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大力推进网格化管理,对于贯彻落实省委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建立健全新型管理和服务体制,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实施“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自今年全市实施“全科大网格”治理效能提升工程以来,全面启动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通过细分社区网格,组建网格员队伍,拓展服务领域等举措,以网格化信息平台为依托,探索社区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全天候、零距离,开创了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局面。一支年轻化、多员化的网格队伍为社区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充实了综治工作力量,为提升社区服务效能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社会管理相关基础信息采集和参与社区大型中心工作,如文明创城、扶贫攻坚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社会治理网格化工作是一个新生事物,网格员队伍也是一支新生力量,“全科大网格”刚刚起步,处于探索阶段还不成熟。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暴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对存在的问题,谈一下个人意见和建议,供商讨。</p><p> 一、存在的问题</p><p> 笔者在与网格员的交流中,调查发现,当下,网格管理存在以下问题。</p><p> 一是身份定位模糊,“多头管理”网格员的“婆婆多”。网格员不属于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不是社区工作人员,纳入不了传统社会分工中的职业序列,目前也很难归类到一些新出现的职业类别。然而就是这群尚未定位的“网格员”,当下的大街小巷,大事小情,几乎都有他们的身影,大到文明创城、扶贫攻坚、扫黑除恶等基层活动和实体任务,小到老百姓家里内部的矛盾纠纷。网格员们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产生了模糊、边缘化。网格员的管理单位是综治部门,其职责范围是:“基本信息全了解、社情民意全掌握、矛盾纠纷全调处、民生诉求全办理、为民服务全方位。”服从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领导,统一管理。而如今作为村一级的网格员的领导部门从综治办、社区以及有关部门等,社区干部人人是网格员的直属领导,村干部成了网格员的通讯兵,“网格员”反倒比村干部还要忙。由于身份定位模糊,社会对网格员“是做啥的”?网格员对自己“是谁”也产生了模糊认识,“网格员到底是做啥的?”导致网格员职能职责与村子的工作混淆不清,网格员思想上“我们到底听谁的领导,具体该做什么工作?”产生了疑问。</p><p> 二是队伍整体不够稳定,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调查了解,目前新组建的网格员队伍,基本上是30-40岁之间成家立业做了母亲的女性,承受着成家立业的压力,迫于生活诉求既要带孩子又要维持生计,尤其是其中一些年轻的网格员,各类生活开支更大。工资待遇偏低,加上繁琐工作与理想中的落差,她们认为“劳动付出与当前薪资标准不成正比”,再就是“工作了一段时间,还没见到一分钱干着没劲儿”,使得一部分网格员失去了长期坚守的信心,有的已经另择高枝,有的在随时准备,还在坚持的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p><p> 网格员队伍年轻,有活力,大部分网格员具有初中以上的学历,但普遍社会阅历不足,社会经历欠缺,尤其缺少与人沟通、做群众工作的经验,而每一个小的网格都承载着社区所有的工作和服务内容,包括民政、计生、社保、医保、综治等等,这就要求网格员要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知识,熟练掌握各类政策法规,还要具备与人打交道的耐心和技巧。从整体上看,网格员队伍在这些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p><p> 三是网格员没有沉下去,尚未与居民水乳交融。网格员只有长期扎根在网格中,通过长时间与居民的互动,为居民提供服务,才能获得居民的认可与信赖。但由于很多年轻人认知及能力素质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网格员还没有真正沉下去,还仅仅停留在采集基础信息,被动参与一些中心工作的层面上,与居民交朋友,主动服务居民的意愿、能力不强,尤其是年轻的女性网格员嫁到网格内时间短,与本网格内的居民还不熟悉(特别是800人以上的大网格),还有待时间去考验。</p><p> 四是工作在被歧视的环境里,思想出现消极情绪。因为“全科大网格”一组建,我们所有网格员就被拉到社区微信群,社区人人都可以指挥网格员,社区所有事情都要由网格员去做,甚至会计一职也要帮忙,网格员成了“多面手”“香饽饽”,人人都想啃一口。并且社区干部安排工作语气傲慢。“工作就是网格员做的,要不然不会每个村配备网格员,社区就是安排网格员做工作的”。“没有时间限制,一个电话必须马上到,有事到不了的被视为不配合工作,并且还带有虎吓甚至口出微词。但社区从没给网格员发放任何报酬。”有网格员反映,得到的回答也是模棱两可。网格员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尊严受到了践踏,心里委屈的好像自己失去家的感觉。似乎每天生活在一个非常不安,受歧视的工作环境里。这样子怎么让网格员安心工作?民警分配网格员任务,同样也是野蛮霸道,网格员就像是他们的出气筒,她们一颗对工作认真负责得红心破碎了,于是出现了工作消极,甚至有的直接辞职现象。“我不是干不了,也不是不想干,而是这工作态度让我们真受不了!再说月800多块钱的薪水养不了家,也不恋人,出去一天就挣个100-200!”</p><p> 二、解决问题的建议</p><p>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组织领导是推动“全科大网格”管理的保障。</p><p>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力求实效。一名合格的网格员实际上就是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师。需要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加大宣传力度,仅仅让网格员自己宣传自己,其力度达不到理想效果。让群众知道出事向谁报、有事找谁解决,让群众主动参与网格化服务管理,建设好网格平台的群众基础。网格员要做到随身带网格民情记录本、手机等,有事没事常在格中走一走,碰到纠纷劝一劝,遇到困难帮一帮,学会与居民良好沟通,营造浓厚的网格服务氛围,更好地提高群众对网格化服务管理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要通过广泛宣传,首先引导网格员对自身职业身份的认同,其次,要通过一段时间引导社会公众乃至相关职能部门认知、认可网格员的社工职业身份,帮助网格员提升职业归宿感、获得感。</p><p> 二、加大培训力度,稳定网格队伍。网格员承担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有些工作的专业性和政策性都很强,除了要引导网格员加强学习外,还要分层次、分类别地坚持经常性业务培训,将学习情况纳入网格员日常管理与考核。</p><p> 除前面所讲提升网格员职业归宿感、获得感外,要参照社区工作人员待遇标准,制定科学的网格员工资标准与待遇晋升体系,让绝大部分网格员感受到在这一职业平台上有保障、有奔头。同时,针对目前网格员流动性较大,建议在今后补充网格员时,对一些年龄偏大,但有一定社会阅历,又具备基本现代技术操作能力,有意愿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适当放宽年龄标准,在确有必要,又能兼顾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网格员兼职化,但必须长期在网格内,避免格在人不在。</p><p> 三、接好“地气”,发挥网格员作用。接好“地气”,就是要让网格员真正成为党委政府、职能部门深深扎入居民群众中的根须,要通过前面所讲的从制度设计、提升职业荣誉感、提高经济待遇等方面让网格员留得下、扎得牢,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坚实桥梁和纽带。要让网格员在回应居民呼声诉求、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时有底气、有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