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今年是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建校66周年、65届生入学55周年、毕业50周年。忆当年,莘莘学子从祖国四面八方齐聚广院,在恩师的诃护教诲下共度风华岁月的往日情怀,心潮澎湃,激动不已……</p><p> 秋风萧瑟,霜叶斑斓,回忆起梦中的灰楼,55年前的尘封往事在脑海中频频回放…… </p><p> 1965年的9月,我们考进北京广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系。整个学院装在马蹄形的五层灰楼里。一层是实验室和食堂,二层是图书馆和行政、教学办公室,三层是新闻系、外语系和无线电系的教室,四层是男生宿舍,五层是女生宿舍。虽然校舍简陋,然而大学生活却是紧张而又丰富多彩的。入学后开了语言文学基础课:文学概论、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基础写作、新闻写作等。为了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学校调来了全国重点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的一批大学生和研究生作为师资。他们虽然年轻、经验不足,但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人文底蕴和扎实的功底。他们后来也成为了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和著名学者。 </p><p> 其间结合新闻专业课参观了军事、民族、农业博物馆;刘文彩收租院泥雕展;登上天安门午门城楼参观四清成果展;在政协礼堂听小说《红岩》《红日》作者讲创作过程;协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部处理世界各国读者来信……</p><p> 为庆祝建国16周年天安门游行和晚间联欢活动,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学歌练舞,并多次参加迎接来访外宾活动。</p><p> 当年11月中旬,我们参加了东校初建,平操场、贮秋菜,并亲手栽上一排排小白扬……</p><p> 为我们授课的老师多是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资深专家、名记者和名校精英,如名记者《刘胡兰小传》作者高而公(笔名梁星),儿童文学作家樊庆荣等。曾任延安中央研究院研究员,《解放日报》编辑、副刊主编,新华通讯社口语广播编辑部主任、社务委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教授,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的温济泽:资深教授,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馆长、党组书记,《鲁迅研究》月刊主编,语言学、修辞学、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专家,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阅读与鉴赏研究会顾问的时煜华;南开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会长、华文戏剧节委员会主席的田本相;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广播史专家,中传媒大学资深教授赵玉明等老师结合自已工作实践引经据典,趣妙横生。如今,当年的恩师或已作古,或年事已高,病患缠身,然而他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浮现在脑海中,是他们用燃烧的人生和全部心血传业、解惑,指引迷津使我们在走出校园的人生拼博中增强了勇气和实力……</p><p> 敬爱的老师,金色的9月,55年前,北广复兴门外凹字型的大灰楼,我们相遇相逢;5年沧桑,从西校到东校,疾风劲草,我们相惜相知;50年前,朝阳门外、通惠河畔定福庄,学院门前,我们相离相别,泪水含在眼里,道一声再见……</p><p> 凄凉的9月,凉风瑟瑟,阴雨绵绵,我们即将远走他乡,奔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从东北的黑龙江到新疆的天山,从四川的攀枝花到海南岛的陵水……再见了母校,再见了朝夕相处,形同亲人的老师……</p><p> 斗转星移,50年弹指一挥间,让我们再一次向耄耋之年尚健在的恩师道一声珍重,祝您延年益寿,松柏常青!</p><p> </p> <p>康荫(1918.4一一2011.11.16),原名康守惠,笔名马奔、兆风等,上海人,原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p><p> 1938年参加革命,陕北泾阳县安堡青训班与抗大一分校学习。</p><p> 1939年加人中国共产党。</p><p> 1945年8月在山东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任新华社滨海分社编辑主任。</p><p> 1949年12月任济南人民广播电台(今山东台)副台长。</p><p> 1953年任中央广播电台组长,曾赴康藏公路采访。</p><p> 1955~1957年在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学习。</p><p> 1958年任中央广播事业局业务研究室副主任。</p><p> 1959年9月调北京广播学院任新闻系副主任。 </p><p> 1972~1978年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专题部副主任,后调回北京广播学院,历任新闻系主任、新闻研究所所长等职。</p><p> 1987年晋升教授。</p><p> 1991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著有《新闻广播学研究》、《新闻概论》、《广播学基础》、《新闻舆论学要略》、《往事五十年断想》和《毛泽东新闻理论研究》(与他人合著)等。</p><p> 2011年11月16日下午5时4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p><p><br></p> <p> 温济泽是1960年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任教的,同时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讲授广播业务课程。</p><p> 温济泽(1914—1999),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广播活动家与新闻教育家;祖籍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出生在江苏淮阴。</p><p> 1932年7月17日在复旦大学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参加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的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共舞台召集筹划成立全国反帝同盟半公开的集会时被捕入狱。在狱中刻苦自学5年,1937年出狱。