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尖峰牧牛放太阳

<p>  2002年,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基〔2002〕14号),全面启动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从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地位的常规教育和管理工作(常规工作是指不用另行安排必须长期保持纳入日常落实和管理的工作)。</p> <p>  2016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涉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分指出:“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学前教育机构应当关注和满足儿童心理发展需要,保持儿童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儿童感受到尊重和接纳。特殊教育机构要针对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中小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可持续发展。高等院校要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重视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保持良好的适应能力,重视自杀预防,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共青团等组织要与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开展“培育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提高学生自我情绪调适能力,尤其要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遭受学生欺凌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性侵犯等儿童青少年提供及时的心理创伤干预。”</p><p><br></p> <p>  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涉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要求:“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关心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干预。”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单纯教育部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党和政府对全民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度重视与关怀,从关注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到“心理健康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度,到关系“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考,到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的长远利益……所以,心理健康教育不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做的好不好的问题,是做的实效性高不高的问题,是需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提高效益的问题。</p> <p>  <b style="font-size: 18px;">一、学校有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b></p><p><br></p><p> 学校有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个坑,一个伪命题,一个教育外行提出来的问题。只要有教育行为发生,都存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论是哪一种社会体制还是哪一个国家,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行为,都包含对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明确要求。学校不重视学生道德素养和心理品质培养,这样的学校国家能够允许存在吗?教师不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那就是在做损害学生身心的教育,这样的教师政府和家长能允许存在吗?所以,没有哪一所学校,也没有哪一个教师会说自己学校或自己在工作中没有对教育对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别人损自己还需要找理由申辩,哪有无知到自损的呢!优秀学校和优秀教师不仅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而且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p> <p>  学校和教师为什么会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呢?</p><p><br></p><p> 从学校的社会功能职责出发来说,是职责所在,是责任所在。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稳定,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真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落实教育方针的具体提现,是学生个人、家庭、社会的需要,功在现在、利在未来。</p> <p>  从现代学校管理的需要出发来说,是方法策略,是趋势增长点。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抓学校管理精细化,抓育人目标具体化。学校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教育观,不再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理解为只是“心理咨询辅导”,而是确立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发展,促进学校管理提质增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明确 “以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补救性、矫正性心理咨询辅导为辅”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则,全力推进体现“三全”特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行动。“三全”,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全员和全程。</p> <p>  <b>一是全面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b>首先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重视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b>,没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就谈不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更谈不上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所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关心教师生活,通过……关心教师工作,通过……关心教师成长,通过……关心教师思想和心理,通过……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师积极自觉主动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b>。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抓好面向全体学生的、以班级为基础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是基础也是重点。同时,补救性、矫正性心理咨询辅导也是学校心理教育不可轻视忽视的重要内容,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负责也是学校和教师的天职,所以要不断加强学生个别辅导工作,努力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有所获。