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们来不及跟上时间的步伐,就像知识的更新,我们永远都停不下学习的脚步。</p><p> 2020年9月17日,教体局彭杰主任为让老师能更好的使用部编版新教材,特组织了一场“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会,给这秋雨绵绵的天气带来了一丝温暖。</p><p><br></p> <p> 第一场讲座是来自于万年二小方雪凤老师的“且行且思——部编教材使用的分享”。</p><p> 都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很有幸领略过她班上学生的风采,惊叹于她班上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表达能力,我终于顿悟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在于自己有多优秀,而在于你的学生有多出色。接下来方老师用她一如既往的沙哑嗓音道出了她在语文教育上的真谛!</p><p><br></p> <p> 首先,她对部编版教材的结构体系作出了讲解,她认为部编版教材是一个双线结构体系,表现在宽泛的人文主题和螺旋上升的语文要素两大方面,并以四年级上下册语文结构体系进行了分析。</p> <p> 接下来,方老师对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建议。她通过四年级上册语文的课文实例阐述了语文的编写思路在于在课前导读部分,课后作业习题部分都蕴含了四大语文要素,即: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语文策略和良好的学习习惯。</p><p> 同时她还从自己的单元教学经验方面给我们提出了建议:1.加强单元整合,落实课程目标;2.加强方法指导,促进素养提升;3.加强语言实践,强调积累运用;4.创新编排体系,实现特殊功能。</p> <p> 最后,方老师分享了自己在课外阅读与积累方面的一些做法。当看到一幅幅精美的学生作品出现在我眼前,屏幕上跳跃着一张张自创的思维导图,一篇篇个性化的阅读书单,一个个摇头晃脑背诵古诗词的笑脸,我顿时觉得这些孩子们是多么的幸福啊,方老师对孩子们课外阅读上的极大支持和鼓舞,让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广阔天空,真是佩服至极!</p> <p> 第二场是来自于万年一小陈小艳老师的示范课《父爱之舟》。陈老师首先以两幅温暖的父子画面诠释了父爱是一把雨伞,是一条暖和的毛巾,从而轻松自然地进入主题《父爱之舟》;接着她让学生们以拟小标题的形式思考:作者梦中出现了哪些难忘的场景?哪个场景给你的印象最深?陈老师的这一招可谓雾里探花,让本来的长篇大论言简意赅了。</p> <p> 接下来陈老师从补白心理,丰富场景;想象画面,鲜活场景;前后联系,叠加场景这三个方面层层深入,直击学生的心灵。在这里课堂也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所有师生们的心灵在父亲这首音乐中进行了洗礼,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p> <p> 最后陈老师引导学生对本文的描写方法作出了总结——以小见大,方见用情至深。也许这是对《父爱之舟》这篇课文最好的诠释方式了吧!</p> <p> 第三场的讲座是来自于我喜欢的一位优秀老师——蔡姬。她的自信大方,淡然自若总是感染着我,很高兴今天又能目睹她的风采。今天蔡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是《让语文要素在课堂落地》,她的娓娓道来总能让人陶醉其中。</p> <p> 首先蔡老师对新教材进行了解读,道出了语文要素的秘妙之处,即:授予学生具有字,词,句,段,篇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具有听,说,读,写方面的语文能力;教授学生品,悟,思,辨,赏的学习方法;养成预习,观察,提问,讨论的学习习惯。接着蔡老师通过单元统整,单课细化对语文要素的梯度进行整理并明确了课后习题的设计意图。最后提炼了语文园地中的单元语文要素。</p> <p> 接下来蔡老师对阅读教学的革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即三位一体的融合。就是通过教读学得方法,通过自读复习巩固,通过课外阅读加以运用。这主要表现在课本中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课外阅读方面。</p> <p> 然后蔡老师通过对自己课堂中导读课,推进课和分享课的运用,分享了自己的收获所得,蔡老师对学生真是心细如尘,用心至上,值得我们用心去学习!</p> <p> 最后,蔡老师分享了自己在作文教学上的尝试,她说写作是瞄准靶心的出击,新教材在写作方面的编排具有能力序列化,编排立体化,题材生活化,指导具体化的特点,遵从从易到难,自成体系的原则。</p><p> 蔡老师还专门在班上实行微写作,后作文的方式来花式助力,激活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以多样化的形式(仿写,续写,改写,组合写,读前猜测写,读后感悟写)进行微写作,让学生先练后导,自写自评多重渠道进行后作文。这些丰富宝贵的经验真让人目不暇接啊,当时就想在班上跃跃欲试呢!</p> <p> “回归语文精神家园,用语文成就学生,用语文成就自己”这是蔡老师课后的总结,我觉得语文教育就是如此,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p><p>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让我们在以后的教育道路上,且行且思,且学且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