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师本研训——临海市小学科学“新教材 新实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金巧玲

<p>  为全面实施新课程,帮助老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教材,有效开展科学教学的研究,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质量,9月18日,临海市小学科学“新教材,新实践”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临海小学举行。台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金重海老师、临海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周爱琴老师、临海小学校长黄申友老师和全市150多位科学老师参与此次教研活动。</p> 活动安排 科学课堂展精彩 <p>  首先,头门港新区中心校林晶老师、临海小学汪巧英老师、巾山小学沈慧青老师和大洋小学的凌珍珍老师进行了科学课堂展示。四位老师的课堂风格各异、各具特色,将新教材的教学理念落到了课堂实处。</p> <p>  临海市头门港新区中心校林晶老师带领四年级的孩子学习《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堂中,林老师带领着孩子们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观察物体发声时在振动的证据。整节课,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像科学家一样用心观察,仔细倾听,最终完成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从抽象到具体的科学概念的建构。</p> <p>  临海小学汪巧英老师引领四(4)班的孩子学习《声音的强与弱》。汪老师以儿歌和游戏导入,引领孩子们在声音的世界遨游。她通过指导孩子们观察物体发声时的变化,认识了声音强弱与物体的振动幅度的关系,借此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p> <p>  巾山小学沈慧青老师和三(11)班的孩子一起探究《冰融化了》。孩子们边玩冰边学习,看着小瓶子中的冰一点点地融化,孩子们既兴奋又好奇,在玩中感受到了科学的奥秘。一个个插有温度计的冰块,从冰箱到保温箱,最后来到学生探索的科学课堂,成为孩子研究冰融化的材料。为了课堂的有效呈现,沈老师还对实验材料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和改进。</p> 大洋小学凌珍珍老师与六(8)班的孩子使用最新的六年级教材《电和磁》进行学习。凌老师从猜谁让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小游戏导入,以通电导线和指南针为研究对象,通过“重演”科学史上著名的发现电磁现象的过程,学生“发现”通电导线可以使小磁针偏转,从而认识电可以转换为磁。严谨的实验,层层递进的研究,六年级的孩子们在重走奥斯特探索之路中不断揭秘电和磁,逐渐建构电与磁的关系。 电子评课齐参与 在观课的同时,与会教师对课堂进行问卷调查形式的电子评课。问卷中,教研员周爱琴老师拟出20条观课的指标,目标分别指向对学生、教师、活动呈现的观察。大家的观课目标更明确,统计收集更迅速,大大提高了与会教师评课的意见采集。 小组评课互学习 <p>  课后,全体科学老师按教研区进行分组评课。老师们从儿童特点、新课标、教材内容、实践经验角度出发,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研讨的地方。再由金巧玲老师、章晓仁老师、蒋敏老师代表各自的小组和全体与会老师进行交流。</p> 专家点评指方向 <p>  最后,台州市小学科学教研员金重海老师、临海市小学科学教研员周爱琴老师和临海小学校长黄申友老师依次对4节课进行了点评,也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p> <p>  金重海老师从专业的角度对声音进行分析,强调科学术语第一次出现要讲清楚。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科学的认识有不同的变化,需认真对待生成性问题,而课堂教学并不是“教教材”而是“使用教材教”。他认为要把课堂交给学生,在与学生的对答中要形成多次反射,层层引导和递进。</p> <p>  周爱琴老师对课堂进行分析,指出科学学习是让学生经历探究,亲历实践,课堂上要通过引导使抽象概念具象建构,生活用语科学描述,建议大家:基于学情上课,关注科学本质教学,合理把握教学的“度”,课堂评价贯穿教学始终。</p> <p>  黄申友老师认为,科学实验课需区分是探究性实验还是验证性实验,课堂教学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符合孩子的思维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并建议大家向课堂要质量。</p> <p><b>  此次活动,参会教师在观看标准引导下,议课任务驱动下,多种形式互动交流碰撞下,对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对科学课的教学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b></p><p><b> 相信临海市的小学科学老师们在专家引领下,在亲身实践中,能对新教材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把握,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快速成长。</b></p>

老师

课堂

科学

小学

课堂教学

新教材

临海市

孩子

教研员

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