再次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重视家长心理健康教育</b>。通过加强和完善家长学校工作,提高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实效,教给家长方法,重视家校沟通协作,提供亲子互动平台,努力实现家校社协同教育的效益最大化。</p> <p>  <b>二是全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b>有条件的单独开设心理健康课,更重要的是发挥班级教育主阵地作用,因为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抓班级管理就是抓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学生的学习、生活、困扰、烦恼、开心、成长等等,一切都来源于班级,挫折在班级,成长在班级,所以班级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班主任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导师</b>,副班主任、搭班教师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参与者。课堂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落脚地,所以<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一名科任教师的职责</b>,学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是重视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努力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次是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次是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同伴互助的意识和能力;第四是重视学生的反思能力训练,养成学生学会反省、及时反省的习惯,及时觉察现状和及时纠错弥补不足,才能有效预防问题的积累和严重。</p> <p>  <b>三是全程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b>学校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防御机制”。第一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班级构建心理委员制</b>,及时了解班级同学心理需求和困扰,做好同伴互助,努力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映给班主任,请班主任帮助解决。第二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构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制</b>,班主任通过心理主题班会帮助和引导本班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扰,及时做好本班学生的个别辅导。班主任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介绍给学校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咨询辅导。第三是<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构建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制</b>,明确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及时对本校自己来询或者班级转介的学生给予心理咨询辅导,对解决不了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班主任,汇报给分管领导,需要转介的及时通过有效途径与家长沟通转介。</p> <p>  学校和老师只要认真对照上述内容与自己的工作,就能给自己的工作做个评估,你还会妄自菲薄自己吗?恐怕更多的是欣慰,对自己无愧于教师这个称号的欣慰!恐怕更多的是对今后进一步完善和提升自己工作增长了勇气、自信和方向。</p> <p>  <b>二、学校需不需要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b></p><p><br></p><p> 这个话题本来就是一句废话!任何工作,不论你做的如何好,都会还有更好的希望和追求,更何况涉及人的事,涉及心理的事,不断健全完善是永远的话题!不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实效,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无一不是这样的。我们还可以反思几个极端例子来给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需要不断加强、健全、完善找到理由和根据。</p> <p>  第一个例子是被称为“北大与四川人耻辱的石平事例”。其著名言论有“出生于中国是我一生的遗憾。”“我为能成为一个日本人而骄傲。”1962年出生于中国四川省,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前往日本,获得神户大学博士学位,之后从事评论活动,2007年加入日本国籍,现名石平太郎。为了彻底变成一个“汉奸”,石平还“奋笔疾书”写了两部迎合日本极右翼的书籍《我为何抛弃中国》、《中国大屠杀史》等,一时间成为反华的急先锋。他还不断参加日本各类媒体,以“政治专家”、“评论家”发表攻击我国的言论,甚至公开说“钓鱼岛属日本领土”,所以我国网民封他为“30年以来第一位被公认的汉奸”!不知道他说这话时,是否想到他的父母祖父母等祖宗是不是中国人?!连日本人听了石平这些话都惊讶。他们不理解一个从中国长大读书的人,怎么如此恨自己的祖国呢?北京大学多次派人到日本劝说无用。石平被称为“北大与四川人的耻辱”。</p> <p>  第二个例子是“出卖祖国利益的清华美女高杏欣”。2001年清华大学精仪系本科毕业的女学生高杏欣,在斯坦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破解了我国北斗二代定位导航卫星的信道编码规则,随之发表了多篇高水平的论文,并获得了美国航空无线电委员会的表彰。消息传到国内,一石引起千层浪,招来骂声一片。有人称她在清华大学就读时就参与过北斗项目,她在美国的研究是吃里扒外的汉奸卖国行为。高杏欣出身高干家庭,其父高德林为原黑龙江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高杏欣这种“坑爹”“坑名校”的行为,能不让人反思更多吗?</p> <p>  第三个例子“美国空气最甜美的昆明女孩杨舒平”。2017年5月22日,一位来自中国昆明,留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留学生——杨舒平,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致辞。她的内容结构大体是这样的:我为什么来马里兰大学学习?一是美国空气质量好。“这里的空气是如此地清新甜美”“当我呼吸到美国的第一口空气后,我摘下了口罩。”“我在中国的都市里长大,每次出门前我都必须要戴口罩,不然的话,我就可能会生病。”二是美国言论自由。“在马里兰大学,我还感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由,一种我会永远感激涕零的自由--言论自由。”“我学到了,在美国,自由表达是一项神圣的权利。”虽然后来杨舒平对自己的言论进行了道歉,但她对祖国,对家乡昆明,对父母,对所就读过的学校的伤害与打脸却不是道歉所能挽回的。</p> <p>  还有新冠疫情期间发生的所谓的“苏州变许州”的药科大美国留学生许可馨,国科大在校研究生季子越“精日辱国”等等优秀学生发生的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这是道德问题,别忘了“心理问题不一定有道德问题,道德问题一定有心理问题”。可能有人会说这类人的问题不能全籁给学校教育,是的,一个人的问题一定是综合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当事人自身都一定存在责任,坑爹、坑名校、坑国家、坑自己同时打脸,只有各自主动检讨自己那部分责任才可能未来有救,如果都在推责哪有什么未来可言!这类问题的出现让我们进一步反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是补救性、矫正性心理咨询辅导,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出了问题的那部分后进生,还有那些活在光环下的优秀学生也不可忽略,一俊遮百丑往往潜藏更多危机!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才无德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一所学校,一个家庭,希望自己的学生、孩子有出息,成为国家栋梁,光宗耀祖,这是学校和家庭最大的期望。