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框架 明目标 聚文本——柳园小学高段语文教研组开展新进教师推门听课活动

凤梧清风

<p>  一丝微风拂过九月,一抹微凉唤醒校园。为夯实教师的教育教学基本功,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2020年9月17日,柳园小学高段教研组开展了新进教师推门听课活动。</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 1, 1);">由景入情 感悟意境</b></p><p> 图文结合,循序渐进。孙海洋老师执教的是《走月亮》一课,重点是指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并通过语言文字来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课堂设计先是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表达感受,然后结合作业本反馈生字词易错点,之后初读课文梳理文章。</p> <p>  归纳分层,重点分析。孙老师通过读的多种形式来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串联起全文,理清文章各部分内容,而后重点抓住第一部分讲授。</p> <p>  细化目标,精简提升。观摩课后,教研组的老师们针对本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孙老师能再有针对性地对课时目标进行细化,加强对文本的解读,问题的指向性要更明确。</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借物抒情 一举多得</b></p><p> 预学反馈,朗读提升。郑时也老师执教《落花生》一课,课前她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解,从字词上下工夫,并指导学生对课题的理解。同时,通过朗读对话,花生的好处深入生心,为品质的渗透作铺垫。</p> <p>  抓关键字词,体会欣喜之情。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郑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动词来体会种花生和收花生的喜悦,并拓展“一亩”的大小激发学生学的兴趣。</p> <p>  郑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但还需要在语言组织上进行思考锤炼,增添更多的语文味。</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扎实基础 有效运用</b></p><p> 先学后教,观察细致。刘丽平老师带来的是一堂饶有趣味的《爬山虎的脚》,整堂课重难点突出,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p> <p>  多媒体的熟练应用为本课教学服务,刘老师利用图片、视频等手段呈现出更直观可感的爬山虎,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通过找叶子的特点让学生感受连续观察,细致周到。</p> <p>  多形式的读为文本解读服务。通过朗读,学生们能抓住“漾起波纹”来感受美,同时还能抓住“触”等动词感受动态美。</p> <p>  刘老师的课堂教学目标明确,更多的是放手让学生的学更有效。这样的课堂生成离不开她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值得老师们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次教研 一次成长</b></p><p> 活动最后,胡秀丽书记对每位新进老师都进行了认真的点评和分析指导,新教师的结对师傅也分别对老师们提出了改进的意见。</p> <p>  一次教研,一次成长。九月的微风轻拂,让我们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p> <p>图片来源:高语教研组</p><p>文字编辑:钟婉莹</p><p>审核:李燕飞</p>

学生

老师

教研组

本课

感受

朗读

教师

语文

课堂

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