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婺源,探访中国最美乡村

魏方

<p>文/摄影/魏方</p><p>摄影地:江西婺源</p><p>时间:2019.05.28</p><p>背景音乐:王韶璋·最美乡村(伴奏)</p><p><br></p> <p>婺源代表文化是徽文化,素有“书乡”、“茶乡”之称,是全国著名的文化与生态旅游县,被外界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这里有太多的美丽乡村,如李坑、江湾、篁岭、汪口、江岭、石城等,这里有历史文化沉淀的故事、经久不衰的古村落、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徽派建筑、大片金黄的梯田油菜花、白墙青砖黑瓦马头墙……</p><p><br></p><p>5月28日,我们赣皖闽自驾游来到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因油菜花季已过,晒秋还未到,我们选取了县城和两个古村落李坑、江湾作为本次婺源行的游览景点。</p> <p>2007年建成的婺源徽派景观桥,座落于新建洲星江河上,东靠婺源汽车北站,西接婺源文化广场,是连接县城城北区和源头区的城市景观大桥。十分壮观!</p><p><br></p><p>▽徽派景观桥</p> <p>景观桥长239.57米,宽25米,有4孔3桥墩,桥身建筑风格为古韵廊桥。廊桥设计参考了清华彩虹桥,景观之美超过了清华彩虹桥,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p> <p>▽婺源文化广场</p> <p>▽婺源夜景</p> 李坑村 <p>李坑村落群山环抱,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明清古建遍布、民居宅院沿溪而建,依山而立,粉墙黛瓦、参差错落;村内街巷溪水贯通、九曲十弯;青石板道纵横交错,石、木、砖各种溪桥数十座沟通两岸,更有两涧清流、柳碣飞琼、双桥叠锁、焦泉浸月、道院钟鸣、仙桥毓秀等景点在其中,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是婺源精品线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p> <p>▽李坑村</p> <h3>这里的小河很美丽,看不到流动,却时时听见溪水湍流的响声,坐在小船上,听着船桨划动水面的声音,非常的好听,坐在船上,看着河岸的人来来往往,听着人们的欢声笑语,这样的景象是很和谐的。</h3> <h3>李坑村是一个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的村落,虽然是村子,却井井有条,整整齐齐的石头房子,平平整整的青石板路,干干净净的街道,青黛的天空下白墙灰瓦,这里没有过多的游客,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静祥和。</h3> <h3>这座石桥建于乾隆年间,时光催人老,而小桥在历经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桥头上满满的青苔显示了她历经了多少岁月的等待,曾经多少恋人曾在此驻足等候,在此期盼?</h3> <p>李坑村的古建筑保存完好,布局极有特色。村里保存有颇具特色的明清官邸古建筑群,如“尚书第”、“大夫第”、“司马第”、“天官上卿”府和“官厅”等,其款式之多国内少见,保存也最好,李坑村至今保留着明清官宅120多栋,被誉为“中国明清官邸、民宅最集中的典型古建村落”。</p> 江湾村 <p>千年古镇江湾,钟灵毓秀,文风炽盛。自宋至清,这里养育了状元、进士与仕宦38人;走出明代抗倭名将江一麟、宫廷太医江一道、清代朴学大师江永、民国教育家江谦等贤仕和一代伟人江泽民。又有文人学士19人,传世著作92部,其中15部161卷选入《四库全书》。</p> <p>▽江湾村</p> <h3>江湾村在婺源县被称为“伟人故里”。据说,这里是江泽民的祖籍地。</h3> <h3>江泽民2001年5月30日视察婺源江湾村(图片摘自网络)</h3> <p>江湾古镇入口处规模庞大的“萧江大宗祠”,是萧江氏族发源地江湾旃坑族建的祠堂,是婺源乃至江南最大的宗祠。祠堂分前院、前堂、中堂、后堂四进,祠内的砖雕、木雕、石雕形态逼真,清丽高雅,尽显王室气派。</p> <p>▽萧江大宗祠</p> <p>走出萧江大宗祠,迎面见到一面四柱三门五楼的江湾村名石牌坊,坊额“江湾”为时任国家主席题写。</p> <p>乡贤园,为纪念江湾历代乡贤,今人在原“后桃园”的位置上新建的园林。园内有廊、舫、阁、汇贤湖、文笔塔、观鱼台、名树观赏区、花木观赏园和历代名人石雕群等。</p> <p>▽乡贤园</p> <p>江永纪念馆,江永的故居。江永(1681年—1762年)为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皖派经学创始人;一生著述甚多,《四库全书》收录其著作16部凡166卷;戴震、程瑶田、金榜等皆其弟子。</p> <p>▽江永纪念馆</p> <h3>江氏祖屋“一府六院”,是江泽民的祖居。现在这里已是遗址,保留着石条门框。</h3> <h3>江湾镇一街六巷,纵横交错,建筑布局极具特色。每条巷道各不雷同,古朴优雅,自成一景。镇上的还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的徽派建筑,颇为精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