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

理直

<p>  1973年7月15日我高中毕业。当天中午在参加完学校的毕业典礼后,便怀揣一本3指来宽的毕业证书,肩挑简单的行李离开了学校。</p><p><br></p><p> “学会ABC,照样回家挑泥箕”。那年月没有高考,我们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毕业即等于要回家劳动。</p><p><br></p><p> 劳动就劳动呗。“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人家城里的孩子毕业了不是一样到我们农村“插队落户”吗!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孩子又何惧回乡呢?</p><p><br></p><p><br></p> <p>  当时我们村高中毕业的一共是5个。我们回乡后的第二天即向村里大队写了一份《决心书》,表示我们回乡后一定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坚决听从大队指挥,决心为改变家乡面貌作出积极的贡献!</p><p> 此外,我和名碧、远征、远星几个还私下里对家乡的建设做了一些大胆的设想:在石龙桥下游的“渊加之”安装三级抽水泵,把石龙河水抽上来,让“大岭”及”钓鱼山”下一带的旱地全部变为水田;把村里至“岰脚”的那条“牛路”进行平整硬化,以方便村民上山下地;对“新桥”原有的抽水泵进行规范管理,减少周边生产队及村民的“抢水”纠纷……真可谓是“雄心勃勃,豪气冲天”!</p> <p>  可回乡后,我们5个毕业生没有一个得进大队部工作。以致当初的“决心”也只停留在纸上,“设想”也变成了幻想。加之回乡后各自为生计奔波,那“革命理想”便彻底被“面包”所打破……尽管后来我们几个都先后外出参加了革命工作,但对家乡建设的初衷仍然念念不忘。记得在七九年还是八O年,远星、远征、日忠、名珍几个在外工作的同乡还与我商量是否“重返家乡干革命”?后因各自家境不同,际遇不同,观念不同未达成共识而流产。</p><p><br></p><p> 如今想来,当年那种想法及行为未免有些幼稚和可笑。但也足见我们年轻时的那份激情与“轻狂”,以及对家乡那份深深的倦恋!</p><p><br></p><p> </p> <p>罗城葫芦山水库</p> <p>罗城葫芦山水库</p> <p>  再说当时我们几位“有志青年”,“雄心无处安放”,“壮志无法凌云”,只好各安天命,该干嘛,干嘛去了……</p><p><br></p><p> 11月份,农村开始进入农闲修水利。我便随四修、名璋、名文几位年轻人前往东门“葫芦山水库”修水利。</p><p> 我们的工作就是凿石放炮“打石头”。打石头可是一个苦活儿。当年的开山凿石可不象如今有风钻机来打孔,那可是纯粹的“传统手工作业”一一用钢钎和八磅锤,一锤一锤地砸出来的!</p> <p>  要开山碎石就先要 “打炮眼”。打炮眼不但拼的是力气,而且特别讲究配合:一人在下方掌握钢钎,一人或两人在上挥锤。握钎者看似轻松,却须心细,要在锺声过后的一瞬间转动钢钎,否则就会造成“卡钎”。此外,还要不时往炮眼中加水,以免干打而烧坏钢钎。</p><p><br></p><p> 我特别佩服和欣赏那三人配合默契的劳作场景:一人握钎,两人挥锤,一上一下,一起一落,那叮当、叮当,叮当、叮当的锤声在山腰上,在山谷里犹为动听。那真不失为一曲“劳动者的乐章!”</p> <p>  可这“美妙的乐章”,对于我这刚出校门的人来说却许久都找不着调。看着别人沉着冷静地握钎,潇洒自如地挥锤,轮到自己上场却总是“潇洒”不起来一一握钎怕别人砸对手,挥锤力又小,有时还砸不准钎头,站在山石上腿肚子直发抖。特别是害怕“点石炮”。因为天生胆小,总担心被石炮炸对。因此,当轮到自已点炮时,那引线总比别人留长3一5寸,躲的总比别人远上三五十米。