</p><p> 1938年到延安,历任陕北公学教员(教哲学、社会科学概论和自然科学概论),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中央研究院哲学研究员,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副刊编辑、主编,新华社口头广播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编辑部)主任及社务委员。</p><p>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编辑,中央广播事业局副局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国际广播组织1956~1957年度副主席。其间曾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新闻班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讲授新闻广播课程。</p><p> 1957年,错划成“右派”。在“反右”和“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公正待遇,下放在北京广播学院工作,仍然在可能的条件下为培养教育广播人才而辛勤工作</p><p> 1978年1月后,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局副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院长等职。为建设我国第一所社会科学的研究生院,他艰苦创业奔波劳累,还担任新闻系研究生指导教师。</p><p> 1985年离休后还担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顾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顾问,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研究会顾问等。他还主编了数百万字的《瞿秋白文集》、《革命烈士传》和《中华英烈》杂志,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和文章。</p><p><br></p> <p> 李振水,山东寿光人。1946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研究员。1947年任《渤海日报》社编委会秘书。</p><p> 1950年任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记者、记者组组长。</p><p> 1955年7月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专业学习。</p><p> 1959年调北京广播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师、教研组组长、教务处处长、副院长、院学术委员会主席。</p><p> 1985年评为研究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p><p> 1986年先后任《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副主编、主编。曾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常务理事、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常务副会长、全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离休后任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年鉴工作委员会顾问、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研究会顾问、培训部顾问。</p><p> 研究成果有:合著《赴南方十所高校考察报告》、《中日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获教育部研究成果奖。在报刊上发表论文、文章30多篇。</p> <p> 高而公是1959年调到北京广播学院,开始担任新闻系采访教研组长,后任研究员。</p><p> 高而公(1920年4月13日—1976年11月15日),别名铁生,笔名梁星、古甲;奉天(今辽宁)凤城人。东北沦陷后流亡到上海,中学期间极积参加学生运动并于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在重庆的东北大学政治系毕业后,根据工作需要进入国民党政府中央通讯社任记者。利用工作便利取得了不少有重要价值的国民党内部的消息,为《新华日报》撰写许多生动而富有价值的战斗性稿件提供了素材。他用古甲笔名写的《纪念蔡元培先生诞辰李四光教授学术讲演》、《记—个晚会》,1945年1月12日,3月5日《新华日报》上发表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p><p> 1945年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学习。</p><p> 1946年,高而公曾到河北省沙河县褡裢镇参加土地改革工作。</p><p> 1947年2月,他到安阳小村采访调查,写出了著名的特写《记解放区的一个细胞》,延安《解放日报》连续四天在四版的显著位置刊登,文章翔实生动地报导了解放区的真象。发表后,立即震动了“清凉山”。“枣园”党中央毛主席住地,也打来电话,称这篇特写不仅文字生动活泼,而且发掘和展现事实的角度新颖。</p><p> 1947年7月,高而公调到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工作。</p><p> 1947年11月9日,他写的《整编76师是怎样在清涧失败的》播出后,给国民党军官敲响了丧钟。不少人一想到地势险固、队伍精锐的廖昂师长当俘虏的事,就不寒而栗,考虑后路。</p><p> 1948年7月27日,编播的《解放军活捉康泽》对国民党军特务们震慑很大,对康泽始则以“不战死就自杀”,继则以“装死放赖”当俘虏为结局,进行了辛辣的讽刺。</p><p> 高而公在这个历史的大动荡,大转折时代以他出色的才华为新中国的诞生推波助澜,发挥了很大作用。</p><p>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而公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记者工作。</p><p> 1950年初,专程到山西省文水县访问刘胡兰的事迹,以梁星的笔名写成的《刘胡兰小传》,在电台连续播出后在青少年当中引起了轰动。该书成为当年畅销书,连续再版,经久不衰。</p><p> 1953年夏,他任战地记者去朝鲜前线回国后,去鞍山采访。在《王崇伦和他的表》这篇通讯里,讲述了鞍山钢铁公司工人王崇伦,在—年里完成四年工作量的创举和他把全部积蓄下来准备买表的钱买了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故事。广播以后,青年们自动成立了王崇伦小组,王崇伦生产班,很多青年——包括海外华侨,纷纷把自己的表寄给王崇伦。</p><p> 1966年“文革”,高而公被打成“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最早关进了“牛棚”,遭受批斗,他不卑不亢,冷静应对。他那朴实坚毅的面容令人难忘。</p><p> 1969年,他被放出“牛棚”。