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为进一步增强我校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自救防范能力,做到在发生火警火灾时,能临危不乱,有序、迅速地按照消防逃生路线安全疏散,确保生命安全。</span></p> <p><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今天有幸请到任教官为我校师生讲解消防安全知识讲座。</b></p> <p><b style="color: rgb(1, 1, 1);"> 火灾的四个发展时期</b></p><p> 1. 火灾初起期</p><p> 火势会因室内氧气减少而自动减弱。这段时间的长短,随建筑物结构及空间大小而不同。如初起期未能灭火,火势将因门窗玻璃或其他薄弱部分的破坏,得到新鲜空气补充而变大。</p><p> 2. 火灾成长期</p><p> 随着新鲜空气通道的形成,火势急剧加强,室内温度迅速升高。当火势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在一瞬间形成一团大的火焰。火势出现闪烁时人就很难生存了,所以成长期的长短是决定人员避难时间的重要因素。</p><p> 3. 火灾最盛期</p><p> 从火势出现闪烁开始,火灾最猛烈,持续高温达600℃-800℃。这段时间的长短和温度高低,取决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p><p> 4. 火灾衰减期</p><p> 最盛期过后,火势衰减,室内温度下降,烟雾消散。仅地上堆积物的焚烧残迹在微微燃烧,火灾渐趋平息。</p><p> 由于火灾有着如上的发展过程,人们可以赢得时间,尽快把火灾扑灭在初起期</p> <p><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任教官示范安全锤的用法。</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几种常用的灭火方法</b></p><p> (一)冷却法:就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使火熄灭。如:可用水直接喷洒在燃烧物上,吸收能量,使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就可以使火焰熄灭。对水忌水的物品,如油类着火,则不可以用水灭。</p><p> (二)窒息法: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断绝氧气对燃烧物的助燃,最后使火焰窒息。使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都有窒息作用。</p><p> (三)隔离法:就是要断绝可燃烧物。(1)将燃烧点附近的可燃物移到远离火的地方,防止火势蔓延。(2)切断流向燃点的可燃液体。如关闭煤气管阀门等。</p><p> (四)抑制法:用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射到燃烧物上,使燃烧停止。如使用干粉、1211灭火器等。</p> <p><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任教官为大家现场演示灭火器的使用。</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通过本次活动,向学生们普及消防常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安全防护意识,增强学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消防宣传教育目标。</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