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9月10日下午17:30时,我们相约来到咸阳火车站,乘坐18:01时K1085次西安开往银川的列车前往平凉市开始了崆峒山自由行之旅。23:23时到达平凉市火车站,没想到这里仍严格执行防疫措施,出站还要填写信息健康码。出站后,玲玲的朋友开车将我们带到崆峒古镇内安排住宿,第一次住有阁楼的房间,打消了我先前两男两女怎么住一间房的疑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天(9月11日),睡到自然醒,在附近吃了早餐,即在古镇转。</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崆峒古镇位于国家5A级景区崆峒山脚下。说是古镇实际上是新建的仿古建筑,集餐饮、住宿、娱乐、购物、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基地。这里远离都市,没有喧嚣嘈杂,有难得的一份安静,清晨漫步,微风拂面,让人很放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山登临处。</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石碑后是位于香山顶的混元阁</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香山寺旁的残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香山寺</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香山寺顶</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透过走廊看到的即是跟香山顶的混元阁遥相呼应的位于佛教建筑群的凌云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的崆峒山不仅自然景观奇险灵秀,人文景观亦古朴深厚。崆峒山自古集“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雄秀甲于关塞”、“道源所在”等美誉,吸引游人来此登临送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崆峒山有悠久的文化渊源,是上古三皇诞生之地,又是女娲、夸父的诞生地,因此,自古以来,就是名人登临之山。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在成就功业后,三次问道隐居于崆峒山的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秦始皇、汉武帝西巡亦慕名登崆峒观景;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人在崆峒山留下过足迹,近代左宗棠、林则徐、冯玉祥、张学良等也来过这里。</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道教作为一种宗教起源于东汉。而它的思想理论基础却是盛行于春秋以来的黄老之学, 黄帝、老子都是道教的祖师,据道教典籍记载,老子的前身就是在崆峒修炼的广成子,而广成子又是黄帝的老师,追根溯源,所以崆峒山被誉为“天下道教第一山”。</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00时左右,我们乘景区摆渡车到达中台。中台应该是处在山中腰吧,观山势果然险峻,气势非凡。行至朝天门,一路拾级而上,每一台石阶都比一般的台阶高,攀登并不轻松,挺累的,好在阶梯两边有铁链,双手交换,借助铁链,减轻了双腿不少负担。上天梯路段,陡峭几近垂直高度,不亚于泰山的十八盘,而宽仅两米左右,只能低头专心往上一阶一阶登,不敢松开铁链,松开铁链,双腿都发软,毕竟年龄大了。</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六人登到隍城,这里是一处古建筑群,放眼望去,都像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难以想象,是怎样靠人工把一砖一瓦运上山的,这些建筑还没有翻新,倒尽显历史沧桑。稍事歇息,吃了点食物,四人不想再往前走了,只有玲玲和我决定继续前行登顶香山。还好,前边的路有下坡有上坡,坡度平缓多了,13:00时多,终于登上香山顶,参观了崆峒山地质博物馆,虽是走马观花,也大致了解了崆峒山独特的自然景观、丹霞地貌地质遗迹以及相关的地学知识,展馆竟然有出自酒泉的小恐龙化石。最高处的香山寺,规模不是很大,破旧不堪,有关的石碑碑文都模糊不清。在这里头顶蓝天,临风环望,远近景观,尽收眼底,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观,不登顶是难以体会到的。饿了,在山顶吃了一碗凉皮,老板娘说话始终面带微笑,老板按我们要求调的凉皮真好吃,跟西安的味道不一样,老板和老板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一朴实。</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山,我们依然双手交换抓紧铁链,倒退着走,省力多了。返回至皇城处,想从另一条路下山,沿途还有不少景点,遗憾封路。15:00时多到达中台。</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br></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位于佛教建筑群的凌云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参天古木</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教在崆峒山也历史悠久, 唐代时,山上佛教活动已具规模。据铸造于金代大安二年(公元1210年)的一口铁钟上的铭文记载,崆峒山中台至皇城的上天梯石台阶就是仁智禅师在唐贞观年间开凿的,还有唐太宗为山上明慧禅院御赐田地的记载。到清朝初年,崆峒山佛教寺院已达19处。</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佛教建筑群就在中台,凌空塔和对面香山顶的混元阁遥相呼应,异常醒目。</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崆峒山不愧“西来第一山”,山石奇险,地貌独特,文化底蕴深厚,获知不少。</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7:00时左右,在中台乘车返回古镇,乘公交车来到平凉市中心定北路,找了家私人旅馆入住。</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平凉市最大的维也纳酒店</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湖柳书院,对游人不开放。</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公园内古柳多达147棵。</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茂柳荫湖,湖映翠柳。</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天(9月12日)自由活动。我和玲玲、尚玉民上午游览了位于平凉市中心区域的柳湖公园。这个公园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公园,也是有历史渊源的公园。柳湖公园始建于北宋,因“茂柳荫湖,湖映翠柳”故名“柳湖”。明嘉靖年间,韩藩昭王为据苑囿,筑亭榭楼阁。明武宗敕赐“崇文书院”。清同治十二年,陕甘总督左宗棠驻军平凉,再次修复,亲植柳树,题“柳湖”匾额,更名为“柳湖书院”。</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园内有许多古树名木,沿湖边观之,有厚重的历史沧桑感。</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下午,我和玲玲游览了AAA南山生态公园,“玄鹤楼”是其标志性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第四天(9月13日)凌晨1:39时乘K1306次列车,8:12时到达西安。首尾四天,因为是自由行,不赶时间,张弛有度,玩得很愉快。特别要感谢年龄最小热情活泼的玲玲,联系住处乘车,省了不少费用。此行六人,李少华、尚玉民、王德生、吴慧、李玲和我。</span></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9月14-15整理照片</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0年9月16-17日完成初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