同时,学校和家庭也能认同更多的学生、孩子成为爱国守法身心健康的普通劳动者,可以允许平凡,但不能接受背叛,那是付出辛劳者不能接受的结果。尤其是优秀学生的家长,从小看到的都是鲜花奖状,忽然有一天孩子抬回一份狗屎做成的蛋糕,那份恶心到祖宗八辈的感受,岂是说声接纳那么简单!所以说:防范重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永恒的主题。<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责任底线的世界观,大义当先的人生观,良知保障的价值观,智慧人生的幸福观,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b></p> <p>  <b>三、学校怎样加强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b></p><p><br></p><p><b> (一) 作为常规,形成体系。</b></p><p><br></p><p> 学校、教师要真正从心灵深处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常规工作,才能自觉、主动、积极、有创造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意无意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作为常规工作,必然有一套可以整体遵循的思路和规律可循,所以学校要重视结合实际总结并形成一套工作体系,以供老师们在大原则下结合学生实际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在这里提供一个思路参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八个一实施方案》(附后)</p> <p>  <b>(二) 突出重点,加强建设。</b></p><p><br></p><p> 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管理,必然包括<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课程</b>(纳入课表:每学年,义务教育学校不低于18课时,高中学校两个学分,职业中学不低于34个课时)、<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教师</b>(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政课或道德法制课教师)、<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内容</b>(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习交流、情绪管理、自我认识、学会合作、目标管理、激励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网络教育、青春期辅导、恋爱心理辅导、应对霸凌敲诈、面对陌生人、留守儿童生活指导、生涯规划、班级新问题探讨……)、<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方法</b>(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同伴互助为目标,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协作会话、探讨问题——实践训练、解决问题——启发反思、拓展延伸”四个环节和“创设情景、引导交流、个人体验、集体智慧、思维训练、行动训练、学生体会、教师祝语”八个环节,来实现对学生情绪疏导、认知调整、行为训练、意志磨练、健全人格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p><p><br></p><p> 个别咨询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或特点,势必涉及到<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辅导场所</b>(如接待室与心理图书阅览室、个别咨询辅导室、心里测评与心理调节室、团体辅导室、宣泄室等)、<b style="color: rgb(237, 35, 8);">队伍建设</b>(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教师待遇问题)、<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设备投入</b>(如沙盘游戏疗法设备、心理测评软件、心理调适软件、身心调节设备、宣泄设备、团体辅导设备等等)。由此衍生的心<b style="color: rgb(237, 35, 8);">理教师培训</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心理教研</b>工作、<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课题研究</b>工作也是学校不能回避的工作。抓住这些重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格局即以形成。</p> <p><b>  (三) 狠抓队伍,重视培训。</b></p><p> 农村中小学寄希望于有专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本身就是不理性的,不要说专业学校不可能短期培养出那么多适合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即便有也未必能够招到,更何况师资编制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硬要有这个等待思想,那真的是可以在等待中失去一切。所以必须从可能性、可行性、实效性出发,立足于现有师资的再培训,整合于现有资源的可能性。事实上,我们也要有这个认识和信心,教师本身从事的就是人的工作,接受过《心理学》《教育学》教育,一直接受着理论与专业的再教育、继续教育,我们不依靠这样的队伍,而把希望寄托在很难实现的专业队伍身上,舍近求远,以幻为实,既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也是对事业的误导。更何况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预防新教育上,班主任队伍的工作本身就与之接近,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培训,有利于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持续的加强对学校心理骨干队伍的培训,有利于逐步形成补救性、矫正性心理队伍的建设。广开路子,充分发挥社会心理力量的作用,有利于形成家校社心理教育网络的形成,促进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良性成长与发展。</p> <p><b>  (四) 科研引领,突出实效。</b></p><p> 全面推进、整体推进的效果保证靠的是科研先导和试点引路。</p><p> 一提到“科研”二字,不少中小学教师嘴上不说,其实内心非常反感,认为日常工作尚且焦头烂耳,哪有时间科研。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教育科研,尤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的是小问题、小课题的实用型科研,就是对某个理论、某个方法的亲自实践体验,从而得出结论和意见建议。</p><p><br></p><p>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要把重点落在指导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团体辅导方面,简单说就是对“心理主题班会课怎么上”的科研上。传统的主题班会就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样,以“传递——接受式”教学模式为主,学生以“梯田式”方式落座在自己的座位上,班主任像日常教学一样站在讲台或在小组过道巡视演讲,总结上一周或前一阶段班级情况,表扬优秀、批评不足,对下一周或下一阶段班级工作提出要求。这种方式简单、快速,但是实效性不高,逐步被淘汰。新课程以后,更多倡导学生参与、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座位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方式,所以新型的主题班会模式也应运而生,这就是心理主题班会的雏形。所以,心理主题班会,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不是空中楼阁,不是绝对的新鲜事物,所以有人说心理主题班会课就是用新课程理念组织主题班会,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来源于班级、来源于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如何预防问题,不是由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提供,而是交给学生深入内心体验、自己探索、小组讨论,通过同伴互助,通过集体智慧,得到学生可以接受的人生知识。