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如果说每一条路都是通向远方的希望,那么每一位养路人都是希望的守护者。潘万锁熟悉他养护公路上的一草一木、一桥一栏,每一处设施他都熟记于心、了如指掌,不需要翻阅记录,也不需要查阅资料,只要路上有病害,他都能轻松地说出桩号及位置。从事公路养护33年来,潘万锁无怨无悔的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脚下的公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绩。 </p><p> 踏实奋进的路上留下感人的足迹</p><p> 潘万锁出身养路工人家庭,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父辈们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铺路石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传承。1987年毕业于呼伦贝尔市交通技工学校,同年被分配到那吉屯管理处光荣的成为一名养路工,33年来,时光如梭、斗转星移,呼伦贝尔交通事业飞速发展,从砂石路到油路、到水泥路、到高速公路实现飞跃式发展。他一步一个脚印,虚心学习、踏实勤奋、埋头苦干,用实际行动践行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一名养路工成长为道班统计员、工程股质检员、养护生产部部长,2019年12月被评为公路工程高级工程师,2016年至2020年被管理处评为优秀养路工,几十年来,那吉屯管理处养护的每一段路上,都留下他的足迹,每一项荣誉证书,都凝结着他的心血!</p><p> 爱岗敬业的路上三十三年如一日</p><p> 他虽不善言辞,却总是用实际行动书写爱岗敬业的篇章。1987年,潘万锁刚参加工作在解放道班,当时G301线还是一条沙石路,人来车往,尘土飞扬,养路工作非常辛苦,他总是以身作则、肯担重担,天不亮就出工,扛着镐、铁锹走到哪里修到哪里,晚上下班回来一身尘土一身汗,养护任务较重,他主动承担了这段公路备沙料任务。后来,有了油路他又兼任道班统计员,当时路面修补坑槽没有机械设备,都是土法人工拌热沥青料,用一块铁板,底下烧柴火,人站在铁板边上翻热沥青石料,这活儿又累又脏,油烟把人呛的特别难受,越是困难越要上,每次都是他带头领着大家干,晚上还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当天各项生产记录。短短几年时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从一名普通养路工被提拔为工程股质检员。多年的勤奋和努力他成为业务骨干,2002年至2010年被呼伦贝尔市交通局抽调到满西线、伊罕线、博牙线公路工程项目部从事各项目的技术、质量、施工等管理工作,2011年任那吉屯管理处养护生产部部长。</p><p> 养护工作有常人体会不到的艰辛,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非常重要,潘万锁同志工作中处处身先士卒,时刻以身作则,夏天养护生产季节任务繁重,他每天早早起床,同一线养护工人修补路面坑槽,沥青温度达160℃,地面温度将近50℃,中午不休息,在路上工作10多个小时,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环境的艰苦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培养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p><p> 2018年6月,一场强降雨导致阿荣旗境内多处路段出现塌方、山体滑坡等病害,给交通运输和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造成了极大影响,灾情发生后,他带领职工冒雨作业,抬石头,运沙袋,始终奋战在一线,他与工人一起在路上吃面包,啃方便面,最晚干到夜里12点。</p><p> 2019年大年初一正值万家团圆欢度春节,我处养护路段出现延流水在路上结冰现象,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调集机械设备和人员进行路面除冰作业,记不清多少个节假日他们在养护的路上度过,正是有了他们的守护才有了老百姓的平安出行。</p><p>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他带领同志们勇做疫情防护“急先锋”,为疫情防护工作保驾护航。 1月28日(大年初四)为有效阻断疫情传播,上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求阿荣旗在G10高速公路蒙黑界设立疫情检测点,潘万锁当即组织道班养护人员和机械设备现场清雪移障、设置安全标志和引导指示牌,仅用半天时间G10蒙黑界卡口就设立完成。2月12日凌晨2点40分,阿荣旗境内普降大雪,温度骤降至零下30摄氏度,并伴有大风、风吹雪,潘万锁一直坚守在一线,一刻也未曾离开,跟养护人员一起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辖区内管养路段积雪已全部清理完毕。4月19日至22日,阿荣旗境内迎来强降雪天气,111国道部分路段积雪厚度达到1米左右,那尼段雪阻里程达120公里,车辆通行缓慢、滞留等险情接踵而至。正在市管理局开301国道解甘段交工验收会议的潘万锁知道路上险情后,立即安排20余辆抢险除雪机械和30名养护职工昼夜除雪,会议结束后连夜赶赴雪阻现场,因雪大,路面很多车辆陷进厚厚的积雪中,除雪机械无法接近被困车辆,他就组织人员用铁锹对被困车辆周边积雪进行清理,铁锹无法使用,就跪在雪地徒手刨雪,然后再用除雪车拖拽,一辆辆被困车辆摆脱困境,危急时刻他带领同志们做无惧风雪的“逆行者”,他们温暖了风雪路归人。</p><p> 为党奉献的路上不忘初心 </p><p> 花开于春,果结于秋,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中宽以待人,受到大家一致赞誉。职工生病,他总妥善安排并做好职工慰问工作,让患病职工及家属感觉到组织的温暖;养护工作非常辛苦,家里时常照顾不上,对于家中有困难的职工他总是竭力帮助,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疫情期间,他主动带头为抗击疫情“爱心”活动捐款;在中国成立70周年之即,他组织退休养护职工在大时尼奇道班欢聚一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他组织养路工在大时尼奇道班开展养路工文化节文艺演出活动;为提高大家的业务技能水平,他多次组织养路职工开展“养护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在平凡岗位上书写着对党的忠诚。</p><p> 忘我工作的路上情系公路</p><p> 在单位潘万锁是好员工,可是对妻子孩子来说他不是一位合格的好丈夫、好父亲。孩子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正被抽调到满西线、伊罕线公路工程项目部,负责质量、施工等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年回不了几趟家,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他从没参加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更没有接送过孩子上学放学,因为缺乏父亲的陪伴,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有些沉默寡言,他愧疚自己没能很好地尽到父亲的责任。妻子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家里有困难从来不跟他说,一个人默默扛起家庭的重担。2008年他在博牙线公路工程项目部从事技术、进度、安全管理工作,因每天起早贪黑,中午也不休息,由于过度劳累,他昏倒在工地,通过医院检查,确认为脑瘤,手术住院期间,他时刻惦记着工程的进展,病情稍有好转,他不顾医生的再三劝告,匆匆赶到工地,继续参加施工。作为一名公路人,他常常是“舍小家、顾大家”,三十三年如一日他情系公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满腔热情奉献自已的青春年华。</p><p> 路是由无数的铺路石筑成的,没有成千上万的铺路石,就没有平坦畅通的公路,潘万锁就是公路上的一颗铺路石,虽不光彩夺目,却熠熠生辉,他用青春和忠诚谱写一曲公路的赞歌。</p><p>审核:邱继香</p><p>责任编辑:邱继香</p><p>编辑:邢晓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