</p><p> 我们从家里到水利工地约有6一7公里,我们几个每天起早贪黑,早出晚归……</p> <p>  好在苍天有眼,这既苦又累,担惊受怕的日子随着我给水库指挥部写的两篇工地“通讯报道”而结束一一七三年十二月中旬,我被抽调到水库指挥部当了“施工员”。</p><p><br></p><p>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年头政府十分注重水利建设。葫芦山水库是东门公社的四大水库之一,水坝较高,工程浩大。平洛、古耀、章罗、永安等周边大队,每天都分别派出200多名民工上工地。</p><p> </p><p> 大坝上红旗招展,红歌激昂,人山人海,场面十分壮观。记得当时我还写了这样一首应景的诗:</p><p> 葫芦山下红旗扬,革命群众斗志昂。</p><p> 千军万马上水利,深挖洞来广积粮。</p><p> </p><p> 修筑大坝需要大量的土石方,而当时的机械化程度相当低,整个工地只有2台压土机,泥土全靠民工一担担地往上挑。我们六名施工员在坝上,分别给挑土上来的民工发“土票”。土票面值分为捌拾、壹佰、壹佰伍拾斤三种。每担土发给哪种票额均由施工员酌情发给。</p><p><br></p><p> 当时有一位施工员工作不负责任,无论挑多挑少通通发给壹佰斤,见到姑娘漂亮的还发给壹佰伍或两佰斤。因此,他的“堂口生意”特别好,民工们都说他好讲,大方。有位姑娘在一次挑着50多斤的泥土上去得到2张一百斤的票后,故意逗他:我和你是什么亲戚,你给我这么多?问的那斯满脸通红。以致“我和你是什么亲戚”这句“经典”笑话在工地上流传了许久。</p><p><br></p><p>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际上领导的眼睛也不是熊瞎子。这施工员的所作所为不久便被领导发觉。在指挥部的批斗会上,他还交代了某村两位姑娘送他一顶草冒,一双布鞋,他便给人家数千斤土票的“豪情”。后来这斯自然被清退回家。</p><p><br></p> <p>  土票是体现民工劳动价值的凭证。因为,民工每月要凭票向指挥部进行决算,指挥部凭票给民工开单据回生产队记工分。土票越多工分越多,工分越多,收益越大。从这一角度说,土票也属一种“有价证券”。</p><p> </p><p> 施工员每人每天经手的土票多达数千戓数万斤,而这票发给了谁,发出了多少?指挥部管不着,领导看不清。因此在那“政治挂帅,思想领先”的年代,靠的是个人自律,凭的是防腐意志。意志薄弱者往往容易犯错误。</p><p><br></p><p> 当时我和一位名叫小光的施工员在一起负责土石方的验收。我们俩既是”量方”的又是开票的。手中也有不小的“权力”。因此,不少别有用心的人也想“讨好”我们。可我们始终坚持原则,不为所动。工地上有几名比较捣蛋的知青,总喜欢耍小聪明:拉沙子时,在手推车内用树枝草帒架空,上面只铺少量沙子;堆石方时,底部用几块大石头搭架,上面铺上少量石头及碎石,企图以少充多。</p><p><br></p><p>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对于他们此等不良行为,我们不但坚决抵制并予当面揭穿:在量沙方前,先用一木棍对着沙堆连捅数下,若有架空,沙子必必向下沉;在量石方前,则要先端起2一3个三五十斤重的石头抛向石方上靣,若遇架空作假,石方必塌陷无疑……</p><p><br></p><p> 在当施工员的一年里,我学会了水利测量、工地管理,锻炼了个人意志,增强了社会实践。</p><p> 1974年,是我单纯又充实的一年,快乐而难忘的一年。</p><p><br></p><p><br></p> <p>  葫芦山下红旗飘,水利建设掀高潮。</p><p> 回乡三月上水利,指挥部里把食“刨”。</p><p>(葫芦山水库施工员留影。前排中为笔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