字对其进行充满哲思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优良习惯的切实可行的方法。</p> <p>刘斌—《人一生中要解决的50个关键问题》在刘备的托孤遗诏中写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这句话中我感到了一件小事的重要性。小事,我们也可以看待成细节。细节决定成败,就像德克萨斯州的那只蝴蝶,就像丢了蹄钉的战马。工作中没有小事:点石成金,滴水成河,只有认真对待自己所做的一切事情,才能克服万难,取得成功。</p> <p>杨思淼—《教育的细节》</p><p>课堂教学中也注意细节,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教学细节来实现的。教学细节推动师生课堂有效互动。当我把问题呈现给学生时,我的语调、眼神都很重要,面对我的问题,学生的回答我的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我的处理,根据学生的思维,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这些细节的注重会使我在课堂四十五分钟里体现生命的增值和律动。</p> <p>李金凤—《教师反思与写作指导手册》</p><p>做一个“善变”型教师。在这个多变的世界,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而不写作、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理念,要使自己成长起来,只有不断反思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学随笔。写作为一个教师提供记录教学经历的机会,记录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困惑,通过写作的形式表现出来,有利于教师养成积累教育经验、勤于思考、善于动笔的习惯。</p> <p>李晶波—《正面管教》</p><p>我想只要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以心平气和的心对待所发生的一切事,抛弃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劣性本质,从孩子的角度换位进行思考,我们的教室一定会充满爱与欢乐,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尊重、理解、关爱孩子的成长,赢得孩子,而不是要操纵孩子。试着努力改变我们旧的习惯,耐心下来,理解的加深是能够看到问题的改变。</p> <p>刘丹—《班主任与学生的互动智慧》</p><p>学生首先需要对教育活动产生热情,才会有对教育活动的投入;只有对班主任产生尊敬、好感等正面的情绪,才能接受班主任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班主任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教育技巧唤起学生的情感,再进行逻辑层面的教学,才会产生相应的思维热情。而师生之间所有的正面情感都是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产生的。</p> <p>郭晓雪—《避免课堂失误的50个细节》</p><p>“要想让课堂有着春天的希望,教师的语言必须有阳光的味道”苏霍姆林斯基如是说。但是这种阳光必须是温暖的却又能给学生带来正能量,保护不等于庇护,尊重不等于纵容,在强调鼓励的同时,并不意味着要不分对错,全都说好。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学生们是敏感的,也许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伤害到他们的内心,同时他们也是处在最具有发展性的年纪,我们应不断地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对于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只要他们肯对问题进行思考,无论想出了什么新点子,新花样都是对的,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并给以真诚的鼓励、巧妙的点拨。</p> <p>修莹—微讲堂《后进生的转化》</p><p>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因此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p> <p>白雪—《让孩子远离焦虑》</p><p>在沟通方面,老师一定要注意照顾孩子的感受。这是一本书实用性非常强的书,除了告诉我们让孩子远离焦虑的方法,他也告诉了我们父母远离焦虑的方法。比如你想的事未必会发生,你想的事未必是事实,感受并不等于事实,要对抗全盘的自我否定和肯定!</p> <p>吕洋—《在教育家的智慧里呼吸》</p><p>屈原曾说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国的教育在发展,教育教学理论在发展,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要发展,教师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线人员,对学生的影响更是直接。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让我们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让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染身边的幼苗,托起美好的明天。</p> <p>贾秀丽—《班主任心理素养修炼》</p><p>拥有健康心理的班主任,才能有足够的自信,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信赖别人,与人为善;才能重视每一个学生;才能一贯认真备课、准时上课,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拥有健康心理的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能始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选择教育方法,设计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促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学习心境,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p> <p>李想—《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p><p>语文课堂的核心是语言,主体是活动,目的是素养,把课堂交给学生的同时,时刻谨记自己是课堂的主导者,我们曾在公开的课堂上不允许学生说“不知道”“不会”因为往往这些词语的出现会使教师进入一个尴尬的处境中,在钱梦龙老师执教《死海不死》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小插曲,而是这个小插曲让这堂课分外精彩。在问到本文运用了说明文中的哪一种时,一个学生说“知识小品”,接下来钱老师问他为什么是知识小品文时,学生直接回答不知道。特点是什么?该生接着回答不知道。学生连续三个不知道,似乎将这堂课逼到了绝路,但是钱老师没有停下来,而是一步步引导,一次次降低难度,直到学生理解,回答“是的”。在这一过程中,钱老师,一直在调整追问的角度,寻找学生的认知起点,缩小问题的切入口,降低问题的难度,终于他寻到了。原来,当课堂上学生说“不知道”时,再找个学生来回答并不是唯一的方式。</p> <p>金爽—《教育让人生更美好》</p><p>教育存在管理,但教育不是管理;教育涉及知识的传授,但是教育不是单向的劝学。管理师诉诸于权力,自下而上的,但是教育一定是诉诸于心灵的,是基于人格平等的相互感知和共同成长;师生间知识的传递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精神的共勉。我们期待能找到一种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面对自己、寻找自我,发挥所长,达到人生的精彩境界。</p> <p>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可以独立、自立,让他具有爱的能力,让他可以自由地创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过多的干涉与牵制他们的发展。如果我们没有比孩子更了解他们,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靠边站,随时留意孩子们的需要,并让孩子自己决定何时需要我们的帮助。这不是不作为,而是一种尊重的态度和真正意义的平等思维。</p> <p>王晶校长:青年教师要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要做一个知识上有广度,情感上有温度,教学上有厚度的有为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未来的发展需要你们的拼搏,在教学的路上要踏实肯干,积极进取,有一颗上进的心。要在生活中做一个快乐的人,感知工作中带来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不负韶华,勇于追梦。</p> <p>张雅丽副校长:读书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读书给我们带来快乐,以后我们要常读书,共分享,勤交流,在沟通中提升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我们每个人都要按照学校的要求去做,完成各项任务,这样才能在各项评比中获得骄人的成绩。</p> <p>田凤艳副校长总结:</p><p>怀揣教育理想,尊重教育规律。</p><p>洞悉人性取向,彰显生命意义。</p><p>重视师生对话,倡导平等参与。</p><p>兼顾能力体验,强化兴趣内驱。</p><p>开发多元智能,倡导和美教育。</p><p>行知珍视经验,反思旨在扬弃。</p><p>培养问题意识,倡导创新求异。</p><p>形成教研能力,教学相长成器。</p> <p>“书乃物中精华,善求者必博”,只有“阅读”无数,才会“腹有诗书”,只有“书香沁染”,才会“虚怀若谷”,读书,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途径,唯有多读书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唯有多读书才能立于时代的不败之地。“读完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加一次交流活动”,幸福读书,让你看的更高,望的更远,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与古人对话,与名家交流,与文字相伴,让迷人浓郁的书香飘溢在你我的身旁,伴随着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印,助力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充实地走向美好,走向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