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卧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给大家分享四个,非常有意思的“教育现象”</p> <h3>深圳,对待孩子学习教育补习,很多家长存在“贪便宜、物美价廉、敷衍侥幸、急于求成”的心里。他们的教育行为与教育观念,具体体现如下:</h3> <h3>第一,很多家长觉得,学校🏫读书已经花了那么多钱,为什么学校老师教不好我的孩子,不能让其成为“学霸”,是老师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可是,不知道你有没有反思自己:学校老师,需要教好管好1个班(40-50人左右),甚至2-3个班的学生,而他们作为父母在家,连教好管好自己1-3个孩子,都做不到。难道你们不觉得学校老师,非常厉害与伟大么?</h3> <h3>第二,很多家长,把学习教育补习当成买东西,“货比三家”,哪家便宜去哪家,哪种便宜补哪种。最后的结果是,父母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学习成绩不仅没有提升,还下降非常厉害,而且家长孩子找不出原因在哪里。</h3> <h3> 最可悲的是,很多家长并没有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和补习老师一起“同流合污”,把全部责任归结于孩子自己不努力,拒绝抵触反思当初自己的选择与过程关注有没有问题、补习的形式及给予匹配的老师是否适合孩子、是否当时真正地找到孩子的学习根本问题,孩子的老师是否真正地“掏心掏肺”的有担当、有耐心、有责任心等。然而,这些家长都没有反思,反而过来训斥、责备抱怨孩子:花了钱💰 却没有好的结果,把对孩子的失望不信任传递给孩子。最后,孩子更加怀疑自己,讨厌父母,不相信自己,开始或更加讨厌学习,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再加上青春叛逆期,亲子关系极其恶劣,最终成就了“一片红海”,水火不容。因为家长追求的是,教育补习的“物美价廉”,既要抠门少花钱,去找大学生补习、找兼职家教、找没有口碑与保障的小机构、找最便宜的补习方式与课程等,又想要有好的学习效果,最后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为好的教育服务和师资,是需要高成本投入的。</h3> <h3>第三、敷衍侥幸,非常好理解,很多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在学习在补习就好了,不管学习补习的形式是否适合、不管其教学的老师是否匹配孩子、不管其补习学习孩子是否能听懂,消化,吸收,掌握并灵活运用、不管其学习态度习惯方法如何等,也不管其补习学习过程细节如何,只看最后的结果。</h3> <h3> 然而,最后的结果是,孩子补习没有效果,学习成绩没有明显进步提升,就全盘否定,并信誓旦旦地得出荒缪的结论:“我孩子不是读书的料、1对1和小班都补习过没有用、给孩子找好完美的退路,而不是像项羽一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实在不行咱们就回老家读书,或花钱去读私立高中或出国留学,实在不行就去读职高,或不管了让其自生自灭吧等”。很明显父母已经给其暗示或提示:“孩子别怕,咱们还是有很多退路,即使中考考不好,放心有爸妈给你“兜底”。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用言语、态度、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会直接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未来求学与人生轨迹,他们的学习努力变得无所谓了,最后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从此你的孩子就会过上与别人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每年的家长孩子,虽然完全不同,但他们的学业选择与轨迹,确是如此相同或相似,飞蛾扑火,前仆后继,乐此不彼。”</h3> <h3>第四,急于求成,就像一句话:“懂得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家长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开始的时候,信誓旦旦,说完相信孩子、改变孩子从自己做起。然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家长不仅没有改变自己,坚持当初的誓言,反而不停地催促、威逼、不相信孩子的努力与付出,甚至还强迫要求孩子:立下军令状,写出承诺书,拿出详细地学习目标计划及达到的结果保证书等不合理的过分要求(因为他们自己,其实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做不到),否则一切免谈[捂脸][捂脸][捂脸]</h3><h3> 每次看到这类家长,都是心领神会地“笑一笑”心想:一个成年人,还是父母,用成年人的沟通谈判方式,去面对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真的有点不合时宜,太理想化了。</h3> <p class="ql-block"> 非常幸运接触了教育行业,也认识了很多的家长与孩子,了解他们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以及是如何教育自己孩子的,让我受益匪浅。曾经遇到过的,以上四种家长特别最多,总是喜欢那孩子、学校老师来当借口,很少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家长,自我觉得:“自己已经竭尽全力,倾其所有了,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优秀合格的父母!”下面,我给大家列举出,几类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榜样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第一类,“学霸型”家长,我接触沟通过,或听其他家长谈过的,这类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教育,但是在跟孩子相处过程中,是非常有艺术的非常尊重关爱孩子,应该是和孩子是最好的“忘年之交,或闺蜜朋友”,是孩子的人生导师与学习的楷模榜样!