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间应急救援力量现状与灾害响应中的作用

襄垣天龙救援队

<p>2008年以来突发事件与灾难的增多且频繁,民间救援力量的身影,逐渐步入公众的视线,异军突起,队伍增多壮大,许多队伍发挥了自身的特长与优势,为灾害救援工作提供了支持,成为多元救援重要组成,不仅得到政府肯定,也深受公众的认可;因发展历史不长及国情原因,受机制、体制、法制、资金限制,制约了一定的发展。但应从应急响应体制、救灾方式需要到控制向治理转变、由政府主导走向多元化参与、协同治理转变;</p><p><br></p><p>一、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发展现状:</p><p><br></p><p>经过多次灾害的洗礼,公益救援救助力量、逐渐走向成熟与发展阶段,但专业程度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与影响。具体情况如下:</p><p><br></p><p>一是发展迅速、数量众多、政府统筹难(名称、编制复杂丰富、民众难以分辨,政府统筹、整合、管理服务造成不便,应注重思考的问题、怎样融合整合?)</p><p><br></p><p>二是组织内部规范化管理有待改善。绝大部分救援组织的凝聚力取决于内部的领导者或核心人员,依靠个人魅力“人治”而不是依靠完善的法理结构、规章制度的“法治”团体。</p><p><br></p><p>三是救援能力单一,与政府救援资源重合;(民间与政府消防救援关系没有理顺,灾害现场救援时、缺乏沟通、合作协同及实战演练,出队人员数量、装备、力量重叠尴尬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救援资源浪费救援效率低下,共同参与、各负其责、互为补充的综合应急体系有待完善);</p><p><br></p><p>四是有协作,但整体合力,缺乏组织统一性,缺乏统一管理主体,管理部门繁多、政出多门:红会、 民政、共青团、妇联等机制不同。谁管理我们?六是综合能力低下(七种能力:灾情获取与传输、评估与判定决策、应急机动、侦检、搜索、轻型的营救、现场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的综合能力,我们只有人、热心、氛围与环境适宜、政策向好的势头发展、政府重视、能力是否能适应与胜任,这是我自己要思考的)</p><p><br></p><p>二、应急服务力量持续与发展中也增添一些变数与困境</p><p><br></p><p>民间救援组织的合法性不足、运作资金等资源匮乏有限,队员出勤保障难、自身管理和专业能力建设参差不齐等主、客观原因、发展滞后、步履蹒跚、陷入困境:</p><p><br></p><p>一是合法身份困境,制约了民间应急力量的合法认同(难觅主管部门、无救援身份;无注册就是非法组织。救援责任界定难:部分城市现《好人法》已经出台;救援投保难)政策环境不完善(统一协调机制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社会认同度低:全民互动和参与意识薄弱);二是运作资金匮乏;(大部分资金来源AA制、自筹、会费、企业赞助、基金支持、政府购买或项目支撑,经费开支容易断链)三是政策支持力度偏移,重视不够、有政策无支持;四是参与救援过程中的瓶颈:1、应急服务时间上受到限制。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时如果得不到单位领导的批准,往往只能以事假年休假的形式请假。2、信息的获取上受到制约。国家能整合相关部门,获得最新的灾情信息做出统一部署。而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只能依靠自身的信息处理中心获取信息,不能前瞻性的提前有效部署。3、救援设备及资金的不足。民间救援队往往是依靠社会自筹资金开展救援的,因受制于资金不足,民间救援队的日常训练得不到保障,受制于设备不足,民间救援队不能把作用发挥到最大。4、应急服务权益得不到保障。国家政府人员在救援时如牺牲、受伤能得到政府的䃼偿、补助,而民间公益救援者如牺牲、受伤只能依靠商业保险及社会捐助,这制约了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的公益救援行为。5、协作精神不强,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在灾区因为民间救援队不是政府体系內的组织,在协调和配合上存在彼此间工作方法方式上的认识不足,因此不能很好的配合。同时各公益救援组织间因缺乏沟通、协调、配合,因此众多公益救援组织只能各自为战,不能把民间公益救援组织的作用发挥到最大。6、战勤保障机制不健全,响应能力强,救援能力弱化(大部分队伍灾害救援无应急方案、应急响应认知上有偏颇,靠热情、无灾情判断、无评估决策;有灾情就响应,盲目、盲从、盲动,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及资源浪费。</p><p><br></p><p>综合上述整体感受:从数量密集型到骨干智能型的转变 从散兵游勇团伙化到制度规范团队化的提升(知识、技能与思路) 从粗放低效型到专业化标准型的跨越。</p><p><br></p><p>三、民间应急救援服务力量的优势</p><p><br></p><p>1、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因其志愿服务的性质能被灾区民众认同,在灾区有亲和力。民间救援组织在灾区可以起到安抚情绪,减少社会矛盾的作用。</p><p><br></p><p>2、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在救援过程中因为没有行政体系的束缚,具灵活性,机动能力强的特点。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在救援时是以灾情为命令,以受灾百姓需求为导向的,在无线互联的时代,求援信息往往是碎片化的,当灾情严重,受灾面积大,受灾人员多的情况下,政府救援力量无法顾及所有受灾百姓的需求,而民间公益救援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正好去完成那些政府无瑕顾及的事。</p><p><br></p><p>3、民间公益救援组织有很强的持续学习能力。救援是需要具备经验、技能、装备等条件的,民间救援组织因为长期累积的灾区救援经历往往比当地政府临时组织的救灾人员更有经验。同时民间公益救援组织更容易接受先进的救援技术</p><p><br></p><p>4、救援与赈灾外部联盟、内部整合持续合作机会频繁增多:420救灾联盟、9958平台、蓝天集团化救援方式突起,多元化救援团队为各民间救援力量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渠道、专业合作、不同救援方式的服务、以实现了信息、资源、技术共享。利用平台实施救援实现区域救援工作的无缝衔接,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与灾难面前时更有效动员、协调、整合力量。