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历史博物馆之大唐遗宝

美友13124450

<p>1970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进行基建时偶然发现了一处唐代窖藏,出土了两个陶瓮和一个银罐,里面存放有各类珍贵文物共计1000多件,以其数量大、等级高、种类多、保存完好而震惊世界。</p><p><br></p> <p>  1、陶瓮、提梁银罐</p><p> 1970年10月5日,首先发现了右边这件陶瓮,里面装有大量金银器;陶瓮旁边还发现了这个提梁银罐。10月11日,在离第一个陶瓮出土地不远处,考古工作者又钻探出了第二个陶瓮,其肩部的缺损就是当时考古工作者使用探铲时留下的痕迹。</p><p><br></p><p>此次《大唐遗宝》展览精选出重点文物近300件,主要从玉器、金银器和钱币三方面来展示唐朝手工业的发达程度,从不同方面、各个细节来诠释祖先们遗留下来的瑰宝。</p><p><br></p><p><br></p> <p>  2、鸳鸯莲瓣纹金碗</p><p>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出土于西安市何家村唐代窖藏,为纯金质地,共出土一对,均为国宝级文物。金碗碗壁捶碟出上下两层外凸的莲花瓣纹,每层十瓣,上下轮廓相合。每一个莲瓣里都錾刻有不同的图案,上层每个莲瓣里分别是鸳鸯、鹦鹉、狐狸等珍禽异兽。下层全部装饰忍冬花草。莲瓣上边还装饰有飞禽和云纹,整个碗通体为鱼子纹底。碗内底錾刻了一朵蔷薇式的团花,内壁有唐人墨书“九两半”三个字。</p><p>唐代金碗出土很少,文字记载也不多。唐代规定“一品以下,食器不得用纯金、纯玉”,因此金碗多为皇帝或皇家贵戚所能使用。这件鸳鸯莲瓣纹金碗精湛的工艺,华丽的纹饰以及雍容华贵的气度,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开放和包容。</p><p>&nbsp;</p> <p>3、 三彩载乐骆驼俑</p><p> 这件三彩载乐骆驼俑1959年出土于西安西郊的一座唐墓中。您看,这只骆驼体格雄健,昂首挺立。驼背上架一平台,平台上面又铺着一条菱形方格毯子。最让人惊叹的是,驼背的平台上竟然还有八个人!其中,七个男乐 手持乐器面向外盘腿而坐,只见他们一人捧笙、一人吹箫、一人吹笛、一人怀抱琵琶、一人手拿箜篌、一人正打拍板、一人要吹排箫。个个眉目清晰,神情专注,特别是这位打拍板的,他歪着脖子眯着眼,显然是陶醉在这美妙的音乐当中了。在七个男乐手中间还亭亭玉立着一位引吭高歌的少女,她身着白底兰花的漂亮长裙,头微微上扬,右手举到胸前,左臂长袖舒展,甩于身后,似乎正随着节拍“翩翩起舞,婉转而歌”。</p><p><br></p><p>在一个小小的驼背上,怎么可能承载八个人的重量呢?可是面对这件精彩的艺术品时,我们会觉得是那样的协调和自然,一点也没有感到拥挤和夸张。这是因为工匠们巧妙地将艺术夸张和实际生活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将现实生活中的舞台搬到了一个骆驼背上,充分体现出唐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p> <p>4、镶金兽首玛瑙杯</p><p>这是一件国宝级文物,由缠丝玛瑙雕刻而成,造型写实、生动。整个杯体模仿兽角的形状,前部雕刻为牛形兽首,双眼圆睁,炯炯有神,惟妙惟肖。兽嘴处镶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用时还可将其取下,酒就自然流出。头上的一对羚羊角呈螺旋状弯曲与杯身连接。工匠巧妙地利用材料的自然纹理与形状进行雕刻,“依色取巧,随形变化”,仿佛是一件天生的艺术品。无论材质、设计还是制作工艺,这件兽首玛瑙杯都当之无愧是唐代艺术精品。</p><p>&nbsp; &nbsp;这件玛瑙杯的造型和西方一种叫“来通”的酒具相似。“来通”是希腊语的译音,有流出的意思,大多为兽角形。一般在杯的底部有孔,液体可以从孔中流出,功能如同漏斗,用来注神酒。当时人们相信用它来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举起“来通”将酒一饮而尽是向神致敬的表示,因此也常用于礼仪和祭祀活动。这种造型的酒具在中亚、西亚,特别是萨珊波斯(今伊朗)十分常见。</p><p>从其造型和材质分析,此杯可能是外国使者带到中国来的,也不排除是出自居住在唐的外国工匠之手,亦或是唐代工匠学习外来工艺后的杰作。总之,这是一件反映唐代对外交流的精美物品。</p> <p> 5、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p><p>&nbsp;这件文物首先从外形上看,壶身呈扁圆形,模仿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契丹族使用的皮囊壶制作而成。