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 翠岭逶迤,云缠天路。龙山风采经年慕。千红点染晓烟寒,幽芳开在凌霄处。</p><p> 绝顶长歌,销魂几度。等闲莫写沧桑赋。蓦然回首认前尘,峥嵘一梦春风误。</p> <p> 龙头大山山体面积约20余万亩,山脉呈东西向走势,海拔变化在800-1966.4米之间,是兴仁、贞丰和安龙三市县的水源涵养地,因位于兴仁境内的主峰形如巨龙昂首,故名“龙头大山,”龙身则向东南伸展,逐渐伏隐于贞丰境内。自明、清以来,龙头大山就被列为贵州名山之一(清《贵州通志》《兴义府志》上均有记载),由于森林茂密,一旦深入林中便可能迷失方向,因此《兴义府志》上曾记载:“相传山中所生瓜果之属,人不可携去,携即不得归路,”给龙头大山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p><p><br></p><p> 龙头大山属于高原湿地,生物资源丰富,十齿花、大叶榉树、云南独蒜兰、钟萼木、辐花苣苔、桫椤、矮箭竹、杜鹃花等珍稀植物遍山皆是,山中常年有各种蛇类、鸟类、鱼类以及野兔、蝙蝠、豪猪、豹猫等出没,被中外科学家称为“庞大的物种自然基因库和风景名胜区”。</p><p><br></p><p> 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雄奇险峻的自然风光,加上搭斗山、轿顶山、神仙桥的远古传说,以及凤凰山清朝初年庙宇的历史记忆和解放兴仁时期的剿匪战斗遗址等等,龙头大山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具有极高的生态、经济、旅游和社会价值,是科学考察、登山探险和生态旅游的理想之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