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综合学科课堂教学研讨——美术学科

万秋妤

<p>  2020年9月16日到9月18日三天徐冬青教授到昆明,就“新基础教育”对综合学科课堂教学进行指导。</p><p> 2020年9月17日,周四,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全体美术老师到中华小学书香门第校区参加“新基础教育”美术学科的课堂观摩与研讨。由高歌老师和徐晓天老师分别上二年级和五年级的美术研讨课,并在课后进行评课、讨论,以及徐教授详细的点评。</p> <p>一、课堂观摩</p><p> 首先由高歌老师上二年级上册第6课《高个子与矮胖子》。</p><p> 在课前高老师播放了各类夸张的儿童画,引起学生注意力与绘画形式感知能力,通过“高个子与大胖子家族召开聚会,判断这些人应该参加哪个”任务清单进行连线,学会区分“高、矮、胖、瘦”。在核心推进过程中,高老师一共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活动一,用绘画方式让学生体验绘画中的对比和夸张;活动二,发现生活中“高个子或矮胖子”的物体。活动三,欣赏同龄人的“高个子和矮胖子”绘画作品,学习优秀表现方法。活动四,自由创作心目中的“高个子和矮胖子”,并进行资源回收,学生评价。</p> <p>  整堂课过程连贯,内容充实。学生基本掌握了通过夸张对比的方式,描绘物体的大小,课堂气氛活跃,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分享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p> <p>  第二堂课是由徐晓天老师呈现的五年级上册《搭建框架》。</p><p> 在课前活动环节徐老师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准备好了课堂需要的橡皮泥球。导入环节中“鸟巢”和鸟巢的一组图片,快速引出了课题,并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框架结构。徐老师在核心推进过程中,通过“了解框架”、“学搭框架”、“欣赏框架”、“创造框架”、“展示框架”,五个环节,让学生在了解框架构成和练习创造中,学会搭建框架。通过三个大问题的“放下去”,让学生学会观察与应用。</p> <p>  徐晓天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教学重难点突出,充分利用了教室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听课、分享、尝试与合作中,学会了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p><p> 我们全体老师从两节研讨课中学到了很多,高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高;徐老师的课堂思路清晰,关键知识一触即发。</p> <p>二、评课研讨</p><p> 首先高老师和徐老师就教学思路和教学反思对两堂课进行了说课,专家针对两位老师的说课进行了提问。五华区五所学校教师代表进行评课,每位老师都认真总结,并对课程提出了优点与相应的重建建议。</p> <p>  在评课时环节,张教授和徐教授就美术教学育人理念提出了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指导与希望。在课堂设计中,每一个环节都要在课堂中起到推进作用。艺术是从生活出发的,作为美术老师,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和生活出发,引导他们对美的感悟与思考。美术课堂不仅需要完成绘画任务,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创造能力,这是十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美术教育话题。</p> <p>三、深入课堂</p><p> 9月17日下午五华区美术教研员左莉莎老师到我校调研,进行新老师推门听课,下午第一节万秋妤老师执教四年级(3)班《时间告诉我》第二课时;第二节罗悦萌老师执教五年级(5)班《家乡的古建筑》第二课时。</p><p> 在听课结束后,左老师对两位新老师情况进行了解,就美术课课堂常规与外小美术组课题活动提出了希望与要求;对两位老师课堂进行评课分析;对2020年五华区美术抽测,五华外小成绩变动原因提出疑问与解决希望。</p><p> 在9月17日一整天的学习和研讨中,五华外小美术组四位老师受益匪浅,从课前到课堂再到课后反思,让我们更加重视外小每一位学生的美术发展,更加努力思考如何完善自己的美术课堂。希望四位美术老师在将来的教学工作中逐渐成长,尽快将“新基础教育”落实到工作当中!</p> <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p>校园:五华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p><p>撰写人: 万秋妤 </p><p>时 间:2020年9月17日 </p>

老师

课堂

美术

学生

五华区

框架

研讨

高个子

基础教育

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