有一个学霸妈妈,跟他儿子日常沟通都是非常有趣的,按照她的原话:“我跟儿子平时聊天,是非常关注他的喜好与心情的。比如,要了解他对补习老师的感觉好坏,我会在聊他感兴趣话题中,突然插一句:问他对补习老师的感受。若他不愿回答,就会继续聊他感兴趣的话题,等到下次或第二天他心情好的时候,再去询问他的看法与观点。” 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妈妈,还有非常幸福优秀的儿子,每次他妈妈过来接他,都是会拿着一本书(我从来没有见过的),安静地坐在我们校区的前台,心无旁骛的看着思考着,完全沉浸在“书海”的世界里。有时我忍不住,跟她攀谈,她说经常会送他喜欢的玩具,比如乐高、u型轨道赛车等。</p><p class="ql-block"> 第二类,“普通”但睿智型家长,这类家长非常有前瞻性与大格局、眼界,只可惜其孩子不太争气,其学习成绩与能力非常普通,甚至不太理想。因此,这类家长教育意识非常好,操碎了心,脚踏实地,接地气的替孩子规划: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甚至专业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都已经提前做了3-6条非常适合孩子的学习升学方案,可能还有替补方案。有遇到一个家长,非常专业的精准分析自己孩子的优劣势,可能就差没有把“四象限分析法”用上了。同时,她针对自己孩子性格及学习特点,制定了“走自主招生、走特长生艺考、走正常中考以及提前了解优秀的私立高中与职高”,因为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女儿,因此从小学开始了解深圳中考政策,然后就去尝试学习各种兴趣特长,唱歌跳舞,觉得太复杂太累,最后在她与女儿协商一致之下,学习画画,因为她不爱动,因此安静地做一个淑女美少女,可能更加适合她的风格,就这样从小学3年级开始学习画画。后来,发现她文化科成绩及学习能力不太理想,就又备选一个专门用来考公立高中的艺术特长:“中国吉他”,因为她女儿喜欢吉他,苦于深圳各高中不招收流程特长生,良苦用心。现在读初三了,又在深入了解研究:深圳公立学校、私立高中以及职高、艺术院校,甚至有些学校,研究了如何填报志愿积累经验,她还通过做志愿者、义工的方式去深入了解学校的具体最终情况,为此她放弃了公司的财务会计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公司,腾出全部的精力与时间在大女儿身上,备战中考。另外,她为读小学的儿子,也是准备了自主招生、艺考等规划,学习篮球锻炼身体,学习画画培养其专注力与耐心定力,而且还给其报了数学与英语的补习班,从小学开始抓文科科基础,计划若上初中之前,还是这个成绩与学习习惯能力,那就直接去著名的艺术院校,避免重蹈其姐姐的尴尬“覆辙”。</p><p class="ql-block"> 第三类,“中等”因材施教型家长,这类家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知道孩子肯定可以考上公立高中,因此对待非常独立有主见的孩子,实行“松紧指导”的教育策略。在小事情方面,给予孩子绝对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比如吃、穿、行等;而在大是大非上,他们保持高度的重视与关注,在关键的时间、重要的节点上,在充分了解与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给予非常有经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指导,避免走的“太偏”或“反方向”,让孩子少走弯路,在只有“一次性”的人生体验上尽量少留遗憾。比如还选择阅读书籍、选择初中,在选择高中、在选择大学与专业上面等,会给予非常专业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指导,让其选择更加合理、合适与最佳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孩子,他们是未成年人,所有的思想、心智、思考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都是不完全成熟的。因此,需要我们成年人的父母,去引导、教育和影响孩子,耳濡目染,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和楷模。就像一句话说的:“若你想让孩子去阅读、去思考、去运动,不是讲一大堆道理,而是直接和孩子一起去做去分享,可能这种教育方式会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人说:“真正毁掉孩子一生的,不是游戏,不是贪玩,而是源于父母对孩子过度的溺爱” 。 “在农村,考上清华北大名校的学生,屈指可数,凤毛麟角;然而,在一二三线城市,能够考上世界名校(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及麻省理工等),也包括国内的清华北大211、985大学的,例如2020年深圳的深圳中学,考上清华北大32个,那简直是家常便饭,不值一提。” </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种情况结果,大家有没有想过问题原因在哪里?其实,这最大的差别原因是,首先是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孩子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其次是教学师资水平的差异;最后是孩子自身目标感、自律性与能动性努力的付出不同!</p><p class="ql-block"> 其实,孩子的心里承受与抗压能力,本来是没有那么差劲的,都是被社会和父母从小“娇惯”“溺爱”坏的,“在温室里成长,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最值得反思的,更应该是父母,其次才是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路上微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0年9月18日周五</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亲爱的读者,若认为此文对你有帮助,可以把此文转发给你的朋友。若还想要交流,共同思考与探讨,可以添加本人的微信“wukong1409300”,期待与你的沟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