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回 乡 的 日 子</b></p><p class="ql-block"><b> 黄庆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b></p><p class="ql-block"><b> 一一唐.贺知章《回乡偶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凤中老三届首批上山下乡同学合影 截图前排左起第三人即我父亲 照片由王家胜/提供摄于1969年2月7日</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这耸立的红砖大楼 承载了凤中莘莘学子们心底多少的记忆-选自程永康同学《此情可待成追忆》一文题图</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2年11月17日,已是初冬的日子,阳光还是那么灿烂、妩媚。重庆渝北区碧津公园内,人流如织。六位阔别数十年,当年下乡插队落户在一个生产大队的初中同学相聚一起,谈笑风生。其间张炯玲同学拿出几张黑白照片递给大家传看,蓦然间瞅见照片上那一个个年轻的身影,那不正是当年风华正茂的自己吗!那不是我们曾经拥有的,却在无意之间遗失的存照吗!而细心的张炯玲学姐却将它保存得好好的,她告诉大家:这些珍贵的老照片的原件,作为一段历史,已被重庆市档案馆收藏,她拿出的只是翻拍的复制品。真得感谢炯玲学姐这个有心人呐!这些老照片,勾起了大家对青春时代的一段苦涩人生际遇的眷恋,一时竟激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乡!回乡!一个圆梦的雏形,在这一刻生成。</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下乡前与富阳学弟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浦里河边的青涩少年/摄于1969.4.</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出了告别的目光/走不出缠绕的离愁/走出了故乡的怀抱/走不出眷恋的小村/虽说四海能安家/老家啊/总觉得最亲切温柔/远游千万里/几度春和秋/情思好像风筝线/牢牢拴在我心头/……。”一首《游子情思》歌曲,自此,便常常萦绕耳畔,它恰如其分的道出了我们心底的思乡情!啊!美丽而贫脊的黎明山村,当年离开你的时候,我们还是一群激情燃烧的理想青年。而今,几十年光荫荏苒,岁月悄然而逝,须臾间一个个已是发间染霜的老者,而我们心中曾经的老家,我们的第二故乡,四十多年了,不知你现在究竟是哪般模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好想!好想!好想再回到您身旁,以别样的心境去走走那乡间的石板路,去寻觅那青春萌动时曾留下的足迹;看看那曾经住过的老屋院坝,嗅嗅那飘散在茅屋间的袅袅炊烟;听听那至今还回响在耳畔的,从山林坡谷掠过的布谷鸟呜叫和风过林间的松涛声;追逐那山涧淙淙淌过的溪流,捧几口清泉水润润喉;爬上老树,摘下几颗芬芳桃李杏儿入口咀嚼;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连渣捞”(用黄豆、花生磨成的豆、花浆渣和上窝麻菜做成的连汤喝的菜肴),咀嚼散发着那山里特有的“山胡椒”味的泡菜,清香味扑鼻而来,一干几碗不放手;坐在竹椅上,接过父老乡亲递过的旱烟,美滋滋的吸上一口,拉拉众乡亲粗糙的手,叙叙久别情。太多太多的思念涌上心头,多少回梦里故乡行,梦里浸润着故乡情,情依依,心切切,回乡之情溢满胸间。好想!好想!好想回到那魂绕梦牵的小山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3年5月13日,酝酿已久的回乡之途开启,这一天午后1:00,10人相约汇聚在大田湾体育场贺龙雕像前。老天爷肆无忌惮地将暴雨泼向大地,但大雨浇不灭圆梦人火热的决心,区区风雨奈我何!一行人终于成行,分别是在开县红旗公社(现赵家镇)黎明大队插队落户的张炯玲、刘力、刘凡荣、姜天明、刘敦行(家住成都,专程赴渝)、黄庆荣,回龙大队的蔡富莲、蔡富成姐弟俩和当年准备跟刘凡荣、黄庆荣一起落户但临了却因故而未成行的钟明义同学偕其妻。驾车冒雨向开县疾驶而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路上,同学们格外开心,车内欢声笑语。渝万高速路况很好,长寿、垫江、梁平在眼前一一掠过。酉时时分,只见“赵家收费站”五个苍劲大字,赫然出现在眼前,哦!赵家场,多么熟悉的名字,多么熟悉的地方啊!几十年光荫弹指间,这回乡的路却是那么的漫长,让我们苦苦的走了四十多年,赵家场啊!离家的游子今天回到您的身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此时雨停了,太阳钻出云层,同学们感叹这方天地真是善解人意,好像知道咱们要来似的,收拢雨帘,尽情地挥洒着炫目的阳光。天遂人愿,明天上山的路肯定就好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抖落一身倦意,站在这熟悉而又显陌生的场口,放眼望去,顿觉些许怅然:咋不见了当年曾和同学们无数次惬意地穿过的长街,涉过的那一条绕场而过的浦里河呢?亦不见了那横亘河面上当浮桥的乌篷船呢?一条长街变成了四方街,道路两旁楼房林立。元帅故里的大幅广告标示牌前的马路上,人来人往,汽车穿梭不停。一行人走进了镇上“样文诊所”,与周祥文医生(也是黎明村的人,小我们几岁)寒喧后,他带我们来到镇上一李姓老板(黎明村李大队长的后人)的餐馆。定餐后,还有一段时间,一行人信步沿街走在完全陌生的街道上,走进镇政府前的广场边,见这儿绿树成荫,各类健身器材齐全,吃过晚饭的人们,三三两两的涌入硕大平整的镇前广场上,跳广场舞、唱歌、消遣时光。