唐朝初期政权统一,很多少数民族移居中原,其中包括很多契丹族人。这件文物恰是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和融合的产物。其次,此壶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壶盖帽为捶揲成型的覆式莲瓣,顶中心铆有一个银环,环内套接了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提梁相连,壶肩部焊接着一端有三朵花瓣的像弓剑形状的提梁。壶身是先将一整块银板捶打出壶的大致形状,再以模压的方法在壶腹两面模出两匹相互对应奋首鼓尾、衔杯匐拜的舞马形象,然后再将两端黏压焊接,反复打磨致平,几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迹。</p><p>当然,最珍贵的还要数壶身上的两匹祝寿舞马。唐玄宗天宝年间,每逢“千秋节” 玄宗生日都会在兴庆宫前举行盛大宴会,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和少数民族首领的朝贺,并以舞马助兴。随着《倾杯乐》的响起,上百匹舞马披金戴银,跃然起舞,奋首鼓尾,舞姿翩翩。到高潮时,舞马会跃上三层高的床板旋转如飞,此时领头的舞马便会衔起地上盛满酒的酒杯到玄宗面前祝寿。</p><p>盛行一时的舞马衔杯祝寿舞在历史的变革中永远销声匿迹了,舞马祝寿的瞬间场景被永远定格在这件银壶之上,成为大唐王朝兴衰的最好见证。</p><p><br></p> <p>  6、赤金走龙</p><p>何家村窖藏共出土12条赤金走龙,均为纯金制成。金龙体型虽小却活灵活现,或凝视、或奔走,神态自然生动。头上两角自然弯曲,并以纤细的阴线錾刻出眉、目及颈部的毛发,通体錾以细密的鳞纹,生动精致。</p><p>唐代,金龙被看做是祥瑞之物,既可以消灾避邪,也是皇权的象征。还有推测金龙可能是道教投龙祭祀仪式中所用法器。投龙祭祀的活动,来源于道教的天、地、水三官信仰。古代帝王祭祀山川惯用“沉埋”形式,祭山用“埋”,祭水用“沉”。早期用于“沉埋”的祭物多为金银器、铜器等。唐代逐步形成了沉埋金龙玉简的固定礼仪。</p> <p>7、葡萄花鸟纹银香囊</p><p>这件香囊外壁为银制,整体呈圆球形,通体镂空,以中部水平线为界平均分割成两个半球形,上下球体之间一侧以球链相勾合,一侧以活轴相套合,下部球体内又设有两层银质的双轴相连的同心圆机环,外层机环与球壁相连,内层机环分别与外层机环和金盂相连,内层机环内安放半圆形金香盂。外壁、机环、金盂之间,用银制铆钉铆接,可以自由转动,由于机环和金盂重力的作用,香盂始终能保持重心向下,平衡不倒,香料也不会洒落。直到16世纪,欧洲航海罗盘才出现一种常平架,和此香囊原理一致,无论怎样摆动,罗盘总能保持水平状态,这也是现代陀螺仪的基础。</p><p>这种造型的器物,目前在国内发现了八件。最初人们将这种形状的器物命名为“熏球”或“香球”。法门寺的《衣物账》中记载有唐僖宗供奉的“香囊”,经过与出土实物核对,才知道这种器物在唐代应该称为“香囊”。《旧唐书 杨贵妃传》有这样的记载:安史之乱,玄宗皇帝逃离长安,途经马嵬坡,赐死杨贵妃,并葬于此地,叛乱平定后返回长安,念及旧情,秘令改葬。当挖开坟冢时发现,“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可见当时贵妃出行携带的就是这种银质香囊。香囊的用途多种多样,它既是熏香用具,还可用于佛事。人们认为将佛经盛放在香囊之中,随身携带,能起到消灾避邪的作用。</p><p><br></p> <p>  8、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p><p>这件提梁银罐为国宝级文物,是何家村窖藏中最华丽的银罐,罐体中心以鹦鹉纹作为主体纹饰,鹦鹉抬首、展翅、翘尾,栩栩如生。鹦鹉因其毛色多彩而艳丽,能学人言,受到了唐人的格外喜爱,因此,鹦鹉也成为地方和邻国向大唐王朝所敬贡品之一。</p><p>银罐器身其余空白处用鱼子纹填满,花纹平錾,纹饰鎏金,象征着多子多福。银罐的肩部有一提梁,提梁能自由活动。银罐盖内有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紫石英、白石英均为矿石类药物,是炼丹的重要原料,由此可判断,此罐应为储存药物而用。古人认为用金银器盛放炼丹药物可以提高其药效,因此在何家村发现的药材均盛放在金银器中。</p> <p>9、鎏金伎乐纹八棱银杯</p><p>杯身为八棱形,浇铸成型。杯身每面分别装饰有手执排箫、小铙、洞箫、曲颈琵琶的乐师,抱壶、执杯的两人及拂袖的两名舞者。这只八棱银杯,无论从人物形象、服饰还是乐器、舞蹈,似乎都在给我们讲述着一个“胡乐飘飘”的故事,使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胡汉同乐的盛唐。整件器物造型充满着浓郁的西域色彩,杯身银地金花、装饰精细丰富,效果华贵之极。