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9月16日晨第二节课,在我六年级语文教研组长伏小会老师的组织下,六年级所有语文老师观摩了新进同事周关春老师的一堂摸底课(周关春老师是今年由中学选调到我校,在六年级任教的“新”老师),和我们共同观课议课的还有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陈自明老师。</h3> <h3>周老师所教学的是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课《狼牙山五壮士》。《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诱敌上山,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表现了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课文条理分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字里行间饱含着对五壮士的崇敬与颂扬之情。</h3> <h3>周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成熟老师应有的素养,她做到了中学老师到小学老师角色的迅速转型,较快的融入并适应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模式和氛围。周老师课堂教学的精彩呈现如下:<br>1、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周老师由课题入手,引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从学习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主动探索的地位,既让学生探明了学习的方向,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疑解惑的欲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br>2、引导学生练习理清思路,提高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潜力和逻辑思维潜力。在课堂教学中,周老师先让学生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资料。在全面理解课文资料的基础上,概括各部分的小标题。学生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要开展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也会对文章的结构和构思方法有一些感性的整体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学会概括课文的方法,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br>3、周老师教学中透过让学生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品词析句。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朗读,从而让学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敏感程度,使教学到达应有的效果。如:周老师通过对比教学的方式,用“全神贯注”与“聚精会神”作对比,让孩子理解文中为什么要用“全神贯注”,让孩子们更加轻松的理解的人物形象,为孩子们理解人物精神和课文内涵垫定良好的基础。再如:周老师在教学“诱敌上山”这一部分抓住了描写人物神态、动作等词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特点和形象的理解。<br>4、周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准确把握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重温革命岁月”,语文要素是:了解文章点面是怎样结合写场面的,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一次活动。周老师在教学中,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学习点面结合的写法,取得很好的效果。</h3> <h3>课后,参加听课教师的进行了互动评议活动,大家各抒己见,畅谈听课感受,对周老师精彩的课堂赞不绝口,陈自明副校长对周老师的课堂教学和我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氛围作了充分的肯定。老师们在评课议课的过程中,除了肯定优点的同时,也提出中肯的建议,如:对课堂结构还要优化调整;抓住单元文本特点,创设情景,构建适当的背景,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要充分发挥“读”在语文教学作用,真正做到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以读激情,以读悟情的教学效果等。老师们在听、评、议课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一听一得,一课一反思,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老师们都得到提升。</h3>