时光流转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万开高速公路和三峡库区的建设拉动了这儿的经济,古老的乡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儿跟主城区的生活方式已没有多大的区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头眺望身后那黛青色的山岭,想着明天就将回到自己插队落户的地方,看到可能见到的人和物,情思如潮涌上心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瞧瞧我们年轻时的模样 左起依次为刘 力 张炯玲 陈秀英 张惠清 (公社书记)李家政(大队长)刘敦行 赵富刚(村小老师)杜武胜 黄庆荣 姜天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张炯玲保存的重庆市档案馆的荣誉证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苏仿苏学长为笔者和刘敦行学弟摄于开县城郊河畔1971/4/24</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晚餐进行了数小时,这是因为席间,周医生又陆续联络了原黎明山村,几位当年相处融洽的老乡刘齐富、刘齐明、刘齐田(原黎明大队刘书记的儿子)、耿德富、刘荣武来到我们面前,他们高兴地凭借着自己当初的记忆,一一猜测着这群青春不再的老者的名字,庚即,发出阵阵:“老了!老了!都老了哟!”的感叹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杯盘交错,大家互致问候!追忆时光的流逝,询问一些熟悉的乡亲的名字,得知许多人已离世,一些人已在外谋生,一些人迁至山下的赵家场了,山上的也只剩几家了,咱们黎明大队早已与另外几个大队合并成一个村了,村名已改成柳池村,生产队也改叫社了,我们从前住的老屋也荡然无存,就连赵家场也是搬离原址数百米重新建的,而变成我们感到生疏的模样,不竟唏嘘不已!真是世事难料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推杯换盏中,不觉已近子时,在商量了次日行程,大家挥手作别,我们回到旅店,洗漱完毕,各自回房歇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躺在床上,却久久不能入睡,数十年前的往事涌现在脑海……。</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瞻仰刘帅故居留影 摄于2013/5/14</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69年2月7日下午3时许,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内,凤中老三届首批上山下乡的70余名同学和全体师生,在学校大操场上举行了下乡前的誓师大会,我清楚的记得,我的父母亲和弟妹都前来送行,父亲当年在贵州遵义参加三线建设,请假专程赶回重庆来送我。应校领导邀请,作为下乡同学的家长代表上台讲话,誓师大会后,学校请来的照像馆的摄影师傅,以教学大楼为背景,为我们留下了本文题头的这张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我的父亲就坐在我前面的椅子上,当年我的父亲刚满45周岁。王家云学长展示的那面红旗上,缀有“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下乡农村干革命”的大字,那天的心情异常复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誓师大会后,两辆解放牌汽车把我们送到了重庆八中校内,当晚,便睡在学校教室内用课桌搭成的“通铺”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次日凌晨3时许,睡眼朦胧中,带队的屈先培老师和工宣队罗代表,呼叫我们集合,仍然上的解放牌汽车,将我们送到朝天门码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月8日清晨,天还未亮,薄雾缭绕的朝天门码头(当年也叫红港),岸边停泊的一艘编号为“人民28号”的,据说是从前的登陆艇改装的客货船,甲板上堆放了许多货物(机缘巧合的是,1971年4月28日招工回城,在万县上船,乘坐的原本是东方红32号轮,就是毛主席当年曾乘坐过的江峡轮,我们住的还是4人一间的二等舱,相当舒适。不料29日凌晨4时,当轮船行至当时的重庆长寿县界时,我们乘坐的轮船突然发生触礁搁浅事故,下面几层舱内已进水,我们都穿上了救生衣。凌晨5时左右,就近赶来救援的竟是下乡那日乘坐的人民28号客货船,本该当天早上10时到达朝天门码头的船,到达时已经是下午3时了,因此遭遇,故印象深刻,去时是它,回也是它,这难道是天意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船舱里挤坐着我校的70余位首批下乡的男女同学,准备去原四川省万县地区的开县插队落户。其他舱里还有沙坪坝区另外几个学校的学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一声悠长低回的汽笛声响起,撕破了晨雾,憾动了岸上送行的人和船上即将远行的人的柔肠,阵阵哭喊声中,轮船徐徐驶出港口,顺着那滚滚长江东去,啊!这一去不知啥时候才能回到父母身旁,船舱内的空气中一时弥漫着离愁的味道……。不过,“少年不知愁滋味”!