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指方向 立足课堂抓落实

柠檬茶

<p>  秋风过处,丹桂飘香。9月17日,来自重庆市万州区的五十名学员齐聚上海市实验小学多功能厅,有幸聆听到了华东师大博导董蓓菲教授分享的《基于清单的习作教学研究》讲座。 </p><p> 初见董老师,知性优雅,亲切的笑容,甜美的声音,让人如沐春风。她从“写作心理、统编教材、清单习作”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讲解,强调习作教学必须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给孩子写作的“信心”比教学的本事更重要,要学会尊重孩子的学习“差异”。然后基于统编教材解读了“习作教学编排体系”以及编排特点,分析了每册单元习作之间的相互联系,要求在习作教学中仔细解读任务及其目标,读懂编写意图,充分利用好教材构建学习支架,创设交际语境,设计任务性写作,利用思维导图、写作清单等多样化的形式,展开读写活动。董老师边讲解边和老师们互动,设计了很多游戏环节,让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习作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所有学员,三个多小时的讲解让老师们意犹未尽、回味无穷。</p> <p>  下午,实验小学郑洁老师为我们执教了五年级上册一单元第3课《桂花雨》第一课时,为我们展示了一节“朴实、真实、扎实”的语文课堂。郑老师从质疑课题入手,让学生概括与桂花相关的事情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寻找描写花香的句子积累语言,并内化语言,尝试运用。流程清晰、环环相扣,注重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边读书边思考,抓关键词概括内容,抓矛盾点提问,上牵下连理解课文内容等学习方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中不断迸发。学员们深感这样的课堂扎实高效,值得借鉴和学习。</p> <p>  黄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员魏玉梅老师执教了《桂花雨》的第二课时,聚焦单元目标,落实语文要素。紧紧抓住课文中的一个“浸”字,通过组词、换词,理解感悟作者在桂花上寄托的情感,并相机让学生上台板书,让学生乐于表达、主动参与。然后让学生体验角色,进入情境,带上表情和动作,绘声绘色地朗读,升华情感。还借助相关背景资料,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最后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表达方法进行小练笔。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发展和提升。学员们惊叹于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精湛的教学艺术;佩服于老师精彩的设计和巧妙的点拨。之后,魏老师结合本次教学作了“立足单元视角,解析语文要素”的微讲座,深入浅出地解读了本节课的设计意图,让学员们明白了如何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p> <p>  今天的学习,学员们收获满满。既有理论上的学习和提升,又有真实课堂的引领和借鉴,还有思维的交流与碰撞。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愿沪万教师心手相牵,加强交流与学习,携手共创教育美好的明天!</p>

习作

老师

教学

学生

学员

学习

写作

语文

课堂

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