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讲座篇</span></p> <p>2020年9日17日一天,我们有幸聆听了浙江仙居县教科所张志伟老师的专题讲座《教师如何开展教学研究》。张老师用大量生动翔实的他亲身经历过的案倒(秦始皇兵马俑、一条生产流水线的改进、我教口琴十三年、一次调研的对话、约客等),让我们真切体验到什么是真研究,怎么去真研究,真研究的魅力所在!一天的报告为我们呈现的就是他所提倡的:理性思考,诗意表达。从心底里敬佩张老师对教科研所做出的贡献!</p> <p>张志伟:仙居县教科所所长兼教研室副主任,任县小学语文、品德等学科教研员,先后评为“台州市首批名教师,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省优秀教研员,长三角教育科研标兵”,两次获省“春蚕奖”,2014年评为省特级教师。</p> <p>提起教学研究,我和许多一线老师一样犯怵,怵什么?不会选题,没有思路方法,觉得那高不可攀。教研怎样让我们真有收获与进步呢?研究真实的问题,开展真实的研究。张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我们的工作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但没有去挖掘;常态世界里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但时常被忽视;课堂里纠缠着难以计数的困难,没有尝试去解决,我们的研究应该从这里起步。</p> <p>张老师以一个《学生请我吃蛋糕》的案例为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既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捕捉发现的眼睛,一颗善于反思追问的大脑,一双勤写善记的手,那就是在自觉地进行积极的实践研究,就是一种很好用很实用的研究。这一点深深触动了我,以后我可以把内容有所拓展,深度上有所挖掘,尝试写一些我与学生的叙事,以提升我的写作能力,改变我的工作状态,也使我有一定的教研能力。</p> <p>18日上午,各位老师代表对自己曾主持过的课题进行了精彩展示。宋老师根据老师现场汇报,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并提出中肯的建议。</p> <p>宋君,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郑州市金水区实验小学。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科研领域先进个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原名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首届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等荣誉称号,多次执教省、市、区观摩课。先后在CN刊物中发表了300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出版专著《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参与编写了《金水区实验小学教育教学指南》《名师说课·数学》等著作,辅导学生撰写的200多篇数学小论文发表在CN刊物中。在教学中,一直追求朴实、大气、开放的教学风格。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教师教育和数学阅读。2011年成立郑州市名师工作室,2013年成立郑州市网络名师工作室,2015年成立中原名师工作室,2016年加盟全国名师工作室,2017年,名师工作室承担省级名师、骨干教师的培育工作,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示范、带动、辐射作用,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团队的姿态一直行走着,工作室被一线教师誉为“有思考、善研究、最接地气的团队”。</p><p><br></p><p> </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精彩展示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专家分享篇</span></p> <p>宋老师说“教学不要重复自己,不要做教书匠,逼自己一把,对某一个问题持续思考,会让你对这个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研究一定会助你成功,在痛苦的脱变中,快乐地享受这种幸福。</p> <p>下午,有幸聆听了宋老师的《做有品质的课题研究》,宋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我明白了怎样写课题?知道了阅读对数学的重要性,要让数学阅读成为最具特色的课程。</p> <p>正如宋老师所说:“数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能力,并以此为核心形成、发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向。由于数学学习内容的精炼性,数学语言的抽象性,很多学生不会把数学阅读当做一件轻松快乐的事,阅读时常常“走马观花”或“囫囵吞枣。所以,倡导为理解而读。”</p> <p>当宋老师讲到他们学校里的一位老师所说:“我已经有着二十几年的教龄了,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已经是一笔不小的财富。但我从来不敢这样想,也没有这样想,我觉得我的教学生涯是从课改的那一天才刚刚开始。因为,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我渐渐领悟到了“重复同一内容的十年经验与创造性探索的十年经验,这两种不同质的教龄。”与我引起共鸣!</p> <p>最后,用三句话:做一个阅读者的教师,生命因“读”而充盈;做一个实践者的教师,教学因“做”而鲜活;做一个思想者的教师,人生因“写”而精彩;与大家共勉!</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我的收获篇</span></p>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课题字数原则上不超过20个字。</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2.课题研究最核心的是解决问题;聚焦研究主体,明确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详尽占有材料,理论依托事实说话;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过程中的对话与交流(感兴趣的、合乎工作节拍的、有特色的、自己能做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3.小课题的特点:切口细小,方法简单,目标单纯,过程简略,操作方便,表达自能做的)。</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4.有效教研的研究:研究主体和对象的针对性,活动过程的可参与性,解决实际问题的建设性,研究主体的连续性与渐进性,关注过程的生成性,理论结合实践的指导性。</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5.教研活动的一般过程:需求调查,主体明确,过程规划,素材呈现,问题讨论,观点提升,行为跟进,评价反思。</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6.课题研究的两条路径归纳、演绎。</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7.做课题真做、真思考比什么都重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8、做课题不是增加我们的烦恼,而是让我们的课上起来更加轻松。</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9.一个词“研究”。</span></p> <p>向专家们学习,做睿智型的老师,做幸福的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