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料之外

丹丹

<p>  前言</p><p> 开学前二周,我领略了“马不停蹄”的真正内涵和外延。楼上楼下到处游走,伴随着清脆的🔑声;一行行数据上下滚动,怀揣着忐忑的❤;一声声催促与被催促……</p><p> 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坐在教室里和孩子轻声细语,这种喜欢的感觉,似乎成了奢侈。我只能挤时间为他们看作业,有时真不忍心打扰一个全神贯注看微课的孩子,悄悄地告诉他:孩子,这里有点小错误哦。</p><p> 本想第三周一切可以回到正轨,没有想到,还是涛声依旧,当然少不了意料之外的朵朵浪花……</p> <p>  我看懂了你的密码</p><p> 周一,我修改了批改符号,把错误处圈起来,在旁边画上?,一个?,扣除10分。作业一发下去,孩子们便炸开了锅,问“90+①?”是什么意思。我刚想嘚瑟一下,李雨湉大声喊道:单老师,我看懂了你的密码,就是告诉我们错了一道题,要更正对了才能加上10分,得到100分。台词被抢,除了表扬还能说什么,看来一年的磨合,我一撅屁股他们就知道我拉什么屎了,哈哈😄。</p><p> </p><p> </p> <p>  数学小超市</p><p> 很久以前,我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个超市的老板。一年级的时候,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积分,一个星期到我这里换一个小奖品,现在他们长大了,对这些小奖品的钟爱度有点下滑,怎么办呢?</p><p> 经过策划,我决定积分换奖品的时间变更为一个月一次,月末时,我就会把我的奖品依次排开,明码标价,学生自选,我实现了“超市老板”的梦想,孩子们也可以开心“购物”。</p><p> 期待单老师的数学超市隆重开业,生意兴隆,哈哈😄。</p> <p>  我感觉,你重构</p><p> 莹和静积极备战新教师见面课,第一轮试教后,我们围坐一起各抒己见,慧玲老师做最后总结,三下五除二就搭建了基本的框架,第二次试教,莹和静像模像样。</p><p> 下班后,我们分头行动,一字一句抠细节。一遍又一遍,总感觉静在处理口算与笔算之间的关系差强人意,还有拓展题很好,但耗时太多,收获有点少,但是找不到解决的方法。</p><p> 李老师来了,莹和静表现不错,但总觉得有点走教案。李老师评课了,一语道破天机,教师和学生的融合度不高,就拿静的《10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来说,在比较口算与笔算这两种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在竖式中找一找口算的三个算式,再体会竖式计算的优点,口算和笔算的关系不就迎刃而解了吗?我真有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太爽了,好像有点喜爱教研了。</p><p> </p><p> </p> <p>  成熟老练的悦悦上试教课《加法的认识》,课堂组织好棒哦,语言表达清晰流畅。我听课的状态不是很好,有点头晕,打哈欠,感觉悦悦没有解决从生活中的事例抽象成加法算式,再从看到加法算式联系到生活事例这两个根本问题。</p><p> 评课时,慧玲老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设计了“三放三收”,惊艳,我的眼珠都要掉下来了。</p><p> </p> <p>  魔尺赛来了</p><p> 暑假里布置的拼球任务,孩子们完成得怎么样?没底气。</p><p> 周三晚上,我在班级群里欣赏孩子们拼球的视频,对照自己,我的速度也不过如此,哈哈😄。</p><p> 周四数学微课上,魔尺赛开始了。我刚准备拍视频,一个个拼完的孩子向我跑来,拼球速度和跑步速度都堪称一流。一轮又一轮,终于选出了三个最厉害的参加决赛。</p><p> </p><p> </p> <p>  决赛同样精彩,语文老师也被吸引了。不过要把博学多识的雅雅老师教会,不是一般的难,哈哈😄,雅雅老师被我黑了。</p> <p>  都来试试</p><p> 周五,我们一起学习“解决问题”。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了解决问题的三部曲,接着一改往日的碎步子,把“你能把知道的信息画出来吗?”抛下去。</p><p> 孩子们没有慌张,思考、尝试,再思考、尝试,教室出奇的静,这画面太美了。孩子们开始交流了,说得有板有眼,五花八门的图示,真能找到两个已知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这画面太美了!</p><p> 只可惜没有拍照,此时的我肠子都悔青了,哈哈😄。</p> <p>  快来找茬哦</p><p> 不知为什么,除非抄答案,否则我做参考答案,计算题总不能保证全对,这是硬伤,谁来救救我😝。</p><p> 周五中午没睡午觉,埋头苦干,做参考答案,请宝爸宝妈们利用周末对照参考答案帮孩子改改家庭作业,心里美美的。</p><p> 吃完晚饭,收到了唐菁阳妈妈的反馈,72–9=83,错了;刘星辰又发现了我的小错误;刘梓航、李卓航又有新发现……我简直要“疯了”。</p><p> 此时,我又有一个新主意:我要把对答案变成一次有趣的“找茬”游戏,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收获成就感,他比笨笨的单老师聪明多了。哈哈😄。</p> <p>  夜深了,拾起点点浪花,睡觉💤,下周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