使“人人享有紧急救援之目标”。无序状态到有序参与、理性参与、热情服务到专业服务与高效服务常态转变、应灾、抗灾和救灾及积极推动备灾、防灾、减灾工作逐渐形成。</p><p><br></p><p>四、有效加强民间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的扶持与督导、建设与发展</p><p><br></p><p>应急志愿服务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工作早是国际惯例,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使志愿者成为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辅助力量。而纵观国外经验:法律法规机制健全、政府注重公民参与应急服务的宣传与激励(设立最佳表现奖、新生力量及青年工作奖金额7500欧元)、国家重视对志愿者的专业和应急培训及资质认证、组织性强(志愿者专业性技术强、人数众多、自觉性高)。所以期盼政府及社会力量共同完成应急志愿者组织的培育与管理:</p><p><br></p><p>(一)完善政策环境;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成立统一协调管理部门、政府与志愿者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政府主导、职责明确、循序渐进)合作(相互信任、信息共享、有效的沟通与协调)</p><p><br></p><p>(二)政府加强对应急志愿者组织的培养;一是政府大力培养应急志愿者组织;充分认识志愿者组织的作用、降低志愿者组织登计与准入门槛;二是政府为志愿者组织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应急志愿者的合法权益;</p><p><br></p><p>加强对应急志愿者组织的应急培训(配备现代化教学设施开展应急培训课程、开展对志愿者组织的应急培训:对志愿者组织的领导者进行培训,使其掌握应急方面的技能与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p><p><br></p><p>(三)加强应急志愿服务组织的自身建设</p><p><br></p><p>1、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组织条件(使组织行为更加透明化、规范化、社会信息化、民主化;公众心中的一个好的条件的组织必须是:有志愿服务保障机制、志愿服务内容丰富、有意义且持久,定期组织应急救援培训、管理严格、分工明确,被社会认可,具有社会影响力因此要建设有弹性和灵活性的志愿者组织,使团队充满朝气与活力,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荣辱感);2、加强组织公信力(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企业为志愿者组织提供物资与资金援助,从而更好地参与应急救援服务活动奠定物质与项目基础,企业也可以提高社会形象,达到双赢效果;善款募集能赢得公众信任是因为志愿者组织“非营利性决定的);3、加强与政府沟通与协调;4、明确志愿者管理原则</p><p><br></p><p>(招募前提:为什么要招募志愿者以及组织内部环境与建设是否适合招募志愿者、志愿者定位、公开招募与优先录取、教育与培训、指导与协调、适当激励、提供基本生活费用、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评估:态度、行为、服务效果;态度:参与服务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心;行为就是在志愿服务中的具体表现;效果:就在志愿服务中收获的成果);</p><p><br></p><p>(四)着眼于志愿者团队的整合与能力提升;</p><p><br></p><p>本着“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和“反应最快、功能较多、处置有效、投入合理”的原则;一是明确责任或应急响应主体,以“政府主导、平台主抓、队伍主战、专业主训”的应急响应或救援管理体系。从思想、组织、措施、动员上做好相关工作。组织管理不规范、任务不明确、进展不平衡等问题;努力建立统一指挥、反映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二是交流互动、多方整合、专业并重、整合资源(培训、论坛、工作坊请进来教、走出去学)三是多组织适应性训练与演练;四是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应急救援管理长效机制(事故灾难救援指挥与协调机制。应急救援指挥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应急救援队伍出动机制、应急救援技术支持机制、应急救援保障机制;五是具备了灾情获取与传输、评估与判定决策、应急机动、侦检、搜索、轻型的营救、现场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的综合能力,达到了“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协作互助、平战相联”的应急志愿服务队伍,具有反应迅速、机动性高、训练有素、技术全面、突击力强的特点,基本能达到轻型的应急救援行动。自愿参加、量力而行、讲究实效、持之以恒。</p><p><br></p><p>(五)重视“救”的准备,注重“防”的转变;让更多的民间应急服务力量走向基层末端,教育引导、宣传普及与培训,加强安全与防灾减灾的知识、常识、避险防护与逃生自救互救基础技能培训及应急性综合演练,注重关口前移,推行以“自救互救为主公救为辅”救援响应原则及理念,达成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群管群安的良好氛围。</p><p>【转发四川天虎救援队队长左弟海】</p> <p>欢迎爱心人士加入</p> <p><span style="background-color: rgb(233, 255, 255); color: rgb(237, 35, 8);">“襄垣县太行义务救援队”由一群社会爱心人士自发成立于2019年10月,是一支真正属于我们襄垣本乡本土的社会公益救援队伍。全县登记在册队员50余人,其中超过30人受过专业的救援训练,可随时应对各种紧急救援。</span></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救援项目:寻找失踪人员、车辆救援、协助政府应急体系开展城市救援、自然灾害救援、大型活动及赛事安全保障等。</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救援电话:0355---7229958</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