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纪校长亲自带队,我们一行15人赴克旗经棚实验第一小学观课学习。出发前一天教导主任车主任和吕主任专门给大家开会,在学习共同体上大家都有哪些迷茫和困惑,让我们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并明确了本次学习的目的。 9月17日下午我们很早就赶到了经棚第一实验小学,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它很大。大家结伴参观了校园,新的教学楼,新的操场,一切都是那样欣欣向荣。拍照留念是必不可少的啦! 下午听了三节课,给我的感觉这里的教研氛围浓厚。第一节课是乔亚娟老师执教的《柳树发芽了》(古诗)。宽敞的教室里坐满了听课的老师和学生,我猜听课的教师不只是语文老师吧。 我坐在了一个小组边上,我挨着的是一个女孩,她很主动的和我打招呼并做了自我介绍,我也请她把这个小组的成员名字写在了听课笔记上。座位顺序如下: 观察者<br>赵师茵(女) 胡佳禾(女)<br>侯思宇(男) 陈浩然(男)<br> 2:30分准时上课了,乔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利用手里的学习资料自读这四首古诗三遍,孩子们开始读诗,一遍一遍反复读,作为一名观察员我仔细观察着这个小组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两个女孩读书的声音很小,而且都是自己在认真地读,而那两个男孩子表现就不一样了,他们俩就好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声音较大而且是齐读,好像是在比赛着读似的。我也跟着孩子的读入情入境品味着。2:35分老师开始检查读的情况了,一个小组四个孩子主动朗读,没有分工却又很默契,每人一首读的有滋有味。其他组的同学认真倾听。2:37分教师纠正读音,2:40又找一组读,2:42纠正读音后展示读,有节奏的读。几组展示后老师提出问题。2:45分乔老师说:认真倾听的你们有什么发现?2:48细细品味作者表达的情感。(完成学习单上的第一个问题)学习单:1.四首诗中都写了柳,请反复诵读,思考:哪两首在表达情感上更相近呢?请把四首古诗分成两组,并说出你这样分的理由。2.创编一首带柳的诗。2:49分赵师茵同学开始用铅笔在第一首古诗上圈画批注,她非常认真并没有因为我的存在而影响到她自主学习,我认真观察着她,重点的字如“散,忙,纸鸢”她就在这些字下画一个三角符号,如“杨柳醉春烟”下面画横线,并写上景色很美拟人,作者看到这样的情景很悠闲等解释的意思就在批注的一边上,她还用橡皮擦不停修改着,显然对自己的答案不是很满意的2:49分她完成了第一首的学习,2:59分完成了最后一首诗的学习。3:05分她基本完成了学习单上第一小题的任务。自主学习认真踏实,然后每一首诗都是这样认真进行的,在与其他同学交流后,我发现她用红笔修改了自己的答案3:06分小组同学开始主动交流先是小组内同学交流然后是全班进行交流,这节课下课时间是3:50,因为时间关系挑战性问题没有完成。这节课我的反思是:教师很轻松,整节课都是孩子们在学习,在交流在质疑,他们因为一个不同的观点或者看法而进行激烈的辩证,课堂呈现出来的是孩子自主学时课堂是静悄悄的,交流是每个人都很有礼貌声音也不大,全班交流时孩子们自信大方敢于发言,语言流畅表达清楚,乔老师的课堂确实是让我对“教就是倾听,学就是告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反思。我相信孩子们经历了这样一节有深度的古诗课的学习,对于孩子们今后在古诗的理解和鉴赏的能力方面的影响将是极其深远的。第二节课是潘学玲老师的数学课,解决问题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教师的及时点播,学生精彩的分享,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连教音乐的张老师听完这节数学课后都吵嚷着喜欢数学啦真是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啊第三节课是一节音乐课,赵兰老师的上课要求就是和孩子玩。用心玩,认真玩,有创意玩,倾听玩。她让孩子们听鼓点声判断拍节,用手拍感受节奏,动手摆一摆,音乐欣赏等一系列活动,我的反思是,教师的目的都是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听完了这三节课已经很晚了,回到宾馆纪校长马上又召集大家聚在一起,让大家畅所欲言谈一谈听完三节课后的收获与感受,王校长和车主任就数学学科组织几位数学老师谈体会,吕主任就语文学科让我们谈体会,然后大家打破学科纷纷谈自己的感受。我们每个人都要谈,都要说,张彤老师首先提出质疑,语文课上老师该不该给出正确的答案;高晓伟老师感觉数学课很有意思,老师点播恰到好处,学生倾听发言很好;有的老师提出学生课堂表现好,人家是如何训练的;音乐课那样上叫共同体课吗?不知不觉两个多小时就过去了,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谈论着观课的发现与收获。 纪校长犹如一位教育大咖及时串联着大家的问题,及时抛出问题让老师们反刍。纪校长又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共同体,共同体的课堂有什么迷人之处?大家沉默了。我个人的想法是:共同体的课堂就是一种有生命的课堂,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平等的润泽的课堂。接着我又作为一个观察员的身份观察了学生在上课时的表现,谈我观课后的发现与收获;<br> 四人一组,两两对坐。自学时孩子们是自发主动的进行学习,没有溜号的,小组交流时,孩子们都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所以能对别人的发言及时补充,在小组交流时孩子的思维和不同的观点让他们由浅表的学习一步步走向深度学习,是智慧火花的碰撞。而这样的新效果达成首要就是倾听关系的建立。乔老师的学生会倾听,会学习会交流我想背后教师必定是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与训练吧最后纪校长又给大家布置明天研讨会上的任务,倾听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具体方法?常态课下的共同体课堂是如何进行的,三单是如何设计的等等问题总之观课后老师们对学共体的课堂由迷茫与无措,听完课后大家都有了重新的认识。 第二天我们又来到了学校进行观课后的研讨。<br> 首先,纪校长赠送锦旗,感谢经棚实验一小的领导与老师给予我们学习的支持与帮助。然后是经棚实验一小的李校长给我们介绍了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改变的历程。李校长谈到了几个改变: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2.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3.改变教学评价,由评价教师改变成评价学生;4.基础性评价到综合性评价;5.教师行为的转变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李校长说选择正确的方向,坚持走下去,课改的步伐不能放慢。接着我们又分学科与上课教师和听课教师面对面进行交流。首先是乔老师进行说课,然后是我们提问题,在和老师们交流中,我了解到经棚一小的老师非常热爱读书,他们有读书群,每周都有发言人。他们教研氛围浓,无论多大年龄都积极参与学共体的课堂改革,积极上课听课评课;当我们咨询乔老师是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时候,她说就是反复强调,老师要坚持。其他老师的建议是从低年级就应该注重倾听关系的培养,总之培养学生倾听不是一个老师的任务,也不是一个学科的任务,是所有学科所有老师都要持之以恒注重培养的重要方面。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倾听关系,学生才会逐步走向深入学习。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的原因吧. 一路风景,一路学共体,风景在路上,学习共同体我们亦在路上。 总之,想要促进每个学生都能自觉学习,都能由浅表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教师的思维必须要转变,课堂变革的方向必须要改变,期待着那种润泽的课堂,静待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