心理主题班会课成为学生可以作出自我选择、增长智慧、开发潜能的平台。传统的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的地位是班会课的主导者;心理主题班会课,班主任的地位是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参与者,对于擅长组织传统主题班会的班主任是一大挑战,所以必须通过对班主任的理论培训、方法培训、试点引路、个人体验,才能逐步成为广大班主任得心应手的工具,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集体科研、个人参与的过程,班主任的科研更多就是一个个心理主题班会的实践,并从中得到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辅导方式,把这个经验总结出来上升到理论,就是班主任的教育科研成果。</p><p> &nbsp;</p> <p>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八个一实施方案》</p><p><br></p><p>1.一个规划(方案)。</p><p><br></p><p>(1)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人性,尊重规律,调整认知,疏导情绪,塑造行为,锤炼意志,发展个性,提升境界,帮助自我实现,促进超越自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p><p><br></p><p>(2)原则:以预防性、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以补救性、矫正性心理辅导为辅。</p><p><br></p><p>(3)方向:适应辅导、情绪辅导、人际辅导、青春期成长辅导、学习辅导、职业生涯规划辅导。</p><p><br></p><p>(4)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设置教育内容。</p><p><br></p><p>小学低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p><p><br></p><p>小学中、高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p><p><br></p><p>初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p><p><br></p><p>高中年级——主要包括: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p><p><br></p><p>(5)方式</p><p><br></p><p>——心理主题班会</p><p><br></p><p>——班级团体心理辅导</p><p><br></p><p>——主题团会(主题队会)</p><p><br></p><p>——各种竞赛、考试后的总结会、反思会、情绪调节活动。</p><p><br></p><p>——理想教育、励志教育、“三观”教育、“四德”教育、信仰教育。</p><p><br></p><p>——家校活动、亲子教育活动。</p><p><br></p><p>——社会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研学活动、关爱教育活动。</p><p><br></p><p>——小组辅导。</p><p><br></p><p>——个别辅导。</p><p><br></p><p>——思想政治课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部分。</p><p><br></p><p>——各学科的渗透教育(人人都是学生的心理保健师)。</p><p><br></p><p>——学校“三风”教育、校园文化教育。</p><p><br></p><p>——学校特色教育活动。</p><p><br></p><p>(6)方法明确整体助人思路: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人性,尊重规律,调整认知,疏导情绪,塑造行为,锤炼意志,发展个性,提升境界,帮助自我实现,促进超越自我,帮助人格健全,实现身心健康。重视专业技术运用:真诚、尊重、共情、具体化、即时性、一般化,贯注、倾听、沉默、宣泄、探讨、面质、自我表露、行为矫治、空椅子技术…</p><p><br></p><p>2.一个计划。</p><p><br></p><p>学校有年度单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学校总体计划、年级、班级、教师工作计划中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p><p><br></p><p>3.一套制度。</p><p><br></p><p>建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对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的开展、心理辅导场所及辅导工具的使用、辅导教师的待遇和辅导原则、求助者的求助注意事项及权益有明确要求和记录。</p><p><br></p><p>4.一支队伍。</p><p><br></p><p>(1)全员队伍重在渗透:管理渗透、教学渗透、教育渗透、文化渗透、环境渗透、服务渗透、活动渗透。</p><p><br></p><p>(2)班主任队伍:班级管理体现个人成长、同伴互助,主题班会、团体辅导。</p><p><br></p><p>(3)专业辅导队伍:负责个别辅导。在校学生人数在1000人以下的至少配备1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校学生人数1000人以上的至少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落实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p><p><br></p><p>(4)家长队伍。</p><p><br></p><p>(5)社会支持队伍。</p><p><br></p><p>5.一节辅导课(与主题班会、思想政治课结合)。</p><p><br></p><p>6.一套教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思想政治课教材)。</p><p><br></p><p>7.一个辅场所(心理辅导室、心理阅览室、心理训练室)。</p><p><br></p><p>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心理健康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排解心理困扰的专门场所。学校应坚持科学、实用、有效原则,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建设力度,到2022年,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通知》(教基一厅函〔2015〕36号)文件的要求设立心理辅导室,全县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覆盖率达100%。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校可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需要与学校其他场所共建共享,在不影响心理辅导各功能区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心理辅导室各功能区域也可以相互兼容。心理辅导室外应设有心理信箱。</p><p><br></p><p>8.一系列活动(学校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专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p><p><br></p><p>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高校专家到学校、到名师工作室授课和开展咨询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高校培训、深造等方式,借势借力,助推我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通过“家长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家长会和网络课堂等方式,向家长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的教育理念和实施策略,指导家长及时关注和配合学校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心理问题。积极探索社区和学校合作互补的有效途径,建立社区和学校联动机制,共同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拓展学生走进社区、融入社区的渠道和方式,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p>

心理健康

教育

学校

学生

心理

辅导

教师

班主任

班级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