</p><p> 1971年,高而公到淮阳干校,养鸭场接受“改造”。</p><p>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高而公获得真正的解放。正当党需要他发光发热的时候,他却因久病折磨,身体极度衰弱,不幸于1976年11月15日与世长辞。然而他那一篇篇充满理想与激情的文字,严肃而认真的教学理念却深深刻在人们的脑海中……</p><p><br></p> <p> 施 旗,又名施济博 ,1930年4月生,辽宁省铁岭市人。北京广播学院教授。北京广播学院语文部副主任、教授职称,研究生导师。</p><p> 1947年6月参加工作,当过小学教员。1948年在辽北学院教育系学习。</p><p> 1949年12月至1956年8月,先后在辽西人民广播 电台、热河人民广播 电台、河北人民广播 电台任编辑、记者、组长。</p><p> 195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调干生。毕业后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一直教现代汉语。曾任教研组长、语文部副主任、院务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委员。</p><p> 教学实践中,结合专业特点积极进行广播语言的研究,写出了国内第一部系统的广播语言专著,在国内颇有影响。几年来先后发表有关广播语言的文章50余篇,专著有《广播 电视语言》、《广播语言研究》、《播音表达和语法规则》,并参加《中国广播 电视学》的编写和总纂工作。与人合写的著作有多种。1991年离休后,曾继续为研究生、留学生上课,并坚持写作。 </p><p><br></p> <p> 田本相(1932年一一2019年3月5日),天津人,1961年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1964年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1965年到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历任讲师、副教授。</p><p> 1985年到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任教授。</p><p> 1987年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任所长。中国话剧文学研究会总干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编委,南开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师范学院兼职教授。</p><p> 1986年任中央电大文学评论课程主讲教师,参加编写教材《文学评论的写作》(天津教育出版社1986年)。</p><p> 田本相著有《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获1984年全国优秀戏剧理论著作奖)、《郭沫若史剧论》(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获1989年中国话剧理论专著奖)。出版了100卷的《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编纂出版了37卷民国时代戏剧理论方面的文献。在离休主编《中国话剧艺术通史》和撰写《中国话剧百年史述》之后,出版了九卷本《中国话剧艺术史》,该书对百年来中国话剧史作了一次全面的、系统的梳理,是一部具有百年总结性质的里程碑意义的史著。除曹禺外,田本相对老舍、郭沫若、焦菊隐等人的研究成果也卓著斐然,对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及地方院团的研究成果促进了话剧生态的良性发展,是中国话剧研究的领军人物。同时,其学术研究横跨多个领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戏剧学及影视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p><p> 田本相著有《曹禺剧作论》、《郭沫若史剧论》、《曹禺传》、《电视文化学》等著作,并主编了大量戏剧史论著作,如:《中国话剧艺术通史》(三卷本)、《中国话剧艺术史》(九卷本)等。</p><p> 2019年3月5日20时23分,50年前的恩师田本相因病在北京和睦家医院去世,享年87岁。</p> <p>时煜华。1959年9月大学毕业分配到北广新闻系任教。</p><p> 1992年5月调到鲁迅博物馆主持工作8年。</p><p> 2004年南广成立,进南广任教。资深教授,曾任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馆长、党组书记,《鲁迅研究》月刊主编。从事语言学、修辞学、博物馆学的教学与研究。任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阅读与鉴赏研究会顾问。</p><p> 论著合著有《鲁迅文献图传》、《现代汉语修辞学》、《论回环修辞格的形式美》、《从<文心雕龙>的总纲看刘勰修辞学思想》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 <p> 赵玉明(1936年一一-2020年8月30日),出生于山西汾阳,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1958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59年毕业后到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任教 。</p><p> 1979年,他成为广播学院第一批硕士生导师;1983年晋升为副教授;1984年调升为新闻系副主任,后历任代主任、系主任;1988年晋升为教授;1989年3月,经民主评议,出任广播学院副院长,至1998年2月离职。</p><p> 现如今已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兼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兼史学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新闻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学学科规划、评审组成员,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韬奋新闻奖评委,《中国新闻年鉴》编委,《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编委。</p><p> 曾著有:《中国现代广播简史》、《中国广播电视史文集》;主编《广播电视简明辞典》、《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国解放区广播史》;主持征集、编选《中国人民广播回忆录》(已出三集)、《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广播稿选》等、参加编选《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各国广播电视法选辑》、《新闻工作手册》、《旧中国的上海广播事业》、与他人合著《中国新闻业史(古代一1949 )》、《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1949一1988)》、《人民大众的号角》、《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实用广播电视新闻学》、《中国广播电视管理学概论》,参加编纂《新闻学大辞典》。