</p><p>此杯的造型在粟特地区7世纪至8世纪初的银带把杯中比较多见,杯身纹样中人物的形象和服饰,也不是中国传统风格,但采用的铸造工艺制作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据此推测,这件银杯既不是从中亚地区传入中国的粟特银器,也不是中国工匠对外来器物的模仿,很可能是居住在唐朝的粟特工匠,以粟特文化加以中国传统铸造工艺制作的。随着东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当锤揲工艺被采用后,铸造成型的金银器就极为罕见了。</p><p><br></p> <p>10、掐丝团花纹金杯</p><p>&nbsp; &nbsp;金杯杯口外侈,杯身内弧,把手以十字形金片与杯身固定,被打磨光滑的杯腹表面装饰有金丝焊接的四大朵团花,金丝外围又以细密排列的小金珠焊接,上下腹部还采用同样工艺焊接云头纹,形成了立体感极强的装饰效果!出土时这些金丝内还镶嵌有各色的宝石!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物帐碑得知,原来器物表面焊接金丝编成的外框及细密的金珠,再镶嵌以宝石,这种工艺叫“金筐宝钿”。由此,我们不难想象这件散发着皇家贵族气质的金杯曾经完美闪耀的模样!</p><p>&nbsp; &nbsp;这件金杯在制作工艺上,除了采用范铸、铆接、焊接、抛光技术外,还有独到之处:掐丝与金珠焊缀技术。掐丝是一种精细费时的工艺,但艺术效果却玲珑剔透。具体做法是将捶打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丝,或编或焊成图案再焊接在器物表面的过程。制作金珠有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种称碾珠,就是将金丝切成小段,加热熔聚成颗粒,颗粒小时自然浑圆,颗粒大时夹在两块木板间碾研加工;第二种称炸珠,将黄金熔化倒入水中,温度差异会使金液形成大小不等的小金珠;第三种是将金丝一端加热,用吹管吹向端点,受热熔化会落下小圆珠,有时不用落下,使圆珠凝固端点备用。最后,再将做好的金珠焊接在器物表面。</p><p>正是因为如此精巧的设计和复杂的制作工艺,才让这件小小的金杯带给我们无比强大的震慑力量,才让我们能够透过它去想象那个繁盛的时代以及贵族们奢靡的生活。</p> <p>  11、孔雀纹银方盒</p><p>银方盒通高10厘米,边长12厘米,重1500克。纹饰采用满地装的手法装饰,显得繁复细密,富丽堂皇。除底面光素没有纹饰之外,正面、左面和右面的主题纹饰以中轴左右对称为基本构图模式,上面及背面纹饰从中心点向外布局,规整而稳重,辅助纹饰则根据空白填补,灵活而多变。</p><p> 银方盒的正面醒目处以一对立于莲蓬之上的孔雀为主,其余还装饰有山鸟流云、童子戏犬等内容。孔雀在唐代被视为珍禽,也是流行的绘画题材,这件银方盒上的孔雀跃跃欲飞,周边环绕折枝花卉,构图主次分明,动静有序,应该是当时孔雀花鸟画流行的反映。只可惜两只孔雀一只錾刻出细腻的羽毛和莲蓬的叶脉、孔眼,一只却仅錾出轮廓,由此分析它应该是一幅未完成的作品。银盒把人物、风景、花鸟巧妙的结合起来,具有浓郁的大自然气息,反映出唐人亲近自然的思想意识。</p><p>银方盒上的孔雀图,既再现了社会流行风尚,又透露出了些许金银器制作方面鲜为人知的信息。这种造型的方盒有学者称之为宝函,法门寺出土的盛放释迦摩尼佛指舍利的多重宝函也都是这样的造型。从唐墓壁画及实物资料推断,此类方盒不仅仅用于佛教,也是宫廷日常生活的用具。</p> <p>12、素面银碗一组</p><p>有的素面银碗上保留着一些锤揲成型的制作痕迹,由于锤揲成型的器物壁厚薄不均匀,所以要使用工具进行璇活处理,碗内的同心圆就是璇活留下的痕迹,为了使器物表面光滑,还要进行磨光处理,最后将圈足和碗身焊接而成,有圈足的碗更便于抓握。</p><p>&nbsp; &nbsp;何家村窖藏中共出土带有墨书文字的器物69件,墨书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记录存放物品的名称,二是器物的自身重量或是存放物品的重量。其中记录器物自身重量的器物共有63件,这些器物墨书大体应该是同时标重,重量单位为“两”、“分”,实物标重上有“软”、“软少”、“强”这样的描述,说明当时测量者尽力追求精确,但也有少数不相符合。以墨书标记自重的器物,由于器物的重量现在可以称出,再结合自身的墨书数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衡制的一些情况。唐代金银器的计量词有五个,分别为“斤”、“两”、“分”、“钱”、“字”,唐代衡制一斤等于十六两,一两等于四分,一两等于十钱。计算得知,唐代的一两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40克至43克左右。</p> <p>大唐12件宝物,个个精美绝伦,令人自豪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