在年轻人聚集的地方,这离愁别绪很快便在年轻人的歌声、谈笑声中散去,更多的是对即将到来的新的生活方式的憧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然而,那时作为刚踏入社会的青年学生的我们,多半是单纯和理想化的,难以想象人生有那么多的困苦、磨砺在等着我们,当然,更不会想到自此两年多一点的时间,我们中的多数人又会走入人生的另一个天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乘坐的轮船顺长江水行驶了近10小时,酉时时分,到达万县市,船靠码头(实际上枯水季节的码头,其实是在一片河滩上),早已有两辆解放牌大卡车等候在那里。我们被安排住进了万县地区专员公署招待所内,当地政府盛情款待了我们这一群重庆首批来到此地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让我们好好休整一下,次日送我们去开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万县地区专署所在的这个地方,叫做高笋塘,位于高笋塘旁的“流杯池”,因北宋黄庭坚曾在这儿宴饮并书写了传世名作“西山碑”而闻名天下,为古万州的一大人文胜景,万州古八景之一,为曲水流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流杯池,系一石上凿沟,引水环注其间,而流杯饮酒之处。古时文人墨客围池边,将斟满酒的杯从泉头放下浮于池中,任其漂流 ,酒杯停于谁的面前,即该谁赋词饮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该池凿于宋嘉祜八年(公元1063年),又称“曲池”,亦称“曲水流觞”。流杯池畔有黄庭坚撰写的《西山题记》石刻,后俗称“西山杯”,属历史艺术珍品。西山碑高1米,宽2.6米,以天然山石一块刻叹,碑文173字,字体行书,字径10厘米左右,系黄庭坚挥毫撰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据史书记载:建中靖国元年(公元1101年),黄庭坚顺江东归,道经南浦(现万州),应郡守高仲本之邀,到西山游览。当时诗人见西山山麓(现万州高笋塘一带)鲁池浩瀚、竹柏丰茂,亭榭环绕、僧舍点缀、即兴写成《西山题记》刻于碑上。清朝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万县知县冯卓怀,将“西山碑”拓本送给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国藩称道:“海内存世,黄书第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日晩餐后,同学们三三两两在街上蹓达,见高笋塘那座古已有之的亭台还伫立在池边。我们去了有名的一马路(万县港区域),繁华的二马路,解放路,万县市区留下了我们的足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次日,我们并没有登上汽车去往开县,个中原因,在我们这群同学此生记忆里应该是印象极为深刻,我先前在撰写的此文中,曾详尽的回忆了当时在万县市内那三天时间发生的一切,此文重新整理时被审查部门告之“以下部分不适宜展示,已隐去”。故这“以下部分”便隐去了对那次较大的过激行为的较大篇幅的叙述内容,还望各位见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老屋前的笑靥 刘伯承元帅当年曾无数次的走过屋后的大路去往县城 摄于2013/5/1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胡豆丰收了 摄于2013/5/1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独居的程兴华的弟弟程兴财守着村里唯一的一间老屋 老屋是当年队里开会的地方 留下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 摄于 2013/5/14</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做客老乡亲耿德富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万县城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昔日的高笋塘区域早已是旧貌换新颜</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学校安排负责送我们下乡,带队的是屈先培、叶万珍老师和工宣队的罗代表,临行前,学校领导叮嘱他们,要把每个同学安全送达目的地,不能出任何意外和差错。面对引起较大影响的突发事件,带队老师们积极的作好同学们的思想安抚工作,并在与相关部门努力斡旋下,两天后,有关部门安排我们去开县的陈家区,据说是一个盛产柑橘和水稻的较富足的乡村落户,并再次好菜好饭的款待了我们,临行时,领导们还亲自送我们上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谓是“胜利了!”,带队老师们对我们也抱以祝贺的态度,不然老师们还真不知怎样向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交待。现在回想起当年这起事来,不知对还是错,但为年轻时的冲动,还是觉得有点可笑。</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赵家收费站的黄昏 远景那大山是我们下乡落户的地方</b></p><p class="ql-block">(待续 谢谢关注!2020/9/18 第一稿2022/4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