“七五”期间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中国新闻事业通史》和《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3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部分编写和组织工作。“八五”期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稷中国广播电视通史》的编写工作,历年来发表的关于广播电视史、新闻史的论文、文章、调查报告等100 余篇。 </p><p> 1985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所著《中国现代广播简史》1990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参加集体编著的《当代中国的广播电视》获特别奖;执笔撰写的调查报告《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筹建和试播始未》,1988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的首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担任课题组副组长的《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1992年被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学术年会评为获奖论文。</p><p> 2020年8月30日,赵玉明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p> <p> 曹璐,女,1937年10 月8日生于河北保定,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现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理事、新闻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全国优秀广播新闻节目评委;全国第一、第二、第三届优秀现场短新闻评委;全国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评委等学术职务等。</p><p> 曾发表《增大广播新闻的信息量》、《深化广播改革的新视野一珠江经济台开办一周年的思考》、《从“东广效应”看广播改革的走向一上海东方电台开台一周年的启示》等论文、文章三十余篇。撰写《通讯写作》、《广播专题讲座》(合著)等多部教材,编审《实用广播学》、《城市广播改革与实践》等教材和论著,曾作为课题负责人与日本一桥大学合作完成《中国企业广告市场活动调查分析》项目。完成国家科研课题《卫星直播及其对策》项目。</p> <p>吴为章(1934年5月4日—2009年1月10日),女,福建南安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语言学家,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p><p> 1950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p><p> 1961年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p><p> 1961-1965年于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生,师从语言学大师方光焘先生。</p><p> 1965年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p><p> 1965年至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任教。</p><p> 1984至1989年任语言文学部主任。</p><p> 1988年评为教授。</p><p> 1992年荣获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p><p> 1994至1996年受聘担任北京市高等院校教师职称评定委员会利国语言文学学科组委员。</p><p> 1999年退休。</p><p> 1999年10月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吴为章《新编普通语言学教程》,是语言学理论著作的精品。</p><p> 吴为章一生致力于汉语言教学与研究,涉及汉语语法、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以及广播电视语言等诸多领域,尤其在汉语配价语法、汉语句群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她严谨、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广为学界称道。</p><p> 2009年1月1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p> <p> 樊庆荣 Fan Qingrong (1932.2—1994)笔名鲁庸、方林。男,汉族。出生于山东省定陶县,籍贯山东省。毕业于华东大学文学系、山东大学中文系。</p><p> 历任中央电台少儿部编辑、记者,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教师,北京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1960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北京作家协会,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p><p> 著有儿童文学集《小树苗》《两个红五分》、短篇小说《采松记》《杨军的星期天》《“大圆球”变“小钢炮”》《两个小淘气》《是谁作怪》《助手》《小雏》、散文《花生米杂记》《好为人师》《贵州水上石林》《邻里情》《永难忘怀的深情》《这儿是一片童话世界》、报告文学《杨兰春的军令状》《少年性犯罪忧思录》《不仅是女人的悲哀》《磨砺》《追求》、文艺评论《牢记对下一代的责任》《论王安石的人才论》《孙敬修讲故事》《艺术初探》《关于〈寻找回来的世界〉》等。</p><p><br></p> <h3>黑龙江籍的同学自愿组织了浇冰队,晚上忙忽完了就到食堂吃个加餐。翟师付会把炸得焦黄的馒头片递到我们的面前,那憨厚的模样,可爱的笑脸让人不忘!</h3> <h3>学院部分滑冰爱好者合影。</h3> <h3>外语系王荣辉和安克明打冰球!</h3> <h3>庆九大召开在校园游行!</h3> <h3>文革与外语系同学在南京串联时在雨花台烈士陵园留影……</h3> <h3>新闻系651班同学欢送工宣队集体留影……</h3> <h3>1966年5月,新闻系651班部分女生在八达岭长城留影……</h3> <h3>孙秀英和桂雅丽……</h3> <h3>新651班王秋国、王春林、陈为琛、张成有、刘国志……</h3> <p>部分照片由冯俊英、佟玉惠、桂雅丽